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晚,“静听逸韵——时逸静二胡硕士毕业音乐会”在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精彩上演。作为浙江音乐学院叔同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系列音乐会之一,时逸静通过七首曲目展示了其对二胡传统作品、地方风格性作品、移植作品、现当代作品以及原创新作品首演的精湛演绎能力。她还通过与钢琴、小乐队、室内乐及大乐队的协作,充分体现了她在不同表演形式上的全面掌握。
时逸静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二胡硕士研究生,浙江音乐学院"叔同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主要成员。
九岁随石义水老师习琴,201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二胡专业,师从著名胡琴演奏家霍永刚教授。2022年考入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二胡演奏专业,师从国乐系拉弦教研室主任、青年二胡演奏家、硕士生导师何娜副教授至今,同年考入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
曾荣获2024年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展演入围奖;第二届国韵杯中国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职业青年A组“民乐之星”(金奖);第一届“西湖杯”中国胡琴演奏大赛职业青年A组金奖第一名;2023年"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大赛复赛入围奖;第三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舞蹈艺术周二胡职业青年组金奖;第一届"明日之星"全国二胡大赛金奖;第三届"敦煌杯"全国二胡大赛少年组金奖第一名。
曾担任独奏于浙江音乐厅、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与民族乐队学院合作演出“光辉时代(二)"“盛乐撷萃"等系列音乐会。并于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海大剧院、无锡大剧院、贺绿汀音乐厅参演“春天的律动”系列音乐会、"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二届拉弦艺术周、相约浙音、“金秋八音”民族器乐组合等音乐会。2024年随"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参加全国巡演,在国家大剧院、杭州大剧院、关汉卿大剧院等知名音乐厅参演独奏与重奏专场音乐会。
音乐会在《秦腔主题随想曲》板鼓清脆的敲击声中启幕,这首作品是赵震霄先生和鲁日融先生创作的秦派音乐代表作品。时逸静饱满的右手运弓展现了她昂扬的演奏状态,利落的换把、有力的揉弦尽显秦派风格,与小乐队的默契配合将西北戏曲的韵味气质呈现在这江南舞台。
精彩的开场曲后是两首二胡与钢琴的合作作品。
刘天华经典之作《月夜》流畅的旋律从琴筒中流淌而出,时逸静在这首曲目中展现出与前曲截然不同的音色把控力。溶溶月色,粼粼波光,年轻的演奏者赋予传统曲目新的视角,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演奏版本。
紧接着,二胡和钢琴在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中展开了对话。除了技术与表现力的挑战,演奏这首曲子还要求演奏者在思维上理解音符与乐段之间的逻辑连贯性。时逸静与艺术指导周正义将这首经典的西班牙风格移植曲目一气呵成,全曲在华丽的快板中结束。
上半场的最后一首曲目是著名胡琴演奏家高韶青先生创作的胡琴四重奏《评东谈西》。作为“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的主要成员,时逸静在这首四重奏中展现了其在这个阶段纵向听觉和重奏配合方面的能力。在三把二胡与一把中胡的交织中,江南水乡的细腻柔情与爵士SWING的律动张力令听众大饱耳福,展示了胡琴室内乐的魅力。
这首曲目中的四位演奏者都是“江南忆”胡琴室内乐团的成员,该乐团成立于2016年,由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二胡副教授何娜创建,乐团致力于胡琴重奏的教学与实践,是现代胡琴重奏教育的有力践行者。
下半场,时逸静和青年指挥家欧阳汪剑以及浙江交响乐团合作的三首曲目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繁美韵律,也是她作为青年胡琴演奏者全方位能力的集中体现。
下半场第一首作品《知否知否》,由青年作曲家、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副教授李珺老师为二胡与管弦乐队而作。作为今晚音乐会的首演作品,作品以“知否知否”的双声叠韵为动机,借二胡之韵,在音乐中捕捉李清照的风骨兰章。时逸静的二胡沉稳开场,和竖琴缥缈的泛音配合暗喻“绿肥红瘦”的生命轮回,乐曲进行中二胡和中胡的自如切换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音符不断攀升,二胡与乐队在极强音中将对李清照艺术之魂的赞颂烘托到顶点。
远处的钟声,近处的诵经声逐一响起,听众迎来了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创作的《第六二胡狂想曲》。广袤的雪域高原、巍峨的珠穆朗玛、雄伟的布达拉宫在二胡与大提琴声部、铜管声部的有效对话中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二胡华彩段落,演奏者跺脚制造的特色节奏型和手上技巧的熟练配合,更是通过声音和肢体营造了一片歌舞的海洋。
音乐会的最后,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创作的《长城随想》三四乐章《忠魂祭》《遥望篇》由木管组阴沉忧伤的前奏引出。两首不间断的乐章分别以不同的音乐性格,对演奏者的技巧、心境和体力提出了高要求。第三乐章肃穆而内含,第四乐章激昂而宽广,时逸静和乐队的配合始终没有松懈。她以弓弦为笔,在长城砖石上书写出新生代对民族史诗的理解。尾音声落,时逸静精彩稳定的发挥让她获得了观众热情的掌声。
七首不遗余力的作品演绎,让观众看到了一位兼具“学院派”严谨与“探索者”锐气的青年演奏者。时逸静从这场音乐会中体现出的成长离不开其硕士研究生导师何娜副教授的倾心灌溉,演出结束后,她写下这样的感言:
“今夜的舞台灯光渐暗,但您给予我的指引与温暖永不熄灭。硕士音乐会圆满落幕的背后,是您无数个日夜的悉心指导。从音乐会选曲时的精准把控,到舞台表现细节的反复打磨;从音乐技巧的细致讲解,到艺术理念的深刻启迪,每一步都凝聚着您的心血。您不仅是我音乐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我人生成长的榜样。您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始终激励着我不断突破自我。这份成绩,离不开您春风化雨般的教诲。衷心感谢您的倾囊相授与耐心陪伴,未来我定将继续努力,不负您的期望!”
时逸静和导师何娜副教授
“当最后一个音符在剧场中余韵消散,我心中满是对所有支持与帮助过我的集体和个人的感激之情。在此,我要向浙江音乐学院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学院以深厚的艺术底蕴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为我搭建了追逐音乐梦想的广阔舞台。
国乐系的领导和老师们,是你们以专业的指导和温暖的关怀,陪伴我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成长。从日常的教学指导,到校园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倾注着你们的心血。感谢教务处及叔同学院在音乐会筹备过程中给予的全方位支持,无论是场地协调还是后勤保障,都让我能心无旁骛地投入排练。
特别感谢浙江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与你们合作的每一次排练都让我受益匪浅,你们精湛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为音乐会注入了磅礴的生命力。同时,也要向为音乐会创作作品的作曲家们致以由衷的谢意,你们笔下的音符是艺术灵感的迸发,为我的演奏赋予了独特的灵魂。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感恩继续前行,以更好的艺术表现回馈大家的厚爱。”
至此,“静听逸韵——时逸静二胡硕士毕业音乐会”圆满落下帷幕。习琴十余载,这场音乐会定格了时逸静跋涉求索的来时足迹,更奏响了她奔赴广阔未来的明日序章。
图片由时逸静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