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上海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研音乐会 | 唐彬淳二胡独奏音乐会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3-09-29

上海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研音乐会

唐彬淳·二胡独奏音乐会

行政总监:刘灏、刘晶

专业导师兼艺术总监:霍永刚

艺术辅导:俞虹、汪宇


2023.10.05  14:30  上海音乐学院  学术厅


曲目

1.《听松》

华彦钧 作曲  二胡:唐彬淳

2.《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

陈刚 编曲    刘天华 移植  二胡:唐彬淳

3.《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第三乐章《金秋》

关乃忠 作曲   二胡:唐彬淳

4.《流波曲》

孙文明 作曲  二胡:唐彬淳

5.《一枝花》

张式业 编曲  二胡:唐彬淳    扬琴:俞虹

6.《丝路拾光》

李博禅  作曲  二胡:唐彬淳    钢琴:汪宇

7.《阿曼尼莎》

王丹红 作曲  二胡:唐彬淳    钢琴:汪宇

8.《江河水》

东北民间乐曲 黄海怀移植  二胡:唐彬淳

9.《蓝色星球——地球》(节选)

王乙聿  作曲  二胡:唐彬淳    钢琴:汪宇

10.《第六二胡狂想曲》

王建民 作曲  二胡:唐彬淳     钢琴:汪宇


01

导师简介

霍永刚,二胡、板胡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拉弦教研室主任,上海音乐家学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67年11月出生于甘肃兰州。1978年开始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并以出色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在大学期间,曾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师从著名演奏家、教育家刘明源、林心铭及项祖英教授,学习二胡和板胡。199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在音乐方面兼收南北各家风格和演奏技巧,能准确地诠释不同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技术功底扎实,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致力于传授科学规范的二胡、板胡演奏技法,尤其是在技能和思维训练上,既注重严谨的基本功教学,也努力引导学生进行演奏思维的时间训练,以提高表达音乐作品内涵的能力。


02

演员简介

唐彬淳,六岁习琴,曾于2015年跟随著名二胡演奏家陈耀星老师学习,于2018年以省外第一的成绩考入星海音乐学院国乐系,师从国乐系副主任孟晓旭副教授。在校期间屡次获得星海音乐学院“专业优秀奖学金”、星海音乐学院“笃学奖”等奖项,并以二胡首席跟随星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参与多次交流演出。在广东音乐曲艺团,珠海民族乐团多次担任二胡演奏员。202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民乐系拉弦教研室主任霍永刚教授。

曾获得2018年广东省民族器乐大赛金奖,2019年北京敦煌杯-成年拉弦组金奖,2019年入围CCTV中国电视器乐大赛,2020“敦煌杯”音乐舞蹈艺术周职业成年组金奖,2020“美音赛”职业成年组一等奖,2022“国民音乐大会”二胡成年职业组金奖,2023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国乐竞演大赛二胡音乐院校组一等奖,第十四届金钟奖湖南省二胡选拔赛金奖。


03

艺术辅导

俞虹,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艺术辅导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出生于上海浦东的音乐世家,自幼随父(上海市江南丝竹非遗传承人俞华康)习琴。求学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大学期间,先后师承扬琴——彭璐、洪圣茂、丁言仪老师;钢琴——方百里、戴谱生老师。

作为上音迄今为止唯一的双料艺术辅导教师,俞虹不仅演奏功力深厚,同时对中国民族器乐中的传统音乐、地方风格性音乐和西方的古典音乐都有着较为深刻地理解和演奏经验,在她的教学和演奏中能很好地体现“中西合璧”。

工作中,多名学生在俞虹的艺术辅导下获得金钟奖、CCTV电视大奖赛、文华艺术展演、上海之春等国内顶尖赛事的奖项。其个人也屡次受邀参演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的交流演出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

荣获2020年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艺术成果奖”——“艺术辅导奖”两项。2019年编写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首版艺术辅导课程教学大纲。2020年10月在民乐系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下,创建上音民乐系艺术辅导教研室。2021年,项目《独奏》(团队)立项为上海市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并获得“黄自教学奖”。


04

艺术辅导

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作曲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叶国辉教授。

作品方面曾创作器乐三重奏《禅韵》、器乐四重奏《珠溪情韵》、女声独唱《天使之歌》及男声三重唱《追梦百年》等多部优秀器乐及声乐作品,其中器乐四重奏《珠溪情韵》曾获2019年上海市新人新作奖。

