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7月16日,星海音乐学院高朋满座,气氛热烈,这里正进行着一次隆重的首发式,出席的传媒单位就有十多家。首发式是专为甘尚时先生所著的《广东音乐荟萃--甘尚时高胡演奏名曲》的正式发行而举办的。甘尚时(1931-2018),出生于广东省信宜市。甘尚时先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广东考区执委会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高胡专家委员会主任,加拿大中乐团顾问,并曾任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评委,广东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等职。甘尚时先生自幼喜欢音乐,读小学和中学时就常常和喜爱音乐的同学一起练习小提琴,同时也开始尝试用高胡演奏广东音乐。在学习期间,他还常聆听广东高胡学派创始人、广东音乐一代名家吕文成先生的唱片,深深地为吕文成先生那炉火纯青的高胡技艺所倾倒,为此他下定决心要学好高胡。从此,甘尚时先生与高胡结下不解之缘。他像着了魔一样迷上了高胡,废寝忘食,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高胡演奏家。

甘尚时

1950年,甘尚时先生正式进入文艺团体——广州市青年文工团并从事高胡演奏,这是他艺术生涯的开始。1953年广州市文工团、广州市团市委青年文工团、华南文工团三个文工团合并为华南歌舞团,甘尚时先生进入歌舞团,并当上高胡首席。1956年,在全国文艺会演期间,他曾与其他著名艺术家一起,被特邀到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演出。1957年,他作为中国青年艺术团成员参加了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
1957年,甘尚时先生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时受到苏联人民的热烈欢迎
甘尚时先生用高胡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演唱的粤曲《卖荔枝》伴奏,此节目获得了金质奖章,甘尚时先生的高胡演奏艺术也受到了国外音乐界的好评,为祖国的民族音乐事业赢得了声誉。当时,正值克里姆林宫首次开放,特邀世界各国有成就的艺术家到宫里演出,甘尚时先生有幸也在被邀请之列。他优美的琴音,博得了各国朋友的热情赞誉。联欢会结束后,甘尚时先生又参加了巡回演出团,到苏联各大城市做巡回演出,在鄂米斯克州演出时,甘尚时先生被该州授予鄂米斯克艺术家荣誉奖状。1958年以后,甘尚时先生曾先后为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南方之舞》《七十二家房客》及纪录片《椰树》《欢乐的儿童》配乐。

甘尚时先生演奏高胡名曲《珠江乐》 谢东笑 摄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甘尚时先生常应邀为中央、省、市等广播、电视媒体录音广播;又为中国唱片总公司和广州、深圳分公司,香港唱片公司及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唱片和盒式磁带。1962年,中国唱片公司出版的全国第一张慢转唱片,就是由他和当时的民乐系老师一起录制的。20世纪80年代,广州出版的第一张慢转唱片是甘尚时先生与陆仲任先生合作的《花市漫步》,迄今为止,他先后出版了一大批的激光唱片、密纹唱片、薄膜唱片、盒式磁带等。甘尚时先生与众多广东音乐名家一起,为《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录制了几十首乐曲,其中《广东音乐名曲大全》系列盒带六盒(同时也出了唱片)就收入了他70多首传统的、近代的和现代的广东音乐代表性曲目,这套盒带的出版、发行,对保存、鉴赏、学习、研究和发展广东音乐,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

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甘尚时先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演奏风格。在演奏中,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先要把广东音乐的谱子唱会,经过演唱,再去体会,要把旋律和谱子进行推敲。在演奏技法上,他素以深厚的功底和均匀饱满的运弓力度著称。甘尚时先生善于以纯熟的技艺,圆润而富于透明感的音色以及深情细腻的感情刻画,把不同乐曲的内涵充分揭示出来。在演奏上,甘尚时先生还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尝试,即借鉴了小提琴的弓法、指法技巧,以丰富高胡的表现力,为传统高胡演奏艺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他又是一位音乐教育家。从1960年到广州音乐专科学校任教40余年里,甘尚时先生一直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教书育人,因材施教。他认为,要演奏好作品,就要加强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因此甘尚时先生鼓励学生学会自己解决演奏中出现的问题,学好怎样处理演奏的作品。他还要求学生博学,不能只专一门,要多方面吸收“养料”,特别是文化上、美学上的素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作曲、配器等方面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好乐曲的结构和风格。甘尚时先生根据教学需要还编写了《高胡技法基础训练》《高胡练习曲》《高胡音阶练习》等教材。如今,甘尚时先生培养出的优秀高胡演奏家和教学人才已桃李满天下。
甘尚时与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探讨民族艺术如何发展后合影
教学之余,甘尚时先生还积极从事学术研究及音乐创作先后出版了《广东音乐高胡技法》(与赵砚臣合著)《甘尚明高胡演奏曲选》《广东音乐荟萃--甘尚时高胡演奏名曲》等著作和曲集。多年来,他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不少深受人们喜爱的广东音乐作品,如《湖光春晓》《西丽湖》《粤乐奏锦绣》《珠江月》《花市漫步》(与陆仲任合作) 《轻舟荡月》《岭南香荔》《香江月夜) 《桃李报春》《登山》等,这些作品均已被电台、唱片公司录播。其中《湖光春晓》获首届全国广东音乐大奖赛十大作品优胜奖,更令人感动的是,在获奖会上甘尚时先生当场将千元奖金捐献给主办单位,以表示他对弘扬民族音乐的一点心意并希望有更多的作曲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广东音乐新作。除此之外,《西丽湖》和《粤乐奏锦绣》均获展播奖,《珠江月》成为番禺海关楼上大钟的报时音乐。
甘尚时历年所获荣誉 谢东笑 摄
甘尚时先生一直不遗余力地为弘扬和发展民族音乐事业而辛勤努力。他说:“广东音乐里包含有很浓的地方特色,有着我们中国人深爱的民族特色,有着作为中国人应深感自豪的东西。它是前辈艺术家经历艰辛的创作与传承而留下来的我们有责任将它们再传播下去。”同时,他还表示:“我将竭尽全力,为弘扬民族音乐、为我国的音乐事业多做贡献。”
1998年甘尚时参加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王乙教授八十寿辰
图为二胡演奏艺术研讨会时王乙先生与甘尚时合影
文章来源:周凯模、王晓青.星海音乐学院岭南音乐馆图志(2000-2013)[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