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的变迁和变革,古琴被世人所遗忘,这是有其历史原因。因为清代末年要向西方学习,要救国。中国历史上的老古董没用了,被逐渐边缘化。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大力振兴古琴艺术。然后在当下,古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琴匠”千篇一律的演奏风格,对古琴文化的传承,形成巨大挑战。
重要通知
原定于4月开课的【第四届吴钊先生师承班】,因疫情影响,现延期至6月中旬正式上课(详细学习时间参见文中【课程表】)。因疫情耽误报名的琴友,请抓紧时间联系小蘭幽并填写报名表等待审核,名额仅限几个,报名即将结束。
第四届吴钊先生师承班
吴师抚琴,格调高古,颇具传统文人儒雅澹泊之骨气,于清微淡远中含有无尽之意味。
评论界认为吴先生的演奏“流露出如工笔画般之细腻有致、秀丽婉约的清新风格。为时下急噪的生态环境中,留下一片恬真的境地。”
师承,即师先生之法,
承教学之精髓,后将其发扬光大;
注重文化传承,强调系统学习。
初学琴者,如一张白纸,
写什么,即是什么。
写得其法,即成文章。
若胡描乱画,不仅混乱无成,改之亦甚难。
学琴当拜严格之师,方能打牢基础,即是为己负责。
盲目自学者,基础稀松混乱,后则多伤于自大。
【吴钊先生师承班】是吴先生总结自己多年弹奏心得,结合音乐史及古琴文化领域的学术研究,整理出来的一套教学体系,尊重原汁原味的传统古琴技法,讲究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提升艺术审美,是吴先生对古琴艺术和古琴文化之精华传授。
点击视频立即观看往届上课精彩花絮
1
古琴专业课学习
2
古琴实用美学课学习
注:
1. 授课内容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具体学习内容将根据学员实际进度适当调整;
2. 如遇先生有重要社会活动,提前告知学员调整时间,还望学员谅解,积极配合;
3. 零基础报名参加学习的学员需在开课前参加辅导学习,学习内容根据学员实际情况进行定制。
师承班教学理念是传统的古代思维模式教学,
教学方式是现代的。
吴先生认为古代曲目是古人思维体现,
从中可以感受古人严谨的态度和审美观,
正知正见去解读古人留下的古琴文化及指法详解。
① 系统学习
注重基础及细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将来学习和提升打下夯实基础
② 明白原理
力学角度解释,科学诠释,手把手教学,直观有效
③ 注重音准
学会辨别,知道好的音质和音色标准是什么,提升艺术鉴赏和音乐审美
④ 讲究方法
教学曲目跨度大,注重弹奏基本方法,从简单到复杂
明师有真学,学生则如入宝库,此习琴之福也。
古琴兼音乐史家吴钊先生(第一届)师承班
结业回顾 | 蘭幽名家课堂 • 古琴兼音乐史家吴钊先生师承班
古琴兼音乐史家吴钊先生(第二届)师承班
跟着小蘭幽的vlog一起看看【吴钊先生师承班】第一节课
古琴兼音乐史家吴钊先生(第三届)师承班
课程回顾 | 【第三届吴钊先生师承班】第四节课
古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老一辈琴家口传心授传承下来,
须面对面观看学习、手把手指导纠正。
一样的琴曲,不一样的细节学习,
以及不一样的文化理解深度,
演奏出来的韵味是截然不同的。
开指启蒙,当寻明师。
明师者,以真学为善,以严格为善,学生得以筑基牢固,此习琴之幸也。
师承班“过堂式”的学习方式,
是学员们对吴先生严格教学的一种轻松说法。
先生在过堂时会对每个人手把手指导 ,一针见血地纠正错误。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吸收学习内容,加深学习印象。
过堂时不但及时纠正每个人的问题,还可以发现大家共性的问题,并有正确的解决方案和明显的改正效果,让学员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过堂考验学员心理承受能力,
在学习同时锻炼演奏能力和舞台适应能力。
师承班独有的实用美学课程,
是吴先生对音乐史、音乐学、历史文化、琴器鉴赏、老琴赏析等古琴相关文化内涵的融会贯通。
1
授课教师
吴钊,古琴家、音乐史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1935年出生于苏州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接受中西教育。中学时即从琴坛领袖査阜西先生学习古琴,后入读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兼从古琴国手吴景略先生习琴。1959年毕业后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随从音乐史家杨荫浏先生研习中国古乐史,后为音乐史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出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国琴会”第一任会长,兼全国业余古琴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主任。
近七十年的学术生涯,吴钊先生在民族音乐学、古乐史、琴史、古琴美学理论、琴谱版本学、琴器鉴定等方面均有深入的研究。主要论著及代表作品有:《中国音乐史·图典版》、《中国音乐史略》(合著)中文版与日文版、《绝世清音》(古琴概论)、《中国古代乐论》(合编)、《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中国古琴珍莘》(主编)、论文集《古乐寻幽》及《琴曲集成》30册的整理等。古琴演奏方面,曾出版《古琴基础教程》及古琴演奏专辑《忆故人》、《汉宫秋月》、《山居吟》等。
吴钊先生的演奏,着力于内在意境情趣与韵味的表达,具有浓郁的传统风韵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吟猱撞逗分明、多变,更是准确诠释了“琴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的古语。
曾先后应邀在美、法、德、荷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或举办演奏会,并在香港文化中心(2003)、北京国家大剧院(2011)、中山公园音乐堂(2016年)、中山公园音乐堂(2020年)等举办古琴独奏会。曽荣获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2014年《山居吟》获第24届金曲奖之最佳传统音乐诠释奖。2021年7月《中国音乐史·图典版》获得中国出版最高奖 —— 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全书由30多万文字、700余幅精美图片、80多条珍贵音频组成,其中大量的考古出土乐器和著名音乐家演奏的珍贵录音为首次发表。社会各界誉为《中国音乐史·图典版》是一部三重证据的中国音乐史,一部有声有色赏心悦目的中国音乐史。
2
课程助教
雷周斌,琴人,画家;自幼从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古琴艺术授业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钊先生。
3
上课地点
北京蘭幽学堂: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甲2号正东国际大厦A座21A(百度、高德地图搜“兰幽学堂”即可)
4
咨询及报名
1)咨询及报名电话:
13811405351 蘭幽学堂王老师(微信同号)
18611553775 蘭幽学堂小蘭幽(微信同号)
扫描二维码 | 添加小蘭幽
● 微信号 : xiaolanyou2017 ●
联系电话:18611553775
2)扫码填写报名表
报名者可在招生简章发布后,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预报名,报名者须提供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审核成功后在48小时内完成缴费手续,缴费成功即代表报名成功;
3)缴费须知
由于名额有限,审核通过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报名,不预留名额。
6
友情提示
1)课程按照报名先后顺序进行录取,额满即停止招生;
2)因名额有限,学员报名成功确认缴费后,在开课后中途个人原因无法参加学习者,不予退还费用,因此学员请考虑清楚后再报名缴费;
3)为尊重知识产权,课程期间请勿拍照、录音、录像,一经发现将终止学习;
4)师承班课程学习,请学员按照教学计划按时上课,私自旷课不予以调课,可找助教老师补课(课时费用另计);
5)外地学员食宿及交通费用不包含在学费内;
6)学员上课期间无需自带琴,蘭幽学堂提供不同品牌不同级别的古琴供学员使用。
传统是一条河流,源远流长,
我们愿徜徉其中,一起践行、共同传承。
求精、高质,我们会一直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