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雅乐·诗在弦上吟——汝艺二胡音乐会(纪念闵惠芬系列)
时间:2022年月11月26日19:45(周六)
地点: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
“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一千多年前,诗人沈括一语点出胡琴的来历。源自西域的二胡在华夏大地繁衍至今,成为中国音乐史上最为鲜明的标签之一。已去世8年的闵惠芬大师,正是公认二胡传入华夏之后,现代民族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及创造性的艺术家。
闵惠芬先生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二胡演奏家,二胡艺术声腔化是其开创性的艺术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她的二胡艺术成就也得到广泛认可。
闵惠芬先生的关门弟子上海音乐学院汝艺教授,与闵惠芬生前扬琴搭档王珑(玖拾),以及音乐家朱晓谷、周成龙及艺术学博士李亚等人,共同完成这一场纪念音乐会。
本场系列纪念音乐会中,梳理出闵惠芬先生的代表作品中,与传统诗词相关的经典作品,可谓是诗在弦上的吟诵。
闵惠芬(1945-2014),著名民族音乐家、二胡演奏家
闵惠芬出生于江苏宜兴,父亲闵季骞是刘天华的再传弟子。她8岁随父学习二胡,13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承二胡名家王乙、陆修棠。1963年,年仅17岁的闵惠芬在第四届“上海之春”暨首届全国二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乐坛崭露头角。1969年,她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毕业后,先后在上海乐团、中国艺术团、上海艺术团任二胡独奏演员。1979年,进入上海民族乐团。
闵惠芬一生致力于二胡新作品的创作与推广。由她首演的刘文金创作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成为二胡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外由她首演的作品还包括:《夜深沉》(刘念劬曲)、《新婚别》(张晓峰、朱晓谷曲)、《诗魂》(徐仪曲)、《川江》(杨宝智曲)、《绝谷探道》(瞿春泉曲)、《昭君出塞》(房晓敏编曲),以及《锡调吴韵》、《绣荷包》(顾冠仁编曲)、《阿美族舞曲》等台湾民谣七首(周成龙编曲)、《打金钱》、《花灯腔》(周成龙编曲)、《黄梅小调—打猪草》(钱苑编曲)等小型作品。
她参与创作并首演的作品包括:《老贫农话家史》(闵惠芬、浦琦璋、王昌元、王铮编曲)、《红旗渠水绕太行》(闵惠芬、沈利群编曲)、《洪湖主题随想曲》(闵惠芬编曲)、《阳关三叠》(闵惠芬改编)、《宝玉哭灵》(闵惠芬改编)、《游园》(闵惠芬移植)、《草蜢弄鸡公》(周成龙、闵惠芬编曲),《海祭》(闵惠芬改编)、《音诗——心曲》(闵惠芬、瞿春泉曲)、《寒鸦戏水》(闵惠芬改编)等,以及移植京剧唱腔音乐《逍遥津》、《卧龙吊孝》、《珠帘寨》、《卖马要锏》、《李陵碑》、《文昭关》、《连营寨》、《斩黄袍》。
她录制出版了《江河水》、《长城随想》、《新婚别》、《刘天华二胡名曲十首》、《霓裳曲》、《天弦》、《凤吟》等数十种唱片及音像制品。她还参与拍摄了著名的电影舞台艺术片《百花争艳》(1975年)。
闵惠芬发表的论文包括:《博大境界中的民族神韵─论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的演奏艺术》、《西北风吹来秦川的风》、《孤独的夜行者》等等;作有专著《二胡名曲卡拉OK——二胡教学法与演奏谱》、《闵惠芬二胡艺术研究文集》、《闵惠芬二胡演奏曲集》等。
受京剧大师李慕良的指点和启发,自1975年起,闵惠芬开始“器乐演奏声腔化”的探索,悉心钻研传统戏曲音乐、古曲中蕴含的各类声腔艺术的特点在二胡演奏中的运用,开创了二胡演奏艺术的新理念。这项研究贯穿了闵惠芬的后半生,也成就了她毕生艺术探索的另一个高峰。
闵惠芬为二胡艺术的发展,为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事业,为中国民族音乐及二胡艺术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音乐家介绍
汝艺
闵惠芬先生关门弟子 上海音乐学院二胡硕士导师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孙氏(孙文明)二胡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音乐制作人,录音工程师。
曾获全国各项二胡大赛奖项。举办数十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复原失传已久的孙文明二胡演奏“绝技”,并于2017年11月举办了《春秋弹乐 四方流波》全国首场孙文明二胡作品全版独奏音乐会。记录、整理、复原出版了全国第一本《孙文明二胡曲全集》,使沉寂半个多世纪的孙文明二胡艺术重放光彩。二胡大师闵惠芬评价他的演奏:“深情感人,大气正义,具大丈夫气概”。
在教学中提出的《逆向序列训练法》获得非常好的效果,所教授学生均在全国各重大比赛中获奖。在全国各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数篇具有影响的论文,如:《“A的随想”的随想—谈胡登跳“A的随想”及演奏体会》,《二胡艺术发展的“去民间化”与王建民的二胡音乐创作》,《身教与言传-论闵惠芬二胡教学艺术》,《孙文明二胡艺术回望与再发现—《二琴光亮》演奏“绝技”复原札记》等等。创作演出《叙事曲》《殇之祭》《follow me try felling》等多首二胡曲。尤其利用先进的电子音乐设备和各种音响效果器创作并演奏的《follow me try felling》将二胡新音色与电子音乐相结合并进行实时联动,展现出一种更具时代感的二胡新语汇,创造性的跨界演奏赋予二胡这件传统民族乐器一种现代新时尚,带来了视觉和听觉新冲击,引起了业界的广泛赞扬。
