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江苏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朱昌耀——江南二胡艺术人才传承培训班结业音乐会《江南情愫》”在苏州保利大剧院奏响。本场演出由培训班导师、著名指挥家常畅执棒,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担任协奏,朱昌耀、张正弟、召唤等名家及陈静、孙瑶琦等青年演奏家领衔,培训班全体学员共同献演。演出还通过苏州保利大剧院视频号、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视频号进行了同步直播。
为弘扬江南音乐文化、助力江南二胡艺术传承发展,2024年,“朱昌耀江南二胡艺术人才传承培训班”在苏州开班,开展了为期30天的专业化系统教学、跟踪指导、交流考察和舞台实践。此次以本场《江南情愫》结业音乐会作为教学成果汇报,师生携手展现二胡艺术在传承与创新发展道路上的风采。
音乐会在民族管弦乐《欢庆》激昂的旋律中拉开帷幕,常畅挥舞指挥棒,丝竹管弦共鸣,将观众带入热闹的节日庆典,为音乐会奠定欢快基调。随后,二胡齐奏《光明行》与《苏南小曲》依次奏响,《光明行》旋律坚定,如破晓曙光振奋人心;《苏南小曲》融入锡剧曲牌韵味,婉转悠扬,似苏南水乡的微风拂过脸颊。
《葬花吟》如泣如诉的乐声勾起观众“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愁绪;《情韵姑苏》的灵动音符化作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串起了一片苏城风情;《阿曼尼莎》熔浪漫主义与印象主义于一炉,尽显神秘优雅;《乡思情韵》的每个音符都似游子的声声眷恋,饱含对故土的深深向往。
上半场的最后一首是改编自小提琴名曲的《流浪者之歌》。孙瑶琦以充沛的二胡表现力,诠释出吉普赛人积极乐观的音乐形象。
下半场开场,陈静的弦间似有金戈铁马之声回荡,《百岁挂帅》气势磅礴,令人豪情满怀;召唤如画家描绘江南水乡的宁静秀美,“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在一曲《水乡素描》中展现;《二泉映月》的经典旋律在张正弟的手下响起,旋律柔中带刚,描绘出一幅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
高胡的明亮与二胡的醇厚交融,朱昌耀、孙婧与乐队默契配合,旋律流转,《梁山伯与祝英台》伟大的爱情催人泪下。最后,二胡与乐队《江南春色与扬州小调》《我爱你中国》将音乐会推向高潮,音乐饱含对祖国的深情,令观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在观众的热烈欢呼中,乐团返场加演了经典名曲《赛马》,掌声经久不息。
“弓弓诉人意、弦弦道世情”,许多观众都是为朱昌耀而来。朱昌耀对二胡的艺术呈现,对传统音乐的再创作,对当代音乐的探索,以及他“柔中见韧、不矫饰不夸张的审美倾向”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习二胡的人。孙女士难掩激动之情:“我特别崇拜朱昌耀老师,他就是我们的偶像!不仅仅是他的演奏弓随意动,这次很多曲目都是由朱老师创作和改编的,特别具有江南意趣,再加上演奏家和乐团的精湛演绎,太让人沉醉了。”
江南丝竹起源于江南,江苏更被誉为“二胡之乡”,生于、成长于江南的朱昌耀说,江南就是他的根。“立在这个‘根’上,我希望能够把江南的琴、江南的情传下去,与人民同乐,与时代交响。”朱昌耀表示,二胡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要让二胡之声、江南文化、民族音乐在世界舞台弘扬好、传承好、发展好,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沉得下心、肯下功夫:“希望通过这样的人才培训,造就一批二胡高徒、青年英才,为二胡艺术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为在新征程上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苏实践,贡献文艺工作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