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胡琴演奏家姜克美最新专辑《霸王别姬》出版发行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3-04-17

著名胡琴演奏家姜克美的最新演奏专辑《霸王别姬》正式出版发行,该专辑收录于中国唱片国乐新品牌《中国当代国乐名家原创作品集》,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著名胡琴演奏家 姜克美

携手作曲家钟耀光

大提琴演奏家安西·卡图恩

作曲家吴华、作曲家赵冬临等

带来7首京胡与板胡的经典之作

中西方乐器创新融合的大型协奏曲

以京剧曲牌、皮影戏为素材的经典小曲

燃情演绎胡琴艺术的多样魅力

展现对民族音乐传承创新的思考与探索

封面

霸王别姬

封底

艺术家

姜克美

介绍

姜克美  著名胡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名誉首席,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民族弓弦乐学会副会长,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哈尔滨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十大杰出青年”、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十大二胡演奏家”“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华乐论坛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等称号。

先后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板胡演奏家、教育家李恒教授与徐世隆教授,同时得到南北胡琴名家的指导,学习板胡、二胡、高胡、中胡、京胡。

姜克美在胡琴演奏上大胆探索,兼容并蓄,逾越了胡琴乐器之间的界限,形成典雅细腻、雍容大度的演奏风格,在民族乐坛独树一帜。在北京音乐厅、国家大剧院、卡内基音乐厅等多个城市剧院成功举行了一系列个人胡琴独奏音乐会。先后与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俄罗斯国立交响乐团、渥太华交响乐团、辛辛那提交响乐团、西蒙玻利瓦尔交响乐团、巴伐利亚交响乐团、东京管弦乐团等数十个乐团进行合作,首演了《远望》《京风》《霸王别姬》《在那遥远的地方》《花儿随想》《乱弹琴声》等大量胡琴作品。

应邀参加“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布拉格之春音乐节”“意大利米开朗杰利国际钢琴节”“贝尔格莱德国际艺术节”“澳门国际音乐节”“新加坡艺术节”“中日邦交三十周年文艺晚会”“中俄建交 60 周年文艺晚会”“2008 博鳌亚洲论坛文艺晚会”“北京 2008 奥林匹克文化节开幕晚会”、2014 年“APEC 文艺晚会”、2017 年“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晚会”等各种国际性艺术活动。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林肯艺术中心、联合国大会堂、柏林音乐厅、悉尼歌剧院等演奏了不同类型的胡琴独奏、协奏曲,演出足迹遍及五十多个国家,赢得广泛的国际声誉。被誉为“成功的姜克美模式”“当代最杰出及最受欢迎的胡琴演奏家”。

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各种重大演出、节目录制活动。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歌舞晚会”“春节戏曲晚会”等。并在“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华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等重要赛事中担任评委工作。为《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亮剑》 等影视作品录制胡琴音乐。民族器乐电视作品《虞姬》《春晓》和《韩江两岸》分别获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全国城市电视节目比赛” 的金奖。创作有《桃花红》《山妹》等作品,出版《京风》《中国板胡》《胡琴轻音乐》《情弦》等个人专辑。

姜克美

自序

几十年来,胡琴陪伴着我到过很多地方,我难以记清自己在中外舞台上有过多少场的演出,感谢民族音乐,它成就了今天的我。这张专辑,算是对过去的一段温馨回忆。

专辑的选曲为京胡和板胡的作品,既有中西方乐器创新性融合的大型协奏曲,也有风格鲜明的经典小曲。希望能够通过不同特点、不同意蕴的作品,展示胡琴艺术的不同侧面和不同风采,并与听众分享我这些年来对民族音乐的思考与探索。

文化交流的核心在于心灵的相通、精神的共鸣。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将中国民族音乐介绍、展示给世界各地的观众和艺术家,同时也因此而获得了很多宝贵的艺术体验。这张专辑的主打作品——京胡与大提琴双协奏曲《霸王别姬》由中国台湾作曲家钟耀光创作,2010 年 5 月 29 日由芬兰大提琴演奏家安西 ∙ 卡图恩和我共同在台北中山堂中正厅首演。这部作品的亮点在于创新性地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京胡和西洋经典乐器大提琴分别扮演虞姬和项羽两个角色,中西合璧,在传统京剧元素的架构之上,中西音乐不同的表达方式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又相互映衬,呈现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专辑收录的《霸王别姬》,是 2010 年在台北首演的现场录音版本,虽并不完美,但却还原呈现了我与大提琴演奏家安西 ∙ 卡图恩共同创造的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之旅,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义。我与卡图恩来自不同的国家,讲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演奏着不同的乐器。在《霸王别姬》的故事和音乐的引领下,我们从陌生,到相互了解、沟通,再到相互借鉴,最终在舞台上达成默契配合,以中西合璧的方式对作品进行了非常成功的诠释,碰撞出艺术的灵感与火花。这种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与心灵交融中的艺术创作,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艺术体验。因此,我在《霸王别姬》首演十几年后再次选择将其收入专辑,希望能向更多听众介绍这部融合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优秀作品,也与大家分享这段珍贵美妙而又意义深远的艺术之旅。

艺术的发展既需要继承传统,也需要锐意创新,让传统经典能够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也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方向。《夜深沉》是京剧最具代表性的曲牌之一,经过时间的沉淀,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样貌。在历代琴师加工打磨的基础之上,作曲家吴华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将其改编为京胡独奏曲,在传统中揉进了现代的音乐语言和艺术手法,使得这首曲牌更富有时代精神,更能展现京胡艺术魅力而成为新的经典作品。《夜深沉》以其浓郁地道的京腔京韵、耳熟能详的传统旋律、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深受世界各国观众的喜爱,每每演出都掌声雷鸣。

