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江河水长流” ——二胡大师闵惠芬纪念音乐会
华音网 2024-10-18

【音乐会介绍】

中国民乐大师、上海民族乐团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离开我们已整整十年。作为上海民族乐团最富声望、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的二胡艺术不仅蜚声海内外,更影响着一代代民乐人。本场纪念音乐会上,我们将以音乐怀念这位昔日的挚友、师长、艺术伙伴,抒发我们的思念与敬意。

【开票信息】

| 时间 |

2024年10月20日 19:30

| 地点 |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 大厅延安东路523号

| 票价 | 80/180/280/380/580元

| 指挥 | 刘炬

| 购票入口 |

【曲目单】

1、《新婚别》张晓峰、朱晓谷曲演奏:段皑皑

2、《悲歌——江河水》杨立青曲 沈叶移植演奏:卢璐

3、《二泉映月》华彦钧曲演奏:李玮 张佳伟 丁龙 王晓犇

4、《音诗——心曲》闵惠芬、瞿春泉曲演奏:赵剑华

【中场休息】

5、《喜送公粮》《红旗渠水绕太行》演奏:上海民族乐团全体胡琴演奏家扬琴伴奏:曹蕴

6、《洪湖主题随想曲》闵惠芬根据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改编瞿春泉配器演奏:朱昌耀

7、《云想花想》王丹红曲演奏:吴玉霞

8、《长城随想》节选乐章刘文金曲演奏:宋飞

*具体曲目以现场演出为准

/ 特邀指挥 /


刘炬

现任中央芭蕾舞团常任指挥

国家一级指挥

刘炬于1997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即受聘进入中央芭蕾舞团,担任交响乐团常任指挥至今。多年来他指挥上演了众多中外芭蕾经典剧目,包括《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吉赛尔》、《舞姬》、《葛培利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堂·吉诃德》、《泪泉》、《仙女》、《海盗》、《卡门》、《阿莱城的姑娘》、《火鸟》、《春之祭》、《灰姑娘》、《波莱罗》、《奥涅金》、《蝙蝠》、《小美人鱼》、以及中国舞剧《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鹤魂》、《敦煌》、民族舞剧《花木兰》等。

近年来,刘炬与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一起出访了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韩国、朝鲜、香港、澳门等诸多国家与地区。2013年9月,他应邀在法国巴黎夏特莱剧院(Théatre du Châtelet)指挥法国法兰西岛国家交响乐团(Orchestre national d'Ile-de-France),与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员共同演出了芭蕾舞剧《天鹅湖》。2015年7月,他在意大利热那亚指挥卡罗·费利切剧院交响乐团(Orchestra del Teatro Carlo Felice)演出了6场芭蕾舞剧《吉赛尔》,之后又与中央芭蕾舞团一起在纽约林肯中心上演了《红色娘子军》和《牡丹亭》两部剧目,并指挥了中芭在美国的一系列巡回演出。2018年4月,他代表国家出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东平壤大剧院演出了《红色娘子军》《吉赛尔》等经典剧目,受到了中朝两国领导和朝鲜观众的热烈欢迎,并荣获朝鲜第三十一届“四月之春”国际友谊艺术节“特殊贡献奖”。 2018年8月他又受邀前往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 City),指挥马林斯基剧院滨海分院交响乐团(The Mariinsky Orchestra of the Primorsky Stage),演出了《舞姬》。2018年10月至11月间,刘炬在法国巴黎塞纳河音乐剧院(La Seine Musicale)指挥法国Orchestre Pasdeloup 交响乐团与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员共同演出了十一场经典舞剧《胡桃夹子》,引起巴黎观众的热情反响。2019年2月刘炬应邀赴美,在华盛顿指挥肯尼迪艺术中心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出了5场中国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在芭蕾之外,刘炬的艺术生涯还广泛覆盖了交响乐、歌剧以及民乐领域。他曾与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中国电影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台湾长荣交响乐团及香港小交响乐团等众多交响乐团合作举行音乐会及录制唱片。2010年7月,在空政文工团成立60周年系列庆典演出中,他应邀指挥了大型民族歌剧《江姐》,在国家大剧院等地演出。2011年、2013年,他曾两次获得由文化部颁发的“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指挥奖”。

刘炬还经常与各大民族乐团合作演出。他多次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音乐会。他还曾与上海民族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新加坡华乐团、浙江民族乐团、陕西广播民族乐团、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等海内外知名民族乐团合作演出及录制唱片。

刘炬出生于艺术世家,自幼学习音乐。1991年起在中央音乐学院徐新教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指挥。199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教育家黄晓同教授和张国勇教授,同时随马革顺教授学习合唱指挥。

刘炬的指挥风格热情、大方、严谨、准确,对不同风格的中外作品都能细腻、得体处理,拥有极强的音乐驾驭能力。

/ 特邀演奏家 /

【按姓氏笔画排序】


朱昌耀

中国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协民族弓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展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演艺集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指导。中国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优秀表演奖(二胡第一名),1991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第二届文学艺术奖”, 同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获紫金文化奖章。2017年获江苏省“中华文化十大人物”称号。[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 ]

