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弦袅袅,道尽江南的雅致风姿。7月12日晚,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江南情愫》——胡琴师生音乐会在江阴音乐厅举行,将江南文脉的悠远气韵与蓬勃生命力,凝于弓弦起落之间,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听觉盛宴。
整场演出宛若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音画长卷。为纪念刘天华先生诞辰130周年,音乐会以刘天华作品《光明行》《良宵》拉开序幕。前者弦音如金戈铁马,又似破晓曙光,充满力量与希望;后者则如一池春水,温润的旋律勾勒出人间烟火的暖意。随后,《苏南小曲》活泼欢快,锡剧“老簧调”的醇厚韵味在琴弦上汩汩流淌。朱昌耀与江阴二胡师生同台献艺,吴侬软语般的琴音中,江南的灵秀与乡愁跃然舞台。
传统与现代、本土情愫与世界语言在琴弓下相融共鸣。王昊昱、张珊的二胡二重奏《长相思》与《绒花》,以缠绵交织的琴声道尽相思缱绻与生命芳华;吕婷婷与罗芮以二胡对话大提琴,《菊花台》的旋律低回婉转;李鑫和刘存琪以二胡、萨克斯共谱《茉莉花》,东西方乐器的浪漫碰撞令人耳目一新。杨画画与马宁共同演绎电视剧《红高粱》的经典旋律,二胡的沉郁与管子和唢呐的激越,将黄土地的炽热情感挥洒于舞台。
家国情怀与江南风骨交织,胡琴重奏《游击队歌》再现烽火岁月的智勇风采,《弦语姑苏》更以五段音诗精妙入微地抒发了对苏州的深挚告白。随后,黄一鹤中胡独奏《赞歌》描绘了爱国主义情怀,荡气回肠;随后他与孙婧带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经典选段,琴音如泣如诉,引发全场共鸣。何信润以京胡与乐队共演《夜深沉》,展现出中华民族刚劲有力的精神气质。乐团首席孙瑶琦则与乐队带来《水乡素描》,勾勒出一幅江南生活的素雅长卷。
弓弓诉人意、弦弦道世情,朱昌耀执弓将音乐会推向高潮。《葬花吟》中,他以二胡代笔,将《红楼梦》的万千愁绪化为如泣如诉的音乐叙事;《乡思情韵》中,他以委婉旋律抒写了游子对故土的永恒眷恋。音乐会最终在气势磅礴的齐奏中落幕:朱昌耀领衔带来二胡齐奏《江南春色与扬州小调》与《赛马》,弓弦翻飞间将水乡的生机勃勃与万马奔腾的壮阔尽数挥洒。
“朱老师的二胡声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他是我们心里的标杆!”观众曾先生难掩激动,“今晚首首都是经典,二胡的魅力、江南的底蕴全在这场音乐会里了,太值了!”传统不守旧,创新不离根,本场演出中十余首曲目为朱昌耀创作或编配,既保留了江南丝竹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彰显出民族音乐在代际传承中勃发的盎然生机。
当天上午,朱昌耀还在江阴音乐厅举办了《江南二胡艺术的风格特色及代表曲目解析》专题讲座。在讲座中,他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江南二胡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特色,带领现场观众领略了江南丝竹的婉转韵味。讲座还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朱昌耀对上台的二胡学习者进行指导,又以通俗易懂的表达回复了观众的疑问,现场氛围极为热烈。
朱昌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二胡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记忆。要在世界舞台上弘扬好、发展好我们的二胡艺术与民族音乐,关键在于持续培养年轻力量、创作更多兼具时代精神与民族气韵的精品。这场音乐会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文化的传承——我们用弦音连接过去与未来,让江南的文脉在弓弦间生生不息。”
据悉,本月25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音乐厅将上演《逐梦江南》苏州民族管弦乐团2024/25音乐季闭幕音乐会。届时,《逐梦》《豫北叙事曲》《大江南》等经典之作与三首新创作品《竹声》《吴风幻想曲》《长江组曲》将同台上演,共绘民族交响的时代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