几十年来,我到过世界各地五十多个国家进行演出交流,《夜深沉》可以说是我演出频率最高的作品,我在其中倾注了深刻而又浓厚的感情,这部作品也为我带来了很多珍贵的荣誉与难忘的经历。在《夜深沉》的演奏中,我不仅仅局限于京剧音乐或曲牌本身的内涵,也在尊重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带着现代女性演奏家的观察、思考与感悟,融入了自身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意趣,以刚柔相济的表现手法,对这部作品进行了个性化的诠释。《夜深沉》已不仅仅是表现虞姬舞剑,不仅仅是讲述虞姬和项羽的爱情故事,更展现了一个女性的心路历程,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张专辑还收录了几首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韵味的京胡和板胡作品。京胡曲《老戏迷》由我的同事赵冬临为我量身创作,乐曲采用了京剧的韵律,曲调清新明快,通俗悦耳,展现了老戏迷在古老的皇城根儿下操琴弄鼓、自得其乐的生动画面。京胡曲《迎春》以热情欢快的音调、鲜明的节奏及京胡与弹拨乐的音色交织,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们迎春的喜悦。乐曲特色鲜明,流传广泛。板胡曲《红军哥哥回来了》根据“碗碗腔”音乐创作而成,“碗碗腔”是流行于陕西华山北麓华梁等地区的皮影戏,其音乐委婉动听,具有浓郁的陕西风格,此曲也是板胡的经典代表作品。板胡曲《影调》以唐山皮影戏为素材,音乐诙谐风趣,以板胡特有的技法摹仿皮影戏的唱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板胡曲《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民间音乐发展而成,此次收录的是改编成板胡和三弦二重奏的老曲新奏版本。板胡高亢激昂、刚健泼辣,三弦低沉平实、浑厚诙谐,二者桴鼓相应、相得益彰,形成极富特色的音响和韵味,情趣隽永。这几首曲目短小精悍,色彩浓郁,韵味悠长,生动展现了胡琴细腻精致、丰富多样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即人生。胡琴陪伴我走过数十载人生路,音乐培养了我的艺术观与人生观,带领我看到和而不同的大千世界,领悟到平实隽永的生活真谛。音乐无国界,艺术无国界,我希望在未来的艺术生涯中,能够继续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探索,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为胡琴音乐的世界推广和文化交流做出更多贡献,为大家带来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享受。

曲目介绍

1

夜深沉 京胡与乐队

编曲:吴华  京胡:姜克美

协奏: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  指挥:张峥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京剧曲牌,源于昆曲《思凡》中的曲牌《风吹荷叶煞》。作曲家大胆地把单一板式发展成由行板、小快板、快板、急板等多板式组成的大型曲牌。曲调沉雄激越、气势磅礴、荡气回肠,多层次、多视角地刻画了虞姬广阔丰富的精神世界,表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典雅温柔、英姿飒爽的美丽形象。

2

影调 板胡独奏

编曲:刘钧 改编:李秀琪

板胡:姜克美 伴奏: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小乐队

该曲素材取自唐山皮影戏,曲中以板胡特有的技法摹仿皮影戏的唱腔,展现出唐山影调的美妙绝伦。音乐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

老戏迷   京胡独奏

作曲:赵冬临  京胡:姜克美

伴奏: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小乐队

曦微的清晨,在古老的皇城根下,老戏迷们操琴弄鼓,自得其乐。那皮黄交应,快慢相随,好不热闹。此曲不仅采用了京剧的韵律,且大胆地发展了音节式技巧,使得该曲诙谐风趣、韵味无穷。

4

红军哥哥回来了 板胡独奏

作曲:张长城、原野  配器:王甫建

板胡:姜克美  伴奏: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小乐队

乐曲根据“碗碗腔”音乐创作而成。“碗碗腔”是流行于陕西一带的皮影戏剧种,因以其“碗碗”(形如小铜钟)为主要的打击乐而名。

5

迎春京胡独奏

作曲:张延培  京胡:姜克美

伴奏: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小乐队

乐曲以热情欢快的音调、鲜明的节奏及京胡与弹拨乐的音色交织,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们迎春的喜悦。

6

大起板 板胡、三弦二重奏

编曲:何彬  改编:姜水林

板胡:姜克美  三弦:王玉

根据河南民间音乐发展而成。板胡的刚健泼辣与三弦的浑厚诙谐桴鼓相应。乐曲结构洗练,旋律明快,一气呵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7

霸王别姬  京胡、大提琴与乐队

作曲 / 指挥:钟耀光 京胡:姜克美

大提琴:安西·卡图恩 协奏:台北市立国乐团

以梅兰芳著名京剧《霸王别姬》为蓝本,描述楚霸王项羽与虞姬之间的爱情故事,按照原京剧剧情发展作铺陈。乐器的选用,以京胡代表虞姬,大提琴代表项羽,用京剧最基本的音乐元素当做素材。这首乐曲中,特别加强大提琴的角色。在调性上,大提琴和乐队之间有明显的强烈冲突,并模仿京剧紧拉慢唱的手法,将项羽面对大势已去的局面但仍接受虞姬舞剑之安慰时的复杂心情表露无遗。

*曲目介绍节选自专辑内页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小乐队】

指挥:张高翔

音乐监制:张方鸣

竹笛:侯长青

高音笙:何源

中音笙:钟泉

唢呐:周艺翔

柳琴:曹杨

琵琶:杜文婷

扬琴:秦艳

中阮:郑洁

二胡:孔伟娟 / 马丽娜

中胡:杨柳

大提琴:薛琦

低音提琴:尹雷鹏

打击乐:马里 / 田冬军 / 吴晓光 / 董淼

FROM: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