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谢闻吉竹笛独奏音乐会——武汉音乐学院竹笛原创作品专场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2-10-22

谢闻吉·竹笛独奏音乐会

武汉音乐学院竹笛原创作品专场

演出时间:2022年11月4日 晚19:30

演出地点:武汉琴台音乐厅

2022年11月4日(周五)19时30分,“谢闻吉竹笛独奏音乐会——武汉音乐学院竹笛原创作品专场”将在武汉琴台音乐厅上演。

本场独奏会属武汉音乐学院教师职业发展培育工程项目——优秀领军人才发展计划重点项目,由武汉音乐学院人事处、中国器乐系、湖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笛子专业委员会主办。特邀参演嘉宾:杨晓勇(钢琴)、张云山(指挥)、姚伊新(导聆)、陈语嫣(笛子),协奏: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乐队、东方龙吟笛子乐团。

独奏会将展现武汉音乐学院1981年——2022年近四十余年期间的部分代表作品,有著名作曲家钟信明、龚华华、姬骅先生的《村寨欢歌》、《楚江开》、《青春》(首演),有中原笛乐宗师孔建华先生的《江河情》,有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向思义、李协勤、荣政先生的《楚天春华》、《江汉晨歌》、《洪湖水》,有青年笛子演奏家谢闻吉的《楚觞》。上述原创作品将以笛子与钢琴、笛子与乐队、双笛与钢琴、笛子乐团与打击乐等演奏形式,呈现浓郁的湖北音乐风采,展示中原笛乐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主要演职人员

谢闻吉

青年笛子演奏家,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免试直签引进优秀人才。中国音乐学院文学硕士,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湖北省笛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自幼随父谢仁安习笛,先后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荣政教授、张维良教授。

曾获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竹笛青年专业组银奖,第十一届湖北文艺评论奖二等奖,湖北省舞台艺术人才,武汉音乐学院教书育人青年奖,湖北省教育厅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名师和团队成员,高校省级教学团队成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员。组建东方龙吟笛子乐团,出版个人独奏专辑《楚觞》、《鹤舞祥云》、《楚思》,参加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声音阶》、《圆滑音》笛子教材录制,参与编写武汉音乐学院本科、附中笛子练习曲集,为《风华国韵江南丝竹》录制专辑,单曲《八板》由香港雨果唱片总公司录制CD,单曲《幽兰逢春》由CCTV风华国乐栏目直播,单曲《黄鹤归来》、《忆故乡》收录于武汉音乐学院音像作品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次举办笛子独奏音乐会及讲座。

杨晓勇

青年钢琴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硕士研究生,先后师从于李哲教授、吕小白教授和李其芳教授,2014年被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任教。

2005年获第三届“TOYAMA”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少年组第三名。200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获第四届中央音乐学院“学院杯”钢琴比赛优秀表演奖。2009年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银奖第一名。2010年获第二届北京国际钢琴音乐节钢琴协奏曲比赛第三名(舒曼组)。同年获第53届意大利“BUSONI”国际钢琴比赛决赛入围奖。2013年获中国音乐学院第一届“中国之声”作曲比赛最佳演奏奖。同年荣膺法国音乐节“明日之星”称号,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独奏音乐会。2015年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北京、武汉、昆明、成都等市合作演出电影系列主题交响音乐会《往事琴缘》;另应美国洛杉矶加州艺术中心邀请,在洛杉矶CHINO音乐厅举办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2019年受著名钢琴大师朱晓玫女士和Cartier艺术基金会邀请赴英国伦LancasterHouse举办海顿作品专场音乐会。被英国媒体称:“完整自然地诠释了海顿作品,揭示了海顿的多重人格,聪颖而深邃,如同描述某位兄长作品那样阐述了这位作曲家的作品。”录制的唱片包括:1、钢琴独奏作品《小地球》、《中国之梦》(作曲家张朝,收录于<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大提琴和钢琴浪漫小品:柔美如歌》、《中国经典作品:咏赋》(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3、《皮亚佐拉TANGO》(由天弦唱片公司出版发行);4、《萨克斯管里的中国故事》(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出版);5、《贝多芬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全集》(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发行,中国籍钢琴演奏家与大提琴家首次录制发行)。曾担任多次重要钢琴赛事评委,如:湖北省“金编钟奖”钢琴比赛决赛、“长江杯”钢琴比赛和“雅马哈”钢琴比赛。

