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艺术的传承发展
与
江苏、江南历史文化的关系
上海大学夏季短学期来临,为提升师生专业实践素养,营造良好的教风与学风,促进音乐专业的高质量发展,音乐学院将充分发挥学院专业特色优势,深度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安排多层次、多类型的实践教学,并推出9场专题讲座、9场艺术实践教学成果展示音乐会、1场大师班。授课的专家大部分是蜚声海内外的,旅居德国、美国等地的著名音乐家、作曲家。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精彩拾光,忆留今夏”。
时间地点
------
时间:6月15日周四13:00
地点:音乐学院音乐厅
讲座摘要
------
近代一百多年来,二胡艺术的传承发展与江苏、江南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江南丝竹音乐等江南民间音乐、江南民歌和江南戏曲音乐对二胡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二胡的“江南风格”在二胡艺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朱昌耀将以几首二胡名曲以及他创作编曲的《江南春色》、《扬州小调》和《苏南小曲》三首乐曲来解析二胡的“江南风格”。
【一】二胡艺术的传承发展与江苏、江南历史文化的渊源
1、出自于江苏、江南的二胡大师刘天华、阿炳、孙文明在二胡发展史上贡献卓著。
2、二十世纪以来江苏、江南的二胡演奏家层出不穷。
3、二胡艺术的传承发展与江苏、江南历史文化关系紧密。
【二】江南丝竹音乐及江南风格二胡演奏的艺术特色
1、江南丝竹音乐简介。
2、江南风格二胡演奏的特点。
3、江南风格二胡演奏中的技巧把握。
【三】二胡曲《江南春色》《扬州小调》《苏南小曲》解析
鉴于江苏、江南历史文化的特点,特别是江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一百年多来,造就了无数的二胡名家,对二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二胡演奏和创作的同时,注意吸取江南一带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养份,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
朱昌耀
中国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民族弓弦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民族乐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指导。曾任江苏省演艺集团董事长、艺术总监。曾获“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优秀表演奖(二胡第一名),江苏省紫金文化奖章,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所创作、演奏的作品《欢庆锣鼓》《江南春色》《枫桥夜泊》《姑苏情》多次获全国大奖,以及《苏南小曲》、《长相思》、《扬州小调》等,成为经典之作广为流传,并由国内外众多的唱片公司录制成数十个音乐专辑在海内外出版发行。曾多次赴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新加坡等几十个国家访问演出,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赞誉,被誉为“如杯中醇酒,满而不溢”,“弓弓诉人意、弦弦道世情”、“世界一流的弦乐演奏家”,“中国的帕尔曼”,“人间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