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粤韵诗乡》香港音乐会圆满收官 国乐伉俪以音为笔绘就湾区文化同心圆
华音网 2025-07-14

2025年7月7日,香港大会堂剧院座无虚席。作为中华文化节2025的重磅节目,《粤韵诗乡——杨伟杰、沙泾珊的大湾区国乐情怀》音乐会在此掀起震撼声浪。这场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鼎力支持、中国香港艺团“粤乐集结号”策划主办的演出,既是国家艺术基金认证作品的荣耀回归,亦是马来西亚首演凯旋后的“文化报捷”。当终曲《诗乡》的余音渐散,现场雷动的掌声印证:香港正以国乐为媒,谱写“一国两制"下文化共融的璀璨篇章。


艺术巅峰:国家艺术基金认证的“香港之声”

音乐会的灵魂——由中国首位竹笛表演艺术博士杨伟杰创作的竹笛独奏曲《诗乡》,在聚光灯下迸发震撼力量。该作品由“粤乐集结号”申报,于2024年从全国56项“独奏曲”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艺术基金“小型剧(节)目创作资助项目”唯一入选的香港作品。竹笛清越之音与钢琴协奏交织,唐代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苍茫诗意,与潮州音乐的节奏碰撞,化作香港同胞对家国的深沉眷恋。

琵琶演奏家沙泾珊创作的琵琶套曲《三国》则掀起另一高潮。《桃园结义》以激动人心的旋律描写刘关张的忠肝义胆与豪情壮志,《羽扇纶巾》以细腻揉弦勾勒诸葛亮的智者神韵,而《偃月青龙》则以疾风骤雨般的轮指技法再现关羽横刀跃马的忠勇风骨(该曲曾斩获“敦煌奖”银奖)。杨沙二人更以“两架头”的姿态惊艳全场:箫与秦琴演绎的《连环扣》和《禅院钟声》将传统“加花”发挥到极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岭南骑楼的斑驳光影仿佛随弦音流淌。

文化辐射:从大湾区到国际舞台的三重跃升

本场演出承载着三重文化使命:

1. 国家战略的香港实践:作为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首个香港民乐独奏项目,《诗乡》彰显香港融入国家文化发展大局的深度;  2. 湾区共融的升华:延续4-5月大湾区及福建六城巡演的盛况(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音乐周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此次香港站可说是回到主场,更是全院满座!3. 国际表达的突破:音乐会前一周的马来西亚新山站演出,以马来西亚知名作曲家江赐良的作品《逍遥》实现跨文化对话,为香港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提供鲜活案例。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支持香港艺术家创作兼具中国底蕴与本地特色的作品,并致力于培养本地中乐演奏人才。7月6日举办的音乐会延伸节目—竹笛、琵琶大师班吸引众多青年学子参与,助力推动中乐薪火相传。

弦动香江,共启新程

当终场灯光亮起,观众席中既有白发苍苍的粤乐老饕,亦有新潮亮丽的“00后”。这种跨越代际的共鸣,印证了杨伟杰所言:“这场音乐会用传统乐器讲好了四个故事——中国的、湾区的、香港的、世界的。”

随着由中国唱片集团出版《诗乡》CD专辑全面发行,《粤韵诗乡》的旋律将继续激荡。它不仅是中华文化节的高光时刻,更以满座票房与沸腾口碑宣告:当千年国乐注入湾区气象,香港正以文化软实力绘就“一国两制”的生动图景。

“乐器是载体,文化是灵魂。我们愿做湾区文化的信使,让世界听见香港的深度。”

——杨伟杰、沙泾珊

节目单










竹笛、琵琶大师班

7月6日,音乐会延伸活动——竹笛、琵琶大师班

音乐会摄影:Sky Lip

FROM:笛子艺术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