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何娜与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于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讲演音乐会
张曰芊 华音网 2024-02-04

2024年1月28日,梦贯山河·何娜与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讲演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成功举办。本场讲演音乐会受国家大剧院资料中心邀请,是“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系列活动,也是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二胡副教授何娜与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的全国巡演北京站。

本次全国巡演音乐会形式多样,有二胡独奏、胡琴重奏、民族室内乐、独奏与民族室内乐协奏等,充分展示浙江音乐学院附中、本科、研究生二胡表演专业学生的优秀教学成果。通过音乐会巡演,旨在为浙江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搭建高规格、高水平的舞台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专业演奏水平,拓展音乐视野,增强艺术价值观认知,展现胡琴音乐的艺术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话古今•奏响时代新作

京城奏响江南韵,胡中波澜越影浓。胡琴重奏曲《胡中越影》是何娜老师以越剧唱腔为核心元素创作的作品,乐曲运用了戏曲板腔与现代复合拍多变的韵律动感交织,呈现江南之美。作品曾获2018年“敦煌杯”中国民族室内乐&乐团比赛优秀新作品奖,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演奏该作品获赛事特等奖。在讲演音乐会现场,何娜老师向观众朋友们讲述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分享排演过程,通过互动式讲演带领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成员们为观众展示独特的二胡演奏技法,传递紧拉慢唱的戏曲韵味,现场反响热烈。

讲演音乐会上,首演了中国音乐学院芮雪老师的胡琴五重奏作品《云南民歌五首》,作品是由五首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十大姐》《猜调》《赶马调》《放马山歌》改编创作而成的胡琴重奏曲。以三把二胡与两把中胡的编制,基于云南民歌的音乐素材,采用现代和声写作技法,旋律主线与和声织体横纵向交织,节奏韵律与复调对位点线状变化,将传统民歌进行全新的演绎。

特色音韵•演绎地方风格

二胡演奏家高韶青老师创作的胡琴四重奏《评东弹西》,是用胡琴奏响评弹和爵士韵律的交响。何娜老师以现场还原排练细节的形式,为观众朋友们介绍胡琴重奏的训练方法,讲解演绎地方风格作品的技术把控。现场的演奏展现了中胡与二胡的对唱,以及声部之间的配合,琴声绕梁,令现场观众沉醉在胡琴的音韵中。

胡琴三重奏《锡腔吴韵》是二胡演奏家邓建栋老师以江苏地方戏“锡剧”中簧调系统的导板、慢板、行路调等为素材,并结合江南丝竹的旋律发展手法和曲式结构改编创作而成的作品。何娜老师讲演结合,分析江南丝竹的演奏特色与艺术处理,并携两位浙江音乐学院在读二胡硕士研究生时逸静与何欢共同演绎该作品,用弦语对话,以旋律吟唱,呈现江南独特韵味。

弦语江南•聆听台州印象

民族室内乐《台州印象》是浙江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李珺老师以浙江台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为蓝本,全新创作的一部传统音乐与现代艺术融合的民族室内乐套曲。

在何娜老师的介绍中,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的成员们陆续登上舞台,他们来自全国五湖四海,因为对胡琴的热爱而相遇,跟随何娜老师的脚步走在实现音乐艺术梦想的旅途中。灯光和目光汇聚,弦语心韵走进“台州印象”。

第一乐章《雪沐春阳》

春风习习,吹皱一池春水,融化了的冰雪,折射出暖阳的温度。春意初现,大地生机萌发,转而,万象更新。作品以台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莲子行”为素材,传承民间艺术风骨,渲染着生命的生长,象征着复苏与希望。

第二乐章《蝶舞芳华》

花争艳,蜂蝶舞,几朵新芽怒,潋滟花影暗生姿,摇落蕊间芳露。

枝头各相望,风中兀自开,婷婷袅袅满台州,蝶舞飞花赋。

作品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海词调”为素材,以明媚灵动的曲风绘制台州盛景,谱写百花争艳、群蝶戏蕊的画面。

第三乐章《风吟秋歌》

秋风徐徐,秋水盈盈,秋月姣姣,见证了多少春秋。任时光荏苒,山河自在,任移易迁变,生命永恒。作品以“路桥莲花”为素材,打造出写意、雅致的诗意,抒写芸芸众生的生生不息。

第四乐章《梦贯山河》

雾凇卧雪,洗尽尘嚣,云海无际,奔腾舒卷,大地风光旖旎,美不胜收,一片磅礴大气。作品以“道情”为素材,升腾出民族文化的强盛朝气,以强大的民族魂魄,承中华之魂,传文化之骨,弘文明之风,扬民族之兴。观众跟随何娜老师的精彩讲演与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的倾情演奏,沉浸在台州印象的遐想中,感受无尽的春秋色,聆听心中的夏冬声。