张云山

青年唢呐演奏家,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唢呐讲师,上海音乐学院唢呐表演硕士毕业,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唢呐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湖北名师工作室成员。师从我国著名唢呐演奏家刘英教授。

担任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吹打乐、中乐唢呐声部训练、附中合奏课等课程教学。参与或主持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及武汉音乐学院多项学术课题及项目。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指导学生获武汉音乐学院“学院杯”唢呐专业第一名,2021年7月,指导“东方麒麟”中国吹打乐组合获得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获奖,多次获学院颁发“指导教师奖”荣誉。曾多次举办个人唢呐专场音乐会,曾与东方中乐团、东方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团、浙江民族乐团、江苏民族乐团、上海文广民族乐团、福建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湖北编钟国乐团、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民族乐团等合作演出。成功演出新作品《狼烟》《山情》《红妆敛》《祈天》《傀儡戏》等。创编作品《晋北鼓吹》收录至《刘英唢呐师生演奏专辑CD》中并出版;创作管子作品《长相思——为逝去的白衣英雄而作》2020年8月在武汉琴台音乐厅首演。曾受邀前往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密歇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市政音乐厅及非洲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吉布提等多个国家音乐厅及地区演出。

姚伊新

青年古筝演奏家,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教师,中国首届、中国音乐学院首位古筝博士,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金钟奖”获得者,首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金奖”获得者,湖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湖北省楚天筝会副秘书长,入选湖北省舞台艺术人才培养工程。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高雁教授、王中山教授。

作为当代青年筝乐演奏的佼佼者,曾多次受邀赴欧亚国家及国内重要城市、地区开展音乐会、讲座及艺术交流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多次个人古筝独奏音乐会,演出足迹遍及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广州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琴台音乐厅、河南艺术中心等国内多座知名音乐厅。曾与国内知名指挥家、作曲家黄晓飞、许知俊、林大叶、金野、焦阳等有过合作。合作乐团有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河南保利爱乐乐团等。首演多部筝乐新作,筝与乐队协奏曲《千里水云》《虹霓》,筝与钢琴《阡与陌》等。出版个人古筝独奏专辑《福德祠——中国古筝传统名曲精选》。其演奏风格大气而不失内涵,音韵细腻多变,技术全面且富有表现力,在传统与现代的古筝语汇中拥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与此同时参与多部电影及音乐剧的音频录制工作,所录制的古筝音频数据被用于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传统乐器声学测量及频谱分析》并收入《中国传统乐器书典集成》和《中国传统乐器声学数据库》中。作为项目负责人以及项目成员,主持并参与武汉音乐学院国家级项目培育项目、学科建设项目、中国音乐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湖北省教育厅研究指导项目等项目。近年来,深入古筝现代演奏技法以及筝乐传统流派演奏的探索与研究,其演奏与理论成果得到了业内多位专家的赞誉。

陈语嫣

武汉音乐学院2020级笛子专业硕士研究生,先后师从黄献诚老师、杨广讲师,曾得到荣政教授、张维良教授的悉心指导。2016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师从谢闻吉副教授至今。

2016-2018年获武汉音乐学院优秀团员称号;2017年获首届铜音杯全国竹笛邀请赛金奖;2018年获澳门国际笛箫艺术节比赛专业独奏组金奖、专业重奏组银奖;2020年获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一等奖学金;2020年获北京第五届全国竹笛邀请赛青年组金奖;2020年获云冈杯全国竹笛邀请赛高额奖金组银奖;2020年受聘于华中师范大学民乐团指挥;2020年携华中师范大学民乐团获湖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比赛二等奖;2022年获武汉音乐学院学院杯中国器乐演奏比赛青年组一等奖。

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乐队

东方龙吟笛子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