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江南丝竹二胡代表性传承人周皓老先生于2023年2月20日0:30逝世。
生平简介
周皓,二胡演奏家、教育家。195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律系。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歌剧院任乐队二胡首席与二胡独奏演员。曾担任上海江南丝竹协会副秘书长兼表演艺术委员会主任,并任“上海国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音乐学院二胡专业考级常任评委、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常任理事,为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二胡传承人。
1929年生于上海江南丝竹音乐世家。自幼受父、兄影响,6、7岁时即从父学习二胡、琵琶与扬琴。其父周俊卿为20世纪沪上江南丝竹名家。稍长,更喜二胡。10余岁常随父前往上海各丝竹音乐社团,习得了江南丝竹八大曲等二胡操作。后进入上海育才中学念书,其间仍钟情于二胡演奏。1946年,考入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律系直至1950年毕业。1954年起,放弃法律专业先后进入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歌剧院任乐队二胡首席与二胡独奏演员。在长期的民族乐队与江南丝竹乐队演奏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1955年,上海民族乐团第一次正式在上海工人文化宫举行音乐会,周皓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成为此曲在上海乐坛音乐会之首演。1958年,周皓受上海民族乐团之托,一再往奉贤等地追寻民间二胡演奏家孙文明,是全面接触、了解、掌握原始资料,记谱并研究孙文明的第一人。1986年1月,周皓与吴赣伯合编之《孙文明二胡曲集》由香港上海书局出版,为研究孙文明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资料。
周皓先生演绎的丝竹乐曲韵味隽永,风格鲜明,运腔加花,典雅秀丽。尤精于二胡演奏,音色优美、音质醇厚。他与其兄周惠,和陆春龄、马圣龙一起组成的4人江南丝竹乐团,在上世纪下半叶风靡海内外,被誉为“江南丝竹四大天王”,为江南丝竹的推广与传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合奏之《江南丝竹》专辑音带及激光唱片等多辑,由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及太平洋影音公司出版。周皓还在《文汇报》、《解放日报》、《音乐研究》、《北市国乐》等刊物上发表丝竹文论十数篇。
音乐理念
对于江南丝竹,周皓先生喜爱引用著名老报人冯英子对江南丝竹的评述:“非江南山水,不能产生江南丝竹;非江南丝竹,不能衬托江南山水。它们相得益彰,是民族的财富,国家的瑰宝。”的确,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产生一方音乐。江南地区山清水秀、物杰地灵、文秀隽永。肥沃的土地,典型的鱼米之乡,使江南人民的性格清秀、含蓄、温和而中庸,演奏的音乐也是悠扬而秀雅。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所描写的:“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其实最忆的还是江南的音乐。
周皓先生作为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二胡传承人,代表了他这一代和上一辈丝竹人的理想与追求。
相关作品
《祖国的花朵》
《行街》
相关传记
《丝竹情怀 二胡情深——周皓演奏艺术生涯》 作者:任永平
周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