旋律响起,描绘的是光景与希望;指尖跃动,流淌的是专注与热爱。何娜老师与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的成员们以自信娴熟的演奏、动人的情感传递,融洽相合的旋律,描摹诗画台州的人间四季。

弦歌不辍,一路生花一路歌

何娜与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于2024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辗转大江南北,已经走过了杭州、绍兴、宁波、北京四站,留下动人的旋律与难忘的记忆。国家大剧院的回响即将传向河北省群艺馆虹光剧场、关汉卿大剧院、台州市椒江剧院,全国巡演一直在路上……

主要演员

何 娜

青年二胡演奏家,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二胡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拉弦教研室主任,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长期活跃于教学、演奏和科研第一线。

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二胡硕士学位,先后师从张觉平老师、于红梅教授、赵寒阳教授、 王国潼教授等。曾入选“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室内乐青年演奏人才”、“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器乐演奏人才”培养。曾获“2017年海内外江南丝竹邀 请赛”职业组一等奖;第二届“华乐之韵”国际二胡大赛九大音乐院校专业青年A组第一名;2019年浙江音乐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第一名;2021年获浙江省第一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三等奖;2016年浙江省文化系统工作先进个人。创建 并指导学生团队“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获得“文华奖”、“敦煌杯”、“美国纽约Hummingbird 伊斯曼”国际音乐节、大学生艺术节等多个国内外专业赛事最高奖。

她作为二胡演奏家曾出访美国、奥地利、捷克、挪威、日本、韩国、香港、澳门 等地,参加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北京国际音乐文化艺术节、澳门艺术节、北京现代艺术节、中央电视台大型晚会等活动。曾在国家大剧院、杭州大剧院、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等多个知名音乐厅举办“古巷深处”、“江南弦语”、“丝弦上的南北对话”、“品弦.江南忆”、“浙调越韵”、“国粹.江南忆”等主题的胡琴独奏重奏专场音乐会。连续六年受国家大剧院邀请,参演“经典艺术讲堂”、“秋季艺术行”、 “高雅艺术普及”等民族器乐音乐会百余场,并多次受中国大使馆邀请参加中国与多国建交周年庆典的专场演出。

她曾主持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小型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 浙江省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浙江省课程思政等科研项目。在《音乐创作》等全国音 乐类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担任作者与编委出版《中国二胡曲典》《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总谱珍藏版》、《中老年二胡演奏经典名歌示范与讲解》等大型系列丛书。

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

指导教师:何娜

成员名单:时逸静 何欢 沈亦睿 田昊玉 孙山川 管文博 赵彧 缪澜 周茗子 张曰芊 汪子玮 严一点 王钦 陈钟锐 於辰涛 栗圣迪

“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是由浙江音乐学院二胡副教授何娜创建于2016年,团队成员为其国乐系及附中的二胡学生。旨在打造一支富有江南文化特色的胡琴室内乐团,传播发扬江南传统音乐文化,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与西方元素,不断研究探索弓弦室内乐团的训练与发展。

该团队曾于2017年8月获中国文化部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演奖(原文华奖最高奖);浙江音乐学院“文华奖”选拔大赛组合类第一名;2018年“敦煌杯”中国民族室内乐&乐团比赛特等奖,参赛作品《胡中越影》获“敦煌杯”优秀新作品奖;2018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比赛一等奖;2020年浙江青少年中国民族乐器比赛重奏组专业组金奖;2021年第五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大赛重奏组金奖。2022年团队及成员获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展演“民乐之星”、“未来之星”等荣誉。

团队成立至今,曾于国家大剧院、上海交响音乐厅、杭州大剧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北京海淀文化中心等音乐厅参演“古巷深处”、“江南弦语”、“丝弦上的南北对话”、“品弦.江南忆”、“国粹.江南忆”、“浙调越韵”等主题的胡琴独奏重奏专场音乐会。并受邀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民族室内乐青年演奏人才培养”室内乐专场汇报音乐会;第三届北京胡琴艺术节胡琴室内乐专场音乐会;浙江音乐学院国乐艺术节、浙江音乐学院拉弦乐艺术节等活动。是一支具有专业艺术水准,长期活跃在专业舞台上的江南特色胡琴室内乐团。

特邀演奏嘉宾:张宝君 周正义 苏科源

巡演预告

闻弦音,知雅意,弦语话记忆;艺术长河层浪起,江南忆,真情寄。站在民乐传承与发扬的历程,望未来弦歌回响将近。连接不绝的新声,穿越时空的回响,奏响时代胡琴的新篇章。汇聚国乐发展的源源动力,赓续中华文脉,让音乐与梦想相连,将中国精神传递。

FROM:江南弦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