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
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培训”
招生简章
一、项目实施背景及特点
(一)实施背景
中国二胡艺术以其“似声入骨,腔韵融心”的丰富表现力,在演奏家、作曲家、理论家和乐器制作家等代代辛勤努力与推动下,成为近现代发展最快、影响最大,最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中国二胡经刘天华先生图进改革,已由“口传心授”式的传授方式,变为科学系统化的学院式教学形式。但是中华传统文脉中灵与魂之根本,尤其那些无法用现代记谱法标注详尽的风格与韵味,却亦需通过“面授而心悟”获得传承。
如果将刘天华视为现代二胡学派“开山之人”,华彦钧(阿炳)、孙文明为重要先驱,闵惠芬毫无疑问是其后近百年二胡发展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大师之一。她引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二胡艺术发展,由她首演或演奏的每一首乐曲都成为那个时代的第一曲,经典流传。闵惠芬的名字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成为现代二胡艺术的“代名词”,对中国二胡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实施特点
1.本项目邀请当代中国在理论、作曲、指挥和二胡表演等各领域顶尖专家进行授课,在有“音乐家的摇篮”之称的上海音乐学院开展,项目汇集当今中国最年轻和优秀的二胡艺术青年才俊,因此,本项目将会对当下和未来二胡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本项目将在闵惠芬百余首创作、移植、改编、演奏的二胡作品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邀请各方面专家围绕理论建构、作曲分析、舞台实践、演奏风格等,面向海内外优秀的新时代二胡演奏家、教师等进行全面详尽授课,并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授课培养。
3.本项目在传统授课模式之外,还将展开一系列采风、论坛、演出、论文等多种实践课程,积累丰富素材、扩大社会效应,真正实现音乐艺术为广大观众服务的目的。
二、培训项目简介
(一)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国家艺术基金经国务院批准,于2013年12月成立,是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培养艺术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国(境)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
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是国家艺术基金的决策机构,受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领导和监督。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具体负责国家艺术基金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是理事会的参谋、咨询和评估机构,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重大业务和事项的指导、咨询、评估等工作。
国家艺术基金实行“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资助项目包括一般项目和重大项目,资助范围包括艺术创作生产、传播交流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资助方式包括项目资助、优秀奖励和匹配资助,资助项目立足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努力体现国家艺术水准。
(二)项目主体简介
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和孵化器,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中国音乐教育的杰出代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办学九十七年来,恪守“和毅庄诚”的校训规范,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始终站在音乐艺术发展的前沿,创立并不断完善中国专业音乐艺术的教育体制与办学模式,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和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被列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学校。
上海音乐学院学科体系完备,是全国最早拥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专业音乐学院,形成了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应用“四轮驱动”的音乐学科综合体系。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获A+评级;在2018年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上海音乐学院获评艺术(音乐)类A+。办学层次涵盖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硕士、博士),设有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办有附中和附小,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一贯制艺术人才培养体制。
上海音乐学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师生创作了一大批代表中国、影响世界的音乐杰作。近年来,交响曲《丝路追梦》《鲜红的太阳》《石库门随想曲》、歌剧《贺绿汀》《康定情歌》、音乐剧《海上音》《梦临汤显祖》《春上海1949》《忠诚》等一大批原创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或入选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的交响乐作品展演等。
