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霍永刚教授:构建民族弓弦乐器基础训练的科学体系
华音网 2025-06-25

在民族弓弦乐器研究领域,上海音乐学院霍永刚教授在教育与学术研究方面深耕细作,特别是在板胡、二胡等民族弓弦乐器的基础训练体系构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传统乐器教学的科学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实践深耕:从演奏家到教育者的理念沉淀

霍永刚教授自幼与板胡结下不解之缘,于197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开始接受系统的板胡、二胡训练。经过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本科以及中国音乐学院(代培)和上海音乐学院的系统学习,在多位名师的指导下,他融合了南北派演奏的精髓,形成了“奔放热烈与细腻深情兼具”的艺术风格。留校任教后,他将数十年的演奏经验转化为教学智慧,提出了“夯实基础训练体系,方能实现演奏艺术质的飞跃”的核心理念,强调“声由心发”的音乐表达,培养出大批斩获“金钟奖”“文华奖”的优秀学子,更有学生跻身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等顶尖艺术团体,印证了其教学体系的卓越成效。

2教材创新:填补空白的科学化训练体系

霍永刚教授以“问题导向”深耕教材编写,针对民族弓弦乐器教学中的痛点,构建了一套覆盖技法、理论与实践的系统训练方案:

•攻克音准与流畅性:《二胡大小调音阶琶音练习》是一本专注于系统性训练的教材,它深入探讨了音阶、琶音以及音程的练习方法。这本教材致力于解决在传统二胡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两大难题:一是音准的稳定性问题,二是演奏中各个音符之间的衔接是否流畅。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它帮助学习者逐步提升演奏技巧,从而为二胡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胡五声音阶练习》这本书突破了传统调式练习的局限性,它巧妙地融合了中国特有的调式新技法,创新性地安排了指法,从而强化了五声调式的系统性训练。通过这样的练习,二胡演奏者的基本功将更加贴合现代音乐的审美要求,使得学习者能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深入探讨细节与思维能力的提升:《板胡、二胡手指基础练习》这本书专注于演奏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指法逻辑问题,通过音阶作为主要的练习载体,致力于培养演奏者对于“音程与指法之间的关联性思维”,从而有效提高演奏技巧的灵活性和应用能力。

•通过《二胡视奏练习》这本书,学生们可以有效地强化他们的视奏能力以及音乐处理的综合技能。该书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练习,专注于读谱、音位反应和脑手协调的训练,帮助学生在实际演奏中更加流畅和准确地解读乐谱。这些练习旨在直接提升学生处理音乐的综合能力,从而补足传统教学中可能存在的短板,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更加全面和均衡。

•在民族音乐教育领域,特别是针对板胡与二胡等拉弦乐器的学习过程中,琶音技巧的训练一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与博士研究生钟笑天合作,共同编撰了一部名为《二胡大小调琶音练习》的教材。该教材对二胡演奏中琶音技巧的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基于这些难点,设计了一套科学的进阶训练体系。通过实施该训练体系,学习者能够依照逻辑性极强的步骤,逐步掌握复杂的琶音技巧,从而有效提升其整体演奏水平。

3板胡教学:传统与科学的融合突破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丰富板胡教学内容,霍永刚教授创新性地引入了科学化的训练方法:

•平衡基础与风格:通过系统化的音阶和琶音练习,我们致力于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也能够保留板胡这种乐器“高亢激昂、富有地域特色”的独特风格表达。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技巧(“技”)与艺术(“艺”)的完美统一,让学生在演奏中既能展现出高超的技术水平,又能传达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情感。

•专项教材精准赋能:《板胡五声音阶练习》这一教材深入挖掘了板胡这一传统乐器的独特音色特性,通过精心设计的五声音阶训练方法,帮助学习者有效解决在演奏过程中遇到的音准和节奏控制的难题。此外,该教材还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艺术辅导教研室主任俞虹合作,共同编写了《板胡扬琴伴奏曲集》,该曲集精选了一系列经典曲目,并对每首曲目进行了细致的弓法和指法标注。这样的设计旨在为板胡学习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演奏-伴奏”一体化的学习指导,使学习者不仅能够掌握独奏技巧,还能在实际伴奏中运用自如,从而全面提升演奏水平。

4行业影响:树立民族音乐教育新标杆

霍永刚教授所构建的教材体系,以其“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为显著特点,极大地推动了二胡、板胡等民族乐器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经验传承”模式,转变为“理论支撑下的规范训练”模式。他的教学理念深植于其教材之中,他强调“以基础训练为根,以情感表达为魂”,这一核心理念不仅让无数学子在科学的指引下深入感受传统音乐的深厚魅力,而且在民族音乐教育领域树立了“传统技法现代化、教学体系科学化”的新范式。他的这些理念不仅限于教学方法的革新,更在于他为民族弓弦乐器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他的工作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指导,使得这些传统乐器的教学和演奏能够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活力。

霍永刚教授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从演奏台上的精湛技艺到讲台上的知识传授,再到教材中的体系构建,他以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细作,致力于将民族弓弦乐器的基础训练转化为一个“可教、可学、可传承”的科学体系。他的努力不仅为传统音乐在当代的绽放铺就了坚实的基石,而且为未来音乐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确保了民族音乐文化的持续繁荣和传承。

FROM:上音民族音乐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