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演出推荐|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胡玉林竹笛原创作品专场音乐会·11月9日·北京音乐厅
华音网 2025-11-07

节  目  单

1.  竹 笛 与 乐 队  · 《 丰 收 乐 》(交响乐版首演)

胡玉林曲、林喜建编配

乐曲以传统的创作手法描写了丰收喜悦的场景,在E调中音笛上运用大量的北方演奏技巧,并突出南方曲笛优美的音色,使得南北演奏技巧相结合。

2.  竹 笛 与 乐 队  · 《 草 原 雄 鹰 》(交响乐版首演)

胡玉林曲、陈侠琪编配

据庄子的《逍遥游》说:鲲鹏展翅九万里而取乳名其鹏,母亲是大地,头颅是儿子,传承的力量,鹰是期望,是远方,也是叮嘱与寄托。乐曲以内蒙古民族音调为创作素材,充分描写了蒙古人民在大草原上放牧的场景,体现了内蒙古人民的热情与慷慨的情怀。此曲快板部分大量使用了三度颤音与滑音技巧,彰显草原上放牧的欢快场面;慢版部分对气息的运用与变化要求极高,歌唱性的音乐并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得音乐鲜明对比。

3.  竹 笛 与 乐 队  · 《 天 雨 》

胡玉林曲、张博编配

此曲是一首带有引子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引子,曲作者运用了“泛双音”技巧来演奏,这种音效,表现了人在困境中的一种挣扎和坚强的精神。慢板起,这是一段优美抒情的段落,天空下起小雨,人也思绪绵绵,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回忆往事。快板,大雨倾盆,人也在雨中激动万分,仿佛在仰天呐喊。再现段的出现,小雨还在继续,但预示了曲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4.  竹 笛 与 乐 队  · 《 缘 》(首演)

胡玉林曲、徐海博编配

竹笛演奏:韦祎

乐曲以中国传统的创作手法“散—慢—中—快—快”为主,并以中国的五声调式加以现代的节奏为创作思路,突出优美的旋律线条。缘指的是缘分,从人出生以来就离不开缘,对万物的感知与领悟,正是此曲的创作想法。

引子采用了新创手法双拳握笛法,以模仿弦乐的压揉弦色彩,其音效具有新颖;慢版最开始以泛音技巧演奏旋律描写了对万物的感知,慢版后半段的音色明亮与其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优美的歌唱性旋律在慢版中显得格外突出;快板部分以变奏的方式为主线,快速的双吐循环换气与超吹的演奏技巧使得乐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5.  竹 笛 协 奏 曲  · 《 叹 》

胡玉林曲、黄巧编配

乐曲是以陕西民族音调创作而成的。音乐主题表达的所谓“叹”,可以有惋惜的叹,有忧郁的叹,有兴奋的叹,有激动的叹,还有着震撼人心的叹。引子部分,音乐由松到紧,由弱到强,渐渐推向慢板音乐的主题;华彩段落采用两声部同步快速演奏的技巧,是乐曲的高潮部分;再现部分,乐曲进行了多次转调,形成了丰富的色彩。乐曲中对新技法“气击孔”,“双声部吐音”的运用,更形象而充分的表现了作品的内涵。

6.  竹 笛 重 奏 曲  · 《 新 编 映 山 红 》(交响乐版首演)

傅庚辰作曲、胡玉林改编

张诗乐编配

竹笛演奏:胡玉林、谷少宁、康林煊、刘伯钊

此曲是根据江西民歌“映山红”改编的竹笛重奏作品,用四支竹笛来演奏。引子以对话的方式点缀主题;慢版以复调的创作手法使得音乐丰富多彩,张力十足;快板部分以变奏的创作手法,突出竹笛的双吐循环换气以及半音阶的演奏技巧,使得音乐变化无穷;尾声以四支笛子的和声叠加并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渐推向全曲最高潮。

7.  管 笛 与 乐 队  · 《 管 韵 》

胡玉林曲、黄巧编配

《管韵》指“管笛”的韵味,是专为管笛量身创作的新乐曲,能很好地发挥管笛的特色,详细诠释管笛演奏的精妙之处。乐曲充分发挥了管笛低、中、高音音色的魅力,烘托出充满古典美的音乐意境。管笛演奏中独特的音色既立体又悠长,常常让人产生幻觉,认为是多个乐器的合奏,妙趣横生。

8.  竹 笛 与 乐 队  · 《 春 絮 》(交响乐版首演)