当前,上海音乐学院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以“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为愿景,明确和坚守“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引领者、文化强国战略的支撑者、上海文化品牌的贡献者、长三角音乐联盟的牵引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示范者”。着力培养德艺双馨、红专兼备、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为早日全面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世界顶尖高等专业音乐学府而不断奋进。
三、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
1.开班仪式:2024年7月15日
2.集中授课:2024年7月15日至2024年8月14日(30天)
3.学习心得、论文收集:2024年8月14日至2024年9月13日(30天)
4.学员专场音乐会、民族乐队协奏:2024年8月10日- 2022年8月15日(6天)
(二)培训地点
1. 集中授课地点:上海音乐学院
2. 艺术实践地点:上海音乐学院、江苏宜兴闵惠芬艺术博物馆等
(三)课程设置
1. 《闵惠芬二胡艺术经典乐曲名家讲坛与教习》(大课与小课结合)
2. 《闵惠芬二胡演奏艺术》
3. 《闵惠芬二胡艺术的传统意蕴与现代精神》
4. 《闵惠芬二胡艺术风格特征与地域文化研究》
5. 《闵惠芬二胡艺术中一度创作与二度演绎的解构探析》
6. 《闵惠芬二胡艺术之“器乐演奏声腔化”》
7. 《闵惠芬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江南意蕴》
8.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视角下的闵惠芬二胡艺术》
9. 《作品结构视角下探析闵惠芬的二胡演奏艺术》
10. 《大型二胡作品与乐队的协作和融合》
11. 《闵惠芬的二胡表演艺术和人格精神》
(四)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主要针对学员课业完成的质量进行打分,具体标准(以百分计):出勤占20%;完成阶段性考察占30%;完成学习心得撰写、研究论文占30%;参加汇报演出占20%。经评定、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
(五)师资力量
1. 项目负责人:汝艺
2. 项目联络人:王艺博 朱婧 蔡一锐
3. 培训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六)培训成果展示
1. 每位学员需撰写一篇关于本次项目培训内容的学术专业论文,于2024年9月13日前完成,并提交给项目主体。提交邮箱:MHF_erhu@163.com。培训主体将汇编成集出版。
2. 将由大型民族乐队协奏,举办两场学员专场独奏音乐会。作品为闵惠芬创作、改编、移植和演奏的经典二胡作品。时间:2024年8月10-15日之间。(以音乐厅具体发布时间为准)
(七)学员管理
参训学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项目主体即时解除其参训资格,该学员不予结业,不发放结业证书:
1.无故旷课1次,或出勤天数不足培训总时长90%的;
2.中期或结业考试、考核成绩不合格的;
3.其他不予结业的情形。
四、培训对象
(一)培训对象遴选
本培训项目面向全国招生,通过评选择优选取学员30名。
学员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德才兼备,恪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学员年龄原则上不得超过45周岁。
学员报名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或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且成果较为突出的;
(2)取得本专业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
(3)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硕士研究生学历或连续从事本行业工作满10年以上,且有较大发展潜力的。
(二)录取方式
依据国家艺术基金相关规定,项目组将组织专家对报名学员材料进行集中评审,择优录取,并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报名事项
(一)报名时间
2024年5月15日至6月1日
(二)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所需材料为:
1.填写《学员简历表》(见附件1);该表须由本人签字、所在单位盖章后扫描为PDF版本。
2.提交一首能够体现报名者本人实际演奏水平的演奏视频(MP4格式),录制时间在近6个月内,作品自选。
3.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为PDF版本。
4.如在报名表中填有获奖信息,请提交与之对应的获奖证书的扫描件(所有奖项扫描为PDF版本)。
5.报名者将学历证书、职称证书扫描为PDF版本。
将以上五项报名材料压缩打包,以电子版邮件形式,发送至报名邮箱MHF_erhu@163.com,标题格式:姓名、单位、闵惠芬二胡表演艺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报名。
(三)报到方式
1.时间:2024 年 7 月 14 日(9:30-19:00)
2.地点: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1号,嘉豪淮海国际豪生酒店一楼大堂。电话:021-54619898
六、其他事项
(一)培训费用
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参加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往返培训地点一次交通费、培训期间的食宿、学习费用均由项目主体承担。
关于交通费报销请参见《学员往返交通费报销说明》(附件2)。
(二)联系方式
报名工作联系人及电话:王艺博,电话:18267835978;连心宇,电话:13559568606
邮寄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
邮编:200031
咨询及材料报送邮箱:
MHF_erh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