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板胡演奏家牛长虹的最新板胡协奏曲专辑《气贯长虹》正式出版发行,该专辑收录于中国唱片国乐新品牌《中国当代国乐名家原创作品集》,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专辑导赏
牛长虹
中国当代板胡演奏家、教育家、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副主任,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首都女教授协会理事。
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为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第一位板胡硕士研究生,师从于著名板胡教育家、演奏家李恒教授。
牛长虹作为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参与过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及中国戏曲学院教研教改的十几项科研项目,曾获得北京市属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为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音乐表演专业)负责人。
作为主要完成人的两项成果《从“零件教学”到“成品教学”的创新实践》《“教学相长守正创新”的现代戏曲作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分别获得2017年、2020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多年来,在国内多个重要刊物、核心刊物发表十余篇关于板胡与民族器乐教学演奏的论文;出版教材专著《板胡戏曲风格乐曲十二首》《板胡地方风格技巧练习》;出版个人演奏DVD《牛长虹板胡音乐会》等;担任策划、音乐总监出版DVD《2013戏韵管弦音乐会》《戏韵管弦新作品音乐会》;担任策划、指导教师出版系列DVD《三院校板胡教学交流会》等。
曾担任原文化部文华奖青少年民族乐器大赛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评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评审专家、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梦奖”评审专家、北京市高校教师职务专业学术评议专家、北京市教委艺术节专家评委以及国内外各重要赛事的评委工作。
牛长虹教学严谨,因材施教,多年来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青年板胡演奏人才。她教授的学生在原文化部举办的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演奏比赛,第六届、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北京音乐家协会及各行业学会举办的国内重要比赛中获得本专业的最高奖项,获奖学生几十人次。
牛长虹的演奏风格浓郁、真挚感人、细腻淳朴,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多年来,致力于板胡戏曲风格演奏的研究与创新,创作了板胡独奏曲《中原风》;与国内著名作曲家合作,委约创作并首演了《秦香莲》《丝韵》《气贯长虹》《皮影宣叙》《梆子风》等一批具有时代代表性和浓郁戏曲风格的板胡协奏曲。多次应邀与国内各国家级乐团成功合作,曾出访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希腊、新加坡等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
板胡以音色明亮、高亢激昂、特色鲜明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我与板胡结缘很早,自幼随父亲牛保志学习板胡演奏。198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板胡演奏家、教育家李恒教授,开始了专业的板胡演奏学习,自此与之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多年板胡演奏、教学工作,使我对这件乐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喜欢这件乐器。板胡激越高昂、含蓄委婉,具有强烈的音乐表现力和张力。
此次出版的板胡协奏曲专辑,收录了近年来我委约并首演的四首板胡协奏曲。这四首乐曲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也是我近年来对于板胡演奏与创作方面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板胡协奏曲《秦香莲》由板胡演奏家、作曲家曾健雄先生创作。乐曲将评剧《秦香莲》剧目情节贯穿于乐曲的各个段落,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旋律和强烈的画面感让我在演奏时深受感染。演奏中如何将戏曲唱腔进行器乐化的处理,使其在保持唱腔韵味的同时凸显音乐内涵、音乐感染力,是我在演奏这首作品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1.《秦香莲》
作曲:曾健雄
协奏:中国戏曲学院民族乐团
指挥:杨春林
板式连缀体结构,使用评剧白派名剧《秦香莲》中正调慢三眼、反调、哭头、垛板等板式唱腔。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叙事性乐曲,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秦香莲朴实善良、不惧强权、勇于抗争的精神。
板胡协奏曲《丝韵——为板胡与管弦乐队而作》由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向民教授创作,是中央音乐学院“一带一路”创作项目与中国交响乐团“龙声国韵”系列演出活动联合推出的一首作品。该乐曲由我首演于北京音乐厅,此次收录的为现场演奏版本。这首作品对演奏者的技术能力、音乐处理能力以及与乐团合作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何能够保持乐器强烈个性的同时与配器融合,且不失去民间音乐特点、不乏戏剧性的效果是演奏这首作品时最大的难点。
2.《丝韵——为板胡与管弦乐队而作》
作曲:向民
协奏:中国交响乐团
指挥:林涛
丝,既表细微之态,也指丝弦之音,且通思忖之意。中国音乐美学范畴中,“韵”指“音乐之美”。作曲家将民间音乐素材与现代作曲手法相结合,运用云南拉祜族音调与板胡演奏主题在碰撞间形成张力,板胡线性旋律在对位织体中始终贯穿。作品对板胡无调性音乐创作进行了尝试,是一首二十世纪现代音乐风格的板胡协奏曲。作品被研究者定位于“象征派音诗”,作品的主题隐喻着古丝绸之路的轨迹延伸。
《气贯长虹》是我委约作曲家王啸冰先生创作的。该曲将河南民间音乐素材充分拓展、变化,调性的频繁转换、复合节奏的使用赋予了作品现代的气息。
3.《气贯长虹》
作曲家使用河南豫剧传统曲牌《高山流水》为素材进行创作,用极其生动和富有表现力的板胡来表达英雄之气概、大义之凛然、精神之奋袂,浩气贯长虹的豪壮情怀。
《皮影宣叙》是作曲家赵石军先生与我思想碰撞的结果。在探讨如何用西方音乐语汇、体裁讲述中国戏曲音乐故事的过程中创作了这首作品,作品演出成功后赵老师和我都觉得很兴奋。此次收录的是现场演出版本,是《皮影宣叙》的第一乐章,第二、第三乐章将在不久的将来创作完成。
4.《皮影宣叙》
作曲:赵石军
协奏:中国戏曲学院民族乐团
指挥:赵石军
核心曲调取材于辽宁西部凌源一带的皮影戏唱腔音乐。凌源皮影唱腔音乐虽然原始,却具有板腔音乐的委婉、从容,时而高亢、激越,时而泣诉自由的特点。与西方音乐宣叙调相融合的同时,既表述了如诉的梦幻和喋喋不休,同时也含有全奏式的音乐戏剧性部分。其中丰富的调性变化、乐队与独奏六个声部的赋格等创作手法在板胡作品创作中首次尝试。作曲家以此曲献给皮影戏,祝愿这门艺术伴随着人类文化之河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