胡玉林、谷少宁曲

肖超编配

竹笛演奏:谷少宁

春日融融,和风阵阵,思如絮柳,展现了作者对昨日逝去岁月的感怀与对未来美好的期许。笛曲引子悠长婉转,似红日初升,转入慢板主题后,犹如漫步在花明柳媚的春色之中,思绪也若微风吹起的柳絮般纷纷飞起。快板以快速的连奏及双吐展现出活泼欢快的情绪,似忆起儿时缤纷往事。再现部分,对未来投以美好憧憬,挥别往事,不负春光。

9.  竹 笛 协 奏 曲  · 《 玄 鸟 》(交响乐版首演)

胡玉林曲、徐海博编配

玄鸟,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出自《山海经》。《史记·殷本纪》记载,商契的母亲简狄在郊外,因吞玄鸟之卵怀孕而生下商契。这就成为后人所谓玄鸟是商祖先这一传说的根据。

乐曲以古代神华传说的故事为创作,充分描写了古代民族文化的内涵。乐曲采用了大量的超高音、循环换气以及新创新的“篪吹法”,结合现代音乐创作手法使得音乐具有现代气息。

10. 和 声 笛 与 乐 队  · 《 远 古 的 呼 唤 》(交响乐版首演)

胡玉林曲、肖超编配

此曲为新发明乐器“多功能和声笛”而作。“多功能和声笛”是由曲作者与笛箫制作师董雪华先生共同发明的乐器。乐曲以描绘远古时期的人文思想,怀着对祖先的敬仰之心。曲中运用了多功能和声笛的特点,在原有竹笛的基础上开拓了笛头和声演奏与笛尾出音孔的演奏技法,其音色及其独特,丰富了音乐表现力。

胡 玉 林 介 绍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全国竹笛教育发展联盟主席 ,集演奏、创作、教学、科研于一身,致力于推动竹笛艺术的现代化发展。师从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戴亚教授。

一、奖项与荣誉

1.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

2.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4项);

3.国家级奖项“文华艺术院校奖”(个人及组合类获奖者);

4.少年时期创作及表演《抗洪曲》获江西省器乐大赛创作、演奏双项一等奖。该比赛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厅联合主办。

二、专利发明

1.国家发明专利:“管笛”、“变音笛”;

2.国际发明专利:“和声笛—多功能”;

3.新乐器专利:双吹孔笛、十二音笛、多功能和声笛等。

三、演奏技法创新

1.一指孔演奏技法;

2.和音演奏技法;

3.十二半音颤音演奏技法;

4.两声部快速吐音演奏技法;

5.和声笛多功能演奏技法等

四、专著

1.《胡玉林笛子作品集》(中国青年出版社) ;

2.《胡玉林笛子独奏专辑》(人民音乐出版社) ;

3.《玄鸟》竹笛现代作品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

4.《天雨》——胡玉林笛子独奏专辑(中国文联出版社);

5.《胡玉林笛子独奏专辑》附示范与伴奏(中国文联出版社);发表论文10余篇;原创作品25首,代表作品:《天雨》《叹》《远古的呼唤》《生命之恋》《铜岭竹音》等作品被中央电视台收录展播。

五、教学成果:

1.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文华奖”比赛,学生获“文华奖”(1人);

2.中国音乐家协会、贵州省文联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的“金芦笙”比赛,学生获金奖(1人);

3.北京市文化旅游局举办的“北京市第二届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学生获奖(2人);

4.学生获全国性比赛奖项10余项。

六、社会实践:

1.个人专场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山西大剧院、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厅、西安音乐学院歌剧厅等全国各地举办数十场个人专场音乐会;

2.学术讲座:受邀浙江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各大音乐院校及综合类院校举办学术讲座等。

指 挥 · 肖 超

肖超,一级指挥,中国音乐学院指挥专业博士(在读),上海音乐学院指挥专业硕士。

中国电影乐团特邀指挥、四川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天姿国乐】首席指挥、成都大学生合唱团音乐总监、成都城市音乐厅签约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外聘教师、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奖评委。

担任国内外多家交响乐团与民族乐团的客席指挥,与多所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乐团有着良好而密切的广泛合作。

肖超启蒙于指挥家唐青石学习指挥。后硕士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指挥家阎惠昌教授。在2011香港国际中乐指挥大赛中,获得亚军。2015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指挥人才培养”计划。2017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民乐指挥人才培养”项目。目前于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指挥家邵恩教授。