钢琴艺术辅导方面曾与上海音乐学院多位专业名家以及与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等单位长期合作演出及比赛录音。多次担任中国金钟奖、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上海之春民族器乐大赛、北京竹笛邀请赛等多项重要国家赛事的钢琴艺术辅导工作,所辅导的很多学生在这些国家大赛中获金、银大奖等优秀成绩。并于2020和2021年,连续两年获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艺术成果奖”艺术辅导奖。

曲目简介

1.《听松》

《听松》又名《听宋》。据说中国民间音乐家阿炳(原名:华彦钧)在抗日战争时期每逢演奏此曲之前必讲一番南宋时期入侵者金兀术败逃的故事,以金兀术的败逃喻日寇的失败,以岳飞的奋斗精神预言中华民族的必然胜利。

2.《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这首作品原是小提琴曲,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江苏省戏剧学院二胡教师刘天华先生移植、改编为二胡曲,九十年代初期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长福先生对这首乐曲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改编和完善了乐曲的部分音乐结构。这首乐曲生动地描绘了塔什库尔干美丽的自然景象,以及塔吉克族牧民热情、豪迈的性格和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

3. 《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第三乐章《金秋》

《追梦京华》分为“闹春”“夏夜”“金秋”“除夕”四个乐章。作者将儿时记忆中的老北京,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寄寓了作者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金秋”这一乐章,采用“单弦”为素材,表现收获的喜悦和忙碌,情绪活泼跳跃,充满人情味儿又略带风趣。

4.《流波曲》

《流波曲》是孙文明于1952年冬季创作的一首二胡曲,有着定弦方便、技巧独特等诸多特点。乐曲情绪深沉,节奏平稳,速度变化较小,旋律富有叙事性,采用民间传统的循环变奏结构,配以孙文明自创的演奏技巧,大大丰富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

5. 《一枝花》

《一枝花》是由张式业在1982年根据任同祥的同名唢呐曲改编而成的一首二胡曲。此曲是一首山东民间乐曲,曲调具有浓郁的鲁西南地区的 风味。改编后的 二胡曲曾用于电视连续剧《武松》中,作为刻画主人公性格的主题音乐。本曲在最初出版时曾以《壮别》为曲名,后来又恢复了原唢呐的标题。

6.《丝路拾光》

《丝路拾光》“我们所遇见的美好与忧伤,向往光明之心时刻为其照亮。”此曲创作于2017年,作品57号。行走在丝绸之路上,原版为二胡、大提琴、琵琶与钢琴而作,首演于中央音乐学院第十届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开幕式。二胡与钢琴版创作于2018年。

7.《阿曼尼莎》

作品创作于2015年,是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委约作品。阿曼尼莎,叶尔羌汗国王妃。她天资聪颖、能歌善舞,是十五世纪杰出的维吾尔族女诗人,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者。二胡协奏曲《阿曼尼莎》是以这位才华出众、美丽过人的奇女子为情感依托,熔浪漫主义与印象主义于一炉,富有西域情调,别具特色的一部梦幻交响诗。二胡娓娓道来的讲述,仿佛揭开了那尘封已久的古王国的神秘面纱,将我们带回到那片神奇、遥远的土地——歌之城、乐之都、舞之域、诗之海。

8.《江河水》

二胡独奏《江河水》是黄海怀先生1962年在“羊城花会”上听到由王石路、朱广安、谷新善改编和双管演奏家谷新善演奏的《江河水》之后,在1963年“上海之春”的首次比赛中演奏的,由于黄先生的演奏充分表现了音乐的凄凉、悲哀、悲痛和愤怒的情感内涵,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反响。这首音乐在长江两岸迅速传播开来,后因为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阂惠芬扎实的基本功和充满激情的演奏,二胡独奏曲《江河水》成为了国内外流行的著名二胡音乐。

9.《蓝色星球——地球》(节选)

在广阔无际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地球上的“生命之泉”-水是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是生命之源。人类在地球居住,任意滥用地球资源,导致地球母亲衰竭,同时,作曲家也是通过这个作品告诫我们要爱护地球,立意高远。其演奏难度略高,无规律的重音变化、同样律动下的变拍子以及无调性的快速十六分音符,对于演奏者是极大的挑战,从而展现出高超的二胡技法。

10.《第六二胡狂想曲》

乐曲为第十四届金钟奖二胡比赛委约而作。广袤的雪域高原,巍峨的珠穆朗玛,雄伟的布达拉宫,这是一片离太阳最近的神圣土地,是歌舞的海洋... 乐曲以西藏民间音乐的素材为核心展开并创作,描绘了作曲家心中的西藏印象和美好向往。


编辑:刘雨露

FROM:弦之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