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民族乐团与四耳胡琴
云南玉溪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在这里有一支由六七十位退休和在职的民间乐手组成的民间音乐表演团体,他们以聂耳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导,以聂耳之名为团名,在2003年自愿成立了玉溪历史上第一支,由:吹管、拉弦、拨弹和打击乐四个声部编制的、非职业公益性的民间音乐表演团体——玉溪聂耳民族管弦乐团。
聂耳民族乐团的六七十位退休和在职的乐手,自带乐器,不计报酬,为了弘扬聂耳精神走到一起,结合本地实际和群众文化传播需要,面向基层传播先进文化。从成立至今,乐团在聂耳故乡开创了每年一届的大型民族管弦乐新年音乐会,举办了大大小小的音乐活动。他们以民族音乐为载体,将聂耳的民族精神、民族音乐的魅力带到了每个人的心间。
乐团介绍
2009年,聂耳民族乐团自主研发并投入乐团使用的改良民族弓弦乐器——四耳胡琴面世。
四耳胡琴在形状、规格和演奏方法上都与二胡基本相同。“四耳”含义有二:一指此件乐器改良后有 G、D、A、E“四”根弦,“耳”是“二”的谐音;二是因发明者李鸿钧、汤应寿以聂耳故乡人为荣,纪念别名为“四只耳朵”的伟大人民音乐家聂耳。
聂耳民族乐团与四耳胡琴



四耳胡琴的专利证书等
四耳胡琴于2009年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于2013年又选入第二十二届中国(北京)乐器展并获优秀改革乐器奖、中国民族乐器十大改革产品称号。
四耳胡琴研制出以后,玉溪聂耳民族乐团将四耳胡琴广泛运用到各种演出中。2013年9月在北京中山音乐厅成功举办了“聂耳乡韵” 四耳胡琴系列汇报音乐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同意在聂耳的故乡—玉溪建立中国民族乐器(改革胡琴)研发与示范基地。
通过两玉溪聂耳民族乐团的演出实践证明,四耳胡琴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可担当拉弦乐器组中音织体声部的演奏,不但能克服声音个性太强的民族乐器特性,而且还能取得音色统一、层次分明、旋律清晰的良好效果。还可以像小提琴一样拉双音。如今,四耳胡琴已经成为玉溪的一张文化名片。
同时,聂耳民族乐团通过各种基层演出和公益性展演来发挥音乐的普及作用,让广大群众能够听见乡音看见民乐。乐团的演出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乐器独奏、大型民族管弦乐、声乐(合唱)与大乐队伴奏。
可以说,聂耳民族乐团的四耳胡琴真正做到了乐器改革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是中国弓弦乐器改革向前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聂耳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表示,聂耳民族乐团的音乐演出和乐器改革将在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人士的关心支持下继续传承传播民族音乐。
同时,乐团也真诚希望得到同行们的帮助与合作,在制作、音色及演奏技巧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更大的提升,为我国民族弓弦乐器及乐队的创新改革、民乐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新的贡献。
有关聂耳民族乐团的更多精彩视频,可扫描识别下图二维码进入华音聚合欣赏:
·云南玉溪聂耳民族乐团·
——华音聚合——
识别二维码
进入聚合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