肖超指挥的作品范围广泛,涉及西方管弦乐、中国民族管弦乐、合唱、歌剧等不同领域,在国内外演出大量各种类型的音乐会。他还作为作曲编曲者有大量作品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厅上演。曾担任国乐观念剧《伎乐24》音乐总监,此剧荣膺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优秀项目。2019年编配的作品荣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中国器乐电视大赛”最佳编配奖。

中 国 电 影 乐 团 介 绍

中国电影乐团(又名: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成立于1949年4月,与共和国同龄,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国家级交响乐团之一,拥有七十六年的辉煌历史,在乐团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冯光涛、姚关荣、王立平、吕其明、金正平、卞祖善等大量的知名音乐家和诸多知名作品。作为一直活跃在我国乐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电影乐团,曾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菲律宾、俄罗斯、意大利等世界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舞蹈家合作演出了交响音乐会、世界著名歌剧、芭蕾舞剧等。

近年来,中国电影乐团开创了一条贴近音乐爱好者,普及交响音乐的艺术道路,更是涌现出一批年轻知名的音乐家;乐团的曲风更趋向于电影音乐、流行音乐、拉丁音乐、乡村音乐、爵士音乐及世界经典民歌民谣,演出遍布世界各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中国电影乐团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演奏更是在广大音乐爱好者中获得了极佳的口碑。

中国电影乐团作为中国唯一一支具有节日乐团风格的国家级专业院团,首创了流行音乐、拉丁音乐、民谣、戏曲与交响乐的跨界融合;乐团的演奏风格多样、整体配合默契、演奏技巧高超,博得了中外音乐界、艺术界以及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

谷 少 宁 介 绍

谷少宁,青年笛子演奏家,中国戏曲学院外聘竹笛教师,中央音乐学院“央音展演”艺委会评审,中央音乐学院竹笛考级评审,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委员会会员。曾先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胡玉林教授、北派笛子大师曾永清先生、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戴亚教授。

2012年获得第二届全国竹笛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2015年7月获得第五届“金芦笙”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吹管组金奖2018年录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快闪贺新春》背景音乐;202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国”新春特别节目短剧《广寒宫里过大年》,担任笛子配乐;2023 年参加“中央电视台亚运一起唱”杭州亚运会主题歌曲演唱会,担任笛箫声部;2024年与亚洲第一女高音曹秀美、意大利音乐家合作团在国家大剧院共同演绎巴洛克艺术歌曲,获得国外音乐家一致好评。还曾与许嵩、李玉刚、黄龄等多位著名歌手合作录制歌曲。

韦  祎  介  绍

韦祎,2009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四岁开始学习竹笛,八岁开始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青年竹笛演奏家胡玉林老师继续学习竹笛演奏。2024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于天津音乐学院竹笛演奏家武美老师。习笛期间在全国、省、市举办的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

曾获荣誉:2016年河北省首届民族器乐大赛竹笛专业儿童组金奖;2019年中国大同“云冈杯”首届民族器乐大赛竹笛专业儿童组金奖;2021年第37届上海之春第二届竹笛邀请赛少年组金奖;2022年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少年组“民乐之星”;2022年第四届“松庭杯”全国笛箫邀请赛职业少年B组金奖;2023年第五届“松庭杯”全国笛箫邀请赛职业少年B组金奖;2023年第三届“松庭龙吟”全国笛箫邀请赛少年组金奖;2023年“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全国总决赛专业少年组一等奖;2025年第二届“天津市青少年器乐展演”竹笛专业少年组金奖;2025年“乐通天下”国风艺术节暨2025竹笛艺术展演职业少年A组金奖。

主 持 人 ·陆 梅

陆梅,电视节目主持人,高级记者。本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于北京大学获得艺术硕士。担任CCTV7《乡村大世界》、《科技苑》,CCTV17《谁知盘中餐》等栏目主持人。连续六年主持 CCTV-7 春节晚会、“全国十佳农民揭晓仪式”等大型活动。

曾获奖项:第一届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多次荣获农业部直属机关杰出青年及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提名奖;两度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科教片提名奖;新农村电视艺术界年度优秀对农电视节目主持人。

主办单位:中国广播艺术团(中国电影乐团)

地点:北京音乐厅

时间:2025年11月9日晚上19:30

指挥:肖超(国家一级指挥)

协奏:中国电影乐团主持人:陆梅

特邀嘉宾:韦建斌、谷少宁、王冠辉、韦祎

媒体支持:央视国际频道、央视音乐频道、北京卫视新闻频道、人民网、新华网、中青网

支持单位:北京中北通达物业管理公司、北京萍乡企业商会

FROM:全球文化艺术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