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天问——董锦汉二胡随想曲作品集》正式出版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2-03-22

国家一级指挥、著名的作曲家、二胡研究生导师董锦汉教授的新作《天问——董锦汉二胡随想曲作品集》已于近日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

第一二胡随想曲

《林海松涛》

阿炳(华彦钧)是与20世纪国乐大师刘天华同一时代的民间音乐家,十分精通二胡与三弦。阿炳是位盲人,他的一生充满心酸坎坷,却为后人留下了著名的二胡作品《二泉映月》与《听松》。《林海松涛——致敬民间音乐家阿炳》作品灵感来自于《听松》所叙述的岳飞打败金兀术的传奇故事,但作品并非叙事,而着重于对大森林宽广的颂扬与对百年松树的赞美,旋律宽广大气,豪情之中兼具侠骨柔情。

第二二胡随想曲

《弹弹乐乐》

与20世纪国乐大师刘天华同一时代的民间音乐家孙文明,4岁时因患天花而双目失明,16岁时,在破庙夜宿时偶遇一位善拉二胡的盲人,从此改习二胡并一生与二胡相伴。他一生留下了十余首风格独特的二胡名曲,至今仍在流传,其中以《弹乐》最受欢迎。作品《弹弹乐乐——致敬民间音乐家孙文明》是用弹奏与拉奏的手法来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乐曲有几分忧伤、几分惆怅、几分欢乐,在低音二胡与二胡的互换演奏下,增强了胡琴的音域与音色的表现力,既表达了对孙文明先生的尊敬,也体现了"弹弹乐乐"的谐趣与美好。

第三二胡随想曲

《水中月》

阿炳(华彦钧)的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是一首独特韵味的作品,《水中月——致敬民间音乐家阿炳》正是有感于《二泉映月》而创作的。这部新作不仅具有浓郁的江南民间音乐风格,而且也洋溢着丰富的浪漫气息。全曲采用"鱼咬尾"式的变奏曲式,音乐主题多次循环,通过节奏、律动、调式、调性及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多样变化,使乐曲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展现出强烈的"唯美音乐"理念。该作品不再是对悲伤忧愁、痛苦挣扎的反映,而更全面地展现了江南音乐的宛转悠扬与江南小桥流水般的精致生活。

第四二胡随想曲

《京彩》

作品立足京剧的“皮黄腔”及京剧锣鼓开打“急急风”“走场”“紧拉慢唱”的跟腔手法,以多个音乐动机的先后呈示与交叉变化发展,为作品增添丰富的色彩与无限的活力。作品中还将京剧“唱、念、做、打”的手法贯穿其中,音乐形象栩栩如生,展现出老北京的生活场景画面及北京人热情爽朗的性格。其中包含的演奏技巧丰富,音色表现丰富立体,京腔京韵能够有效唤起人们对国粹京剧艺术的回味与思索,在继承与发展中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时代风貌。

第五二胡随想曲

《良宵·月夜》

20世纪一代国乐宗师刘天华,彻底改变了二胡只作为民间娱乐的乐器,使之成为专业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艺术学科,中国的"弦乐之王"二胡从此迎来了最辉煌的发展前景。正如刘天华的亲传弟子,著名二胡教育家陈振铎先生所言:"刘天华之所以伟大,最重要的就是他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十大二胡作品。"而他的作品中,尤以《病中吟》《良宵》《月夜》最为著名。《良宵·月夜——致敬国乐大师刘天华》即是集中地表达了作曲家对刘天华大师的崇敬,其中引用了这三个作品的音乐动机,力图表达出二胡作为拉弦乐器的抒情美,表现出浪漫与温馨的气息,让音乐之美沁人心脾,听后留连往返……

第六二胡随想曲

《天问》

战国时期诗人屈原曾创作一首长诗《天问》,他以丰富的个性想象展开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的发问追寻,千百年来激荡着人们上下求索之心。随着我国探月工程的成功开展,特别是“天问一号”的发射和“嫦娥五号”从月球取样归来,让我们能更充满自信与自豪地回答古人不解的天空之谜。这首《天问》正是立足于这一伟大的人类成就而创作的,作品旋律宽阔舒展,凌空飞翔,不同的自由调性与调式相互碰撞,激发出强大的力量,讴歌出人民百折不挠向飘渺太空自由寻索的勇气和力量。与此同时,慢板的抒情加入,让作品也多出一些刚柔相济的色彩,如同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的奋进过程中,不断的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部音乐作品和古人诗歌一样,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将我们的目光不断地从无垠的星空天际延伸到更宽广的宇宙世界……

作曲家简介

董锦汉,白族,教授,国家一级指挥,著名作曲家,教育家,二胡研究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首位理论作曲(师从著名作曲家夏中汤)/二胡演奏(师从刘天华亲传弟子、二胡教育家陈振铎先生)双学位获得者。原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

1996年创建中央少数民族乐团,并一直担任艺术总监及常任指挥。曾率团并执棒该乐团在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国图音乐厅、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厅演出,广受社会各界积极评价。从教3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二胡本科生及研究生人才。2000年起至今,担任国家民委“多彩中华”艺术总监,出访欧美及亚洲20多个国家及地区。曾率团(队)参加过法国、希腊、挪威、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国际艺术节,多次获奖。2014年,与张艺谋导演合作,担任“第28届雅典奥运会接旗仪式”大型文艺演出的副导演,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指挥及“奥运宝贝”音乐指导。

2015年,受邀组建中国“阳光女孩”民乐组合,赴日本名古屋参与“世博会”中国馆的演出达六个月,广受国际友人好评,为国赢得荣誉。近年来,特邀担任中国音乐学院二胡研究生专家评委;特邀担任北京多所大学艺术特长生专家评委;担任2015年“阿斯塔那国际音乐节”中国评委;担任多届“亚洲艺术节”艺术总监。

2012年及2019年特聘为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大赛总决赛专家评委。其音乐创作领域涉及交响乐、民族管弦乐、钢琴、室内乐,代表性作品包括《南诏奉圣乐》(交响乐)、《二胡24首前奏曲》、《山・火》(民族管弦乐)、《云南随想——董锦汉二胡作品集》等。1996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洱海故乡月——交响作品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李心草执棒,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奏。

FRO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