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诉千年,乐绘霓裳
二胡版《云裳诉》,
以二胡的极致旋律性,
再现“云想衣裳花想容”里的千古传奇。
弓弦飞舞,震撼首演
无锡民族乐团艺术总监邓建栋改编演奏,
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执棒无锡民族乐团,
强强联合,共铸经典!
- 华音网 × 无锡民族乐团 -
联 合 首 发
作曲:周煜国
改编:邓建栋
演奏:邓建栋
指挥:谭利华
协奏:无锡民族乐团
《云裳诉》原是作曲家周煜国创作的一首古筝协奏曲,由二胡演奏家邓建栋改编为二胡与乐队版本,首演于无锡民族乐团2024-2025音乐季“丝路花开——一带一路主题音乐会”。
《云裳诉》这首乐曲是周煜国在其早年创作的古筝曲《乡韵》的主题音调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一首大型筝乐作品。作品在从文化底蕴、旋律发展和技巧性上,都有着较强的艺术性,深入人心。这首二胡与乐队版本,则是古筝作品二胡化的又一佳作。
邓建栋在原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二胡的极致旋律性,并运用秦腔、碗碗腔等陕西戏曲主弦的演奏技法贯穿其中。在引子与华彩部分,将鲜明的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特性音调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同时,突破原曲框架,进行了精妙的二胡化改编创作。引子部分,由二胡的快速技巧和板鼓的板眼配合渲染了具有紧张感的冲突氛围;华彩段落,高把位按弦和人工泛音的无缝衔接,将埋藏在原作中的情思尽数具象在弓弦变换之中,再由定音鼓引出的大乐队齐奏将乐曲烘托上了另一个高潮。乐曲尾声与引子段落形成呼应,弓更快,情更浓,一曲终了,回味无穷。
作品首演现场
音乐家介绍
指挥:谭利华
谭利华,活跃在当今国际、国内乐坛,我国著名的指挥家之一。他曾应邀指挥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西德广播交响乐团、柏林交响乐团、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奥地利布鲁克纳交响乐团等数十个国际优秀乐团。被西方媒体誉为“指挥风格优雅流畅,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感人的艺术魅力的指挥家”。
谭利华于1991年至1995年任原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指挥,现任中国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是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副主席,第三、四、五届北京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从1992年起担任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达26年。2001年至2013年,谭利华七度率北京交响乐团在欧洲巡演均获得了巨大成功并引起轰动。2012年德沃夏克学会、德沃夏克音乐节和德沃夏克家族联合授予谭利华“杰出艺术家”奖,以表彰他在中国首演多部德式音乐作品的贡献。2013年10月北京交响乐团成功完成首次赴美洲巡演,所到之处获得热烈反响,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谭利华多次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参加“APEC”“一带一路”“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中非论坛”等大型国事活动音乐会的演出。谭利华自1997年开始参与创办、策划北京新年音乐会,目前这一音乐会已经成为北京人欢度新年不可缺少的文化盛事,谭利华是唯一一位担任了全部新年音乐会的音乐顾问和指挥的音乐家。
谭利华多年以来大力倡导和推动中国当代交响乐作品的创作与演出,数十位中国作曲家的百余部新作品是由他指挥首演的。自2007年开始,谭利华与EMI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了由他指挥北京交响乐团录制的八张唱片,成为首个与EMI合作录制唱片的中国指挥家和乐团。
改编/二胡:邓建栋
邓建栋,我国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江苏无锡人。原空政文工团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无锡民族乐团艺术总监。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音协民族弓弦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
邓建栋自幼习琴,十岁入选蜚声海内外的无锡小红花艺术团。1975年考入江苏省戏曲学校,广泛涉猎地方戏曲、打击乐和江南民间音乐,1980年任职于江苏省锡剧团。1986年被南京艺术学院破格录取,免试就读于该院音乐系(现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师从于马友德教授,并先后随甘涛、张锐、闵惠芬、成公亮等名家学习二胡、江南丝竹、古琴和作曲。1989年被空政文工团特招入伍。
曾获中国首届北京全国二胡邀请赛一等奖;创作的《姑苏春晓》、《吴歌》获第三届全国民族管弦乐展播独奏作品一等奖和二等奖;创作的《草原风韵》(合作)获中国(徐州)第二届国际胡琴艺术节新作品比赛一等奖;2008年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创作的二胡曲《心弦》(合作)获中国音乐家协会、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主办的首届民族器乐作品征集评奖活动优秀奖。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多次参加由国家主办的重大活动,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澳门中乐团、英国BBC爱乐乐团、捷克布拉格交响乐团、美国环球爵士乐团等中外著名团体合作演出。