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3点,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岳峰教授在河南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中原国乐大先生——王寿庭”的精彩学术讲座。
王寿庭先生是中国二胡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意义的代表性人物,岳峰教授曾跟随王寿庭先生研修二胡12年。
岳峰教授
在讲座中,岳峰教授通过60幅珍贵老照片和实物图片,8段音像史料以及现场演奏4首乐曲的方式,对王寿庭先生的求学之路、教职生涯、教学研究、演奏艺术和社会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讲述。
-求学从教生涯-
王寿庭先生
王寿庭 先生于1932年考入河南艺术学校,拜二胡名家张季让先生为师。
·1943年考入西北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前身),跟随一代二胡、琵琶名师王绍先教授深造。求学途中逐渐树立起为民族音乐事业、二胡事业攀登高峰的信念。与此同时,王寿庭先生先后在开封市豫中附小、省立开封第十四中学、省立沁阳中学等五所学校授课,是二十世纪30年代河南省现代学堂早期中、小学音乐教员之一。
·1946年受聘于省立开封女子中学,教授合唱、视唱、唱歌等多门音乐课程,并编写中学音乐教材,为河南音乐教育培养了一批人才。
·建国后,王寿庭先生又先后于开封河南艺术学校、郑州师专、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等校任职。
·1989年离休,结束了将近60年的音乐教职生涯。
王寿庭先生作为河南艺术教育元老之一、河南大学音乐学科建立与发展的亲历者、河南省专业二胡教学的开拓者,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河南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音乐教育和演奏人才。
-教学研究与演奏艺术-
在编写教材和撰写著作方面,王寿庭先生编写的《二胡练习曲》《河南鼓子戏》《二胡基础教程》等著作先后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寿庭先生一生创作了许多二胡练习曲与独奏曲。其中,二胡曲《春雨》入选全国高等音乐院校二胡教材《二胡选曲》第一集。
王寿庭先生有着高超的演奏技艺和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曾多次在中央广播电台等媒体录制音乐专题节目,成功举办了多场二胡独奏音乐会,对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器乐演奏艺术传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寿庭先生是一位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师,同时,他也非常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他将“持弓要令”总结为“压、拖、顶、勾”四字口诀,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他将二胡演奏艺术的真谛总结为“运指虚实华韵美,运弓刚柔细匀纯”;对于教学的十原则、演奏十结合等教学方法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重视教学相长,通过对二胡教学演奏理论与方法的探索,认识到学习者要想提高技艺,就必须具备自我修养与自我调整的能力,需要不断分析检查和改进提高演奏方法与乐曲处理,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充分感受中国传统音乐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讲座的最后,岳峰教授携手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师生倾情演奏了王寿庭先生创作和改编的二胡名曲《絮花落》《春耕曲》《春雨》等作品,生动展现了王寿庭先生在二胡艺术创作和改编方面的艺术成就。
演奏曲节目单
·
《春 雨》
作曲:王寿庭(1955年)
郭敏清 配伴奏
二胡演奏:王艳芳 岳 峰 牛宇清 张欣悦 徐西凤
扬琴伴奏:项 葵
【作品介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二胡曲《春雨》为王寿庭先生1955年有感于杜甫诗意而写(见全国高等音乐院校二胡教材《二胡曲选》第一集)。
王寿庭先生用一生的努力,用一把琴弓两根弦,开创了河南省专业二胡教学道路,树立了“铁塔”风范。
之所以被称为“国乐大先生”,除了他一生突出的艺术成就以外,还在于他秉持的各方面修为深深影响着学生,岳峰教授将其总结为如下特点: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敬业如命、爱生如子、
为人求正、业务求钻、
教学求严、艺术求精。
此次讲座是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庆祝河南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讲座之一。讲座当天,岳峰教授除了给到场观众带来了深入浅出,音画并茂的讲解,还向母校——河南大学捐赠了王寿庭先生的宝贵文献资料和她本人的部分著作,为音乐学院师生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岳峰教授向音乐学院捐赠资料
(右:此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韩梅副院长左:科研副院长王新)
专家简介
岳 峰,南阳人,毕业于河南大学音乐系本科(1982年),是河南省第一位音乐专业硕士(1989年)先后师从王寿庭先生研修二胡12年。1991年后赴南京执教。
潜心国乐钩沉,有书著《音乐家储师竹》(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出版)等留下乐史;
兼顾理论研究,其论文“奚琴、嵇琴、胡琴音义考”等见诸家学术刊物;
致力国乐教化,有教材《中国二胡名曲典籍》(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十余部面世,读者近30万众;
注重艺术实践,其学生曾获多种民乐赛事大奖;
关注时下乐坛,有学术专题“二胡史中的‘三字经’”“中国音乐‘转基因’思考”等游学京、沪、杭、镐、宁地音乐艺术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