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重拾遗音·弦韵相传 | “江南孙氏二胡艺术”全国传承班第一讲《听音辨“宗”识文明——孙文明二胡琴制调校演示与讲解》①
肖云 华音网 2025-08-02

有幸成为重拾遗音 弦韵相传——“江南孙氏二胡艺术”全国传承班的一名学员,7月30日上午,我聆听了《听音辨“宗”识文明——孙文明二胡琴制调校演示与讲解》课程。汝艺教授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从孙文明的生平经历、审美追求、技法创新等维度,深入分析、复原其如何凭借一把二胡成功演绎出11首风格迥异、音效多样、新奇独特的音乐作品。

孙文明先生作为中国二胡艺术的三大杰出代表之一,与刘天华、华彦钧齐名,其作品凭借多样的演奏手法、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孙文明为代表的“江南孙氏二胡艺术”,于2021年荣列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典范,充分彰显了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标志性成就。

汝艺教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江南孙氏二胡艺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第一位复原失传已久的孙文明二胡演奏“绝技”,全国第一位举办首场孙文明二胡作品全版独奏音乐会,全国第一位记录、整理、出版了《孙文明二胡曲全集》。曾策划、创编、制作、主演了“重释文明——大型多媒体孙文明情景交响音乐会”。

在课堂中,汝老师运用了讲授、示范与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详细阐述了孙文明各个作品中乐器调校的具体技术与方法。汝老师将孙文明手中的二胡形象地比喻为“变形金刚”,在演奏间隙,孙文明一边与茶馆的观众亲切聊家常,一边巧妙地调整二胡的千斤、弓毛、琴弦、琴轴等部件,悄无声息地将一把普通的二胡变身为无千斤,半千斤,双弓毛,反向缠内弦、琴轴当山口,以及八度定弦、同度定弦等多种定弦法的百变二胡。孙文明这些百变的灵感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全都来源于身边的事物。汝老师特别指出,我们不仅要学习孙文明先生的高超技艺,更应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作为一位杰出的民间艺术家,孙文明先生勇于突破传统束缚,创新性地运用二胡这一乐器,传达其内心所想所愿,实现了乐器演奏与心灵音乐的完美融合。他创造性地拓展了二胡的表现力,为二胡艺术的演奏与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此次“重拾遗音 弦韵相传——‘江南孙氏二胡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重要体现,极大的推动了孙文明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孙文明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作为一名专业艺术院团的文艺工作者,我深刻意识到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不仅重大且长远。只有深入挖掘孙文明二胡艺术的内涵和价值,将其与新时代相结合,并不断加强孙文明二胡艺术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才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喜欢、学习和研究这一艺术形式,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FROM:上音民族音乐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