经他首演的《第一二胡狂想曲》、《第二二胡狂想曲》、《第三二胡狂想曲》、《丝路随想》、《乔家大院组曲》、《我的祖国》(交响版)、《怆别》、叙事曲《阿炳》、《乱弹琴声》(二胡版)、《第二二胡协奏曲—太湖风情》等新作品,已成为当代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 2008年1月8日,作为中国首位器乐演奏家,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与著名的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成功举行了“《二泉映月》—邓建栋二胡独奏音乐会”,首开先河,获得各界高度赞誉。多次应邀在国家大剧院、上海音乐厅及太原、济南、合肥、淄博、金华、宝鸡、长春等地成功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2012年入选中央电视台“中国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2017年获第六届华乐论坛“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公开发表有《偏离与回归的完美统一》、《影响现代二胡发展的无锡籍音乐家》等多篇学术论文。录制出版有《姑苏春晓》《第三二胡狂想曲》《二泉映月》《如来梦组曲》《阿炳叙事曲》《邓建栋二胡演奏经典作品集》等演奏专辑,以及书籍《邓建栋二胡演奏艺术文集》《二胡视奏曲集》《邓建栋二胡演奏曲集》系列等。曾到数十个国家访问演出,并举办大师班。他还担任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上海之春”“敦煌杯”等全国重大二胡比赛评委。
邓建栋的演奏,技艺精湛,情韵交融,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极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被专家誉为“融传统与现代、学院与民间为一体的著名演奏家”。众多媒体对邓建栋的演奏都有极高的评价,他是活跃在国际国内音乐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杰出二胡演奏家之一。
无锡民族乐团
成立于 2020 年的无锡民族乐团是无锡市属国有文艺院团。乐团艺术总监为我国当代杰出的二胡演奏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邓建栋先生;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为当代青年指挥家、全球首届中乐指挥大赛冠军得主孙鹏先生。首席客席指挥为著名指挥家叶聪先生。同时聘任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阎惠昌先生为首席顾问,著名作曲家顾冠仁先生、王建民先生,著名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女士为乐团顾问。
乐团地处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吴文化”发源地、“中国二胡之乡”、“中国民乐之乡”的江南名城——无锡。无锡拥有深厚的音乐文化积淀,古往今来大家辈出。乐团以“高素质、高技能、高协同、高品质”为宗旨,更以“追求卓越、特色定位、多元纳新、品牌聚势”为座右铭,形成以创作为龙头、演出为中心、排练为基础的良性机制。
自成立以来,乐团秉承创作具有“吴文化、太湖文化和江南文化”特色的时代精品,努力继承和挖掘本土音乐文化的精髓,展示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艺术形式。相继举行了首场音乐会《梁溪华章》、为建党百年华诞倾力打造的原创大型民族交响史诗《光明行》、大型民族交响音画《梦华江南》及“二胡之乡新年音乐会”、“天南地北庆中秋音乐会”、“岁寒三友——松、竹、梅”顾冠仁与无锡民族乐团、“汤沐海与无锡民族乐团”音乐会、“致敬最美奋斗者”民族音乐会、“追寻光明的先行者”——纪念刘天华先生逝世90周年音乐会、海内外纪念华彦钧(阿炳)诞辰130周年音乐会等数百场演出;受邀参加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国家大剧院第二届“国乐之春”;创意策划了“乐享四季”、“周日品乐坊”、“乐萦佳节”等系列品牌音乐会;委约创作了《第二二胡协奏曲——太湖风情》,民族管弦乐《梁溪音诗》《大运之河》《梅之韵》《吴风鼓乐》《爱的无言歌》等多部原创作品。赴澳大利亚、老挝、加拿大、毛里求斯、法国、葡萄牙、俄罗斯、土耳其、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获得好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文旅中国、央广网、音乐周报等诸多主流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23年乐团推出首个主题音乐季,开启更多具有创意的优质国乐文化内容。
民族管弦乐《梁溪音诗》荣获第五届江苏文华奖优秀节目奖;大型民族交响史诗《光明行》荣获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大型音乐作品奖;《第二二胡协奏曲——太湖风情》入选2022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民族交响音画《梦华江南》荣获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型音乐作品奖;民族管弦乐《梦华太湖》(《梦华江南》)入选2023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4年度,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中国民乐传承与弘扬基地”,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优秀民族乐团”“优秀乐种组合”。
在乐团的培养下,有数位青年演奏家在“敦煌杯、”“国韵杯”、白玉兰国际音乐节、“辽源杯”、国际中乐指挥大赛等全国各大赛事屡获殊荣。多位演奏员冲刺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表现突出。
未来,乐团将邀约更多优秀的作曲家创作彰显无锡风格、中国气派、国际表达的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把优雅的“太湖之声”传遍海内外,为江南文化传播提供新力量,为中国民族音乐增添新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