朱昌耀除了演奏外,还积极参与音乐创作、担任中国民族乐队的指挥。所创作的主要作品有:二胡独奏曲《欢庆锣鼓》(1979年在“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二胡独奏曲《江南春色》和二胡协奏曲《枫桥夜泊》(1983年均获第三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三等奖)、民族器乐曲《姑苏情》(1991年获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征集评奖一等奖第一名)。所指挥江苏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演奏的民族器乐曲被编辑成《归》、《月》、《吟》、《舞》,《中国民族器乐精粹》等,指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的民族管弦乐曲,以及所创作和演奏的曲目,已由海内外众多的唱片公司和音像出版社录制成几十个激光唱片和磁带专辑,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在多个网络平台播出,深受业内专家同行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朱昌耀曾多次赴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比利时、荷兰、冰岛、新加坡、韩国等数十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访问演出,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高度称赞。被誉为:“如杯中醇酒,满而不溢”,“弓弓诉人意,弦弦道世情”,“世界一流的弦乐演奏家”,“人间国宝”。

吴玉霞

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文艺工作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专家。第10、11、12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暨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协琵琶学会常务副会长(主持工作)。原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 ]

吴玉霞自幼学习琵琶,曾受到卫祖光、杨承业先生的启蒙教育。1977年考入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班、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分别从师于刘德海、李光华、陈泽民、李光祖、吴国樑、赵忠达等琵琶名家。在数十年的艺术研习中,曾得到卫仲乐、秦鹏章、王范地、林石城、殷荣珠、陈恭则等前辈的指导。1980年获首届全国琵琶比赛二等奖、1993年全国音像制品评比金奖、1996年大阪国际室内乐比赛组委会特别奖、1999年文化部中直院团国庆50周年评比展演最高优秀演奏奖、2010-2012年文化部优秀剧目展演三度获个人优秀表演奖、2018年获第七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

发表专著《我的琵琶行》、《指尖上的舞蹈——琵琶技术技巧练习38首》、《实用琵琶演奏教程》《琵琶演奏曲集》等;文论《我的舞台——一个演奏者的触点与立点》《刘德海琵琶艺术探源与思考》等;独奏专辑《千秋颂》《玉鸣东方》《珠落玉盘》等;创作《律动》《风戏柳》《倒影》等琵琶曲;首演《春秋》《古道随想》《妙音天舞》《茶歌》《云影》等协奏、独奏、重奏作品;担任《华乐大典•琵琶卷》副主编、《你是秋》李光华纪念文集主编。

80年代以来曾在国内外重大艺术活动中担任独奏,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专题讲座数百场,其中《千秋颂》《玉鸣东方》《珠落玉盘》等独奏音乐会反响强烈。有评论道:“她的演奏细腻而不做作,激情而不狂放,深切的领会,细腻的表达,情感的充沛,个性的鲜明,为琵琶演奏艺术树立了新的品貌”。

2016年组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苑国风”艺术家小组;2017年吴玉霞受聘于宁波市委宣传部创立文艺大师工作室;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艺术工作室-吴玉霞乐坊于北京成立。

宋 飞

胡琴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民族弓弦乐学会会长,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荣获国家表彰的“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北京市长城学者、“高创计划文艺界领军人才”和“四个一批”、“百千万人才”。曾获首届“ART”杯国际比赛二胡专业组一等奖、中国“金唱片”奖、杰出民乐演奏家等重大奖项。宋飞曾随诸多国乐大师学习不同的民族乐器,是当代国乐中生代的代表人物。[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 ]

首演有80余部新作品,出版有近百张独奏专辑和二胡视频教材;和著作《二胡艺术论》及论文十余篇。代表性舞台表演创新作品有《弦索十三弄》、《如来梦》情景音乐会、中国音画乐舞《清明上河图》情景音乐会、二胡与民族管弦乐《逐梦》《宋词意境》和音乐剧《刘天华》等。秉持“遵传统、厚基础、重实践、促创新”为教育教学理念,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二胡“双语”教学模式,形成“手-脑-心-身”一体化二胡教学法。开设有《胡琴站奏与舞台表演》《胡琴声部训练与重奏训练》等创新课程,培养出一批才华出众的金奖学生。策划举办了十余届“中国弓弦艺术节”,在胡琴艺术的表演、教学、科研等方面展开探索,引领中国弓弦艺术的发展。


赵剑华

新加坡华乐团二胡Ⅰ首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出生中国上海,赵剑华自幼随叔父,著名二胡演奏家兼教育家,李樑学习二胡,并在叔父的严格指导下,他奠下良好的音乐演奏基础。1975年,他代表上海市长宁区少年宫,在中国少年文艺汇演(中西乐器)器乐独奏大赛中,赢得最高奖项,隔年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会”少儿专场中担任二胡独奏,获得很高的评价。

197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民族乐团学院,并受教于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在闵大师的精心培育下,他在诸多的国际和中国国内重要音乐比赛中获颁多项演奏奖,当中包括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比赛和1985年上海市青年演员汇演比赛中的优秀表演奖,以及“上海之春” 演奏奖。

赵剑华的简历也被收录在《中国杰出青年词典》及《中国音乐家大辞典》。他受邀担任独奏的乐团有上海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央广播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台湾国乐团,台北市国乐团,高雄市国乐团,上海爱乐交响乐团,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等。

FROM:上海民族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