王珑(字玖拾)
闵惠芬先生扬琴伴奏 扬琴 古琴演奏家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
1997年毕业进入上海民族乐团担任扬琴演奏员,与二胡大师闵惠芬搭档合作17年;2009年,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创立传统文化品牌-海上雅乐。
王珑艺术生涯的足印遍及海内外。2000年与二胡大师闵惠芬访美,在纽约林肯中心合作演出成功。与闵惠芬巡演美国洛杉矾、达拉斯、纽约、休斯顿等城市,获美国达拉斯中华国乐社和美国南以美大学(SMU)东亚研究部颁发的“琴艺超群”奖,同时荣获美国张公略文教公益会和洛杉矾中华民族乐团颁发的——音乐艺术及海外中华文化交流推广”奖。
2005年,出访印度演出,并前往不丹进行文化先行工作。
2014年在希腊雅典及圣托里尼举办古琴音乐会。
2015年获亚洲影响力东方盛典古典艺术先锋人物奖。
2016年,参加埃及“中国文化年”开幕演出,为两国领导演奏传统音乐。
2017年带海上雅乐参加“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在特威特举办的“海上雅乐”音乐会。并创立海上雅乐青少年团,2019年海上雅乐青少年团在日本大阪青少年国际音乐节中获得银奖。
2019年,“中阿丝绸之路”率海上雅乐艺术团在沙特阿拉伯首都法赫德国王中心演出“海上雅乐·丝路掠影——中沙国庆音乐会”,为首位在沙特首都表演的中国艺术团。
曾推出个人扬琴独奏专辑《思》。2003年出版唱片《罗兰情》,其中首录首演著名作曲家何占豪作品《罗兰情》,2012年出版唱片《琴弦上的sakura》。王珑(玖拾)的演奏风格内敛沉静,坚守传统决不泥古。
朱晓谷 作曲家指挥家
国家一级作曲,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民乐系作曲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上海歌剧院作曲家、指挥家,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民族管弦乐学会前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创作委员会顾问,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前常务理事。
代表作品有:二胡协奏曲《祝福》《新婚别》(与他人合作),琵琶协奏曲《杨贵妃》《红楼梦》,柳琴(中阮、筝)协奏曲《文成公主》,柳琴(阮)协奏曲《望月婆罗门》,唢呐协奏曲《树魂》《敦煌魂》,笛子协奏曲《日月潭》《腾飞》等。曾先后为大型舞剧《半屏山》《太阳部落》《大秦王朝》等剧目谱曲。出版理论书籍有:《民族管弦乐队乐器法》《民族管弦乐队配器法》等。
曾先后在国内外指挥自己的个人作品音乐会,并出访欧美、亚非等国。1995年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录中心(International Biographical Centre)列入世界名人辞典中。
周成龙
国家重奏作品创作工程—仲尼·自有知识产权作品主编
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家。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委员,江南丝竹专家组副组长,上海文广局民族乐团艺术顾问,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文化艺术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上海民族乐团副团长。
李亚 导赏 艺术学博士
艺术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和音乐人类学方向的教研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和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项。曾获第二届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二等奖,上海师范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特邀: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小乐队
演出曲目(以演出当晚为准)
海上雅乐·诗在弦上吟——汝艺二胡音乐会(纪念闵惠芬系列)
《春诗》
钟义良 曲 室内乐伴奏
《忆秦娥》
周成龙 曲 室内乐伴奏
《阳关三叠》
古曲 闵惠芬改编 扬琴伴奏
《空山鸟语》
刘天华 曲
《烛影摇红》
刘天华 曲
《月 夜》
刘天华 曲 室内乐伴奏
《霓裳曲》
浙江民间乐曲 闵惠芬改编 瞿春泉编配
室内乐伴奏
《新婚别》
张晓峰 朱晓谷曲 室内乐伴奏
* 演出曲目以当晚为准
♪票价: 380/280/180/80元
♪购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官网在线选座购票
♪东方艺术中心订票热线(Hotline):021-68541234
感谢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对本场音乐会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