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光
我院1956级附中校友
洪云霞
我院2006级附中校友
莫漠
我院2000级附小校友、2002级附中校友
吴雪盟
我院2015级民乐系本科校友,2019级硕士校友
王华
我院1997级民乐系本科校友
王帅
我院1996级民乐系本科校友
金文彬
我院2000级附中校友
孙灜
我院2004级附中校友,2010级民乐系本科校友,2014级硕士校友
吴景略
1953年起入职我院
刘青
我院2005级作曲系博士校友
郭娜
我院1996级音乐学系本科校友,2001级硕士校友
吴叶
我院1996级音乐学系本科校友,2001级硕士校友,2006级博士校友
姚晨
我院1996级作曲系本科校友
*以上按演出顺序排列
·明月几时有·
中秋诗词
古琴琴歌琴曲音乐会
时间:9月9日(周五)19:30
地点:国图艺术中心 · 音乐厅
中秋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了人们思乡思亲之情。
古琴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2003年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据《史记》记载《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当时古琴音乐与诗词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最为传统的音乐诗歌表演形式之一。
诗词作品中包含众多描写歌颂明月和中秋佳节的名篇,李白、杜甫、李商隐、苏轼等写下过的那些传颂千年的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欲上青天揽明月”“嫦娥应悔偷灵药”……都将在《明月几时有——中秋诗词古琴琴歌琴曲音乐会》中一一呈现。
本场音乐会特邀第一批古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琴会荣誉会长吴文光先生担任艺术总监,由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民乐、声歌、管弦、钢琴、作曲、音乐学等专业的师生及校友,京剧著名老生马力先生为主要演出团队。
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观众朋友们奉献一台精彩的演出。音乐会中精心安排了现存最早唐传琴谱《碣石调·幽兰》曲、宋代遗韵《鹤鸣九皋》《暗香·旧时月色》、根据汉代歌颂月亮的琴曲《秋月照茅亭》编释的大提琴曲以及新创编的当代作品等。
诚邀您于9月9日19:30,来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共赏诗词之月、琴乐之夜,感受秋色、诗词、琴声的相和之美!
曲 目
古琴独奏《梧叶舞秋风》
清《琴学心声谐谱》
吴景略 打谱
洪云霞 古琴
琴歌《暗香·旧时月色》
宋·姜夔 词曲 宋《白石道人歌曲》
林晨 释谱、刘青 编曲
何怡 演唱、古琴 订指法
王华 笛箫
古琴与大提琴《秋意浓》
玉置浩二 作曲、钟之岳 改编
翟立 古琴、莫漠 大提琴
琴歌《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作词、郭娜 作曲
于海洋 演唱 、刘秭璇 古琴
王华 笛箫
《旅夜书怀》
唐·杜甫 作词
吴叶 作曲、吴雪盟 编曲
于海洋 演唱、刘秭璇 古琴
王华 笛萧、王帅 打击乐
《嫦娥》
唐·李商隐 作词、吴叶 作曲
曲丹 演唱、吴雪盟 古琴、王华 笛箫
《十六字令三首·松》
吴文光 作词、姚晨 作曲
曲丹 演唱、吴雪盟 古琴、王华 笛箫
古琴独奏《流水知音》
林晨据《王者荣耀》同名曲改编
林晨 古琴
琴歌《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宋·苏轼 作词、姚晨 作曲
马力 演唱、孙瀛 古琴
大提琴独奏《秋月照茅亭》
吴文光据明《神奇秘谱》同名琴曲编释
莫漠 大提琴、金文彬 钢琴
琴歌《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作词、郭娜 作曲
何怡 演唱、林晨 古琴、王华 笛箫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作词
吴叶 作曲、吴雪盟 编曲
何怡 演唱、林晨 古琴
王华 笛箫、王帅 打击乐
琴箫合奏《金缕曲》
吴叶 作曲
杨春薇 古琴、王华 笛箫
琴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作词
吴叶 作曲、吴雪盟 编曲
曲丹 演唱、吴雪盟 古琴
王华 萧埙、王帅 打击乐
古琴独奏《鹤鸣九皋》
明《神奇秘谱》吴文光 打谱
孙瀛 古琴
琴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作词
清《松风阔琴谱》吴文光 打谱
马力 演唱、洪云霞 古琴
古琴独奏《碣石调·幽兰》
唐·手抄卷子本 吴文光 打谱
黄梅 古琴
*演出曲目、顺序及演员以现场为准
吴文光 艺术总监
当代琴坛泰斗级人物,虞山吴派最具代表性传承人;留美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古琴非遗传承人;中国音乐学院著名教授、博导;中国琴会荣誉会长。1989年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唱片总公司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金唱片奖。2016年荣获中国琴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21年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
洪云霞 古琴演奏
古琴演奏家、中国琴会理事。7岁启蒙于朱晞,200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师从赵家珍教授,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古琴与哲学双学位,是该校招收的首位古琴专业学生。曾先后经龚一先生、吴文光先生的悉心指导,现已渐成江南淡婉与北方旷达兼具之演奏风格。
莫漠 大提琴演奏
大提琴演奏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阿尔多•帕里索特”大提琴演奏奖获奖者。曾在北京、上海、法国巴黎、美国纽约和罗德岛州、弗吉尼亚州的多座城市举办独奏音乐会,并与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奏中外大提琴名作。
吴雪盟 古琴演奏、编曲
青年古琴演奏家,硕士,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古琴专业教师。启蒙于古琴教育家杨青;2009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古琴演奏家陈雷激;201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本科,师从赵晓霞副教授至今。2017年考取作曲第二专业,师从姚晨副教授、田田博士。2019年保送硕士研究生。2017年获第六届文华奖独奏类青年A组最高奖。
王华 笛箫埙演奏
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国乐学科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紫禁城室内乐团成员,创始人之一,2012、2019“CCTV民族器乐大赛”笛子组评委,央视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笛子独奏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副团长。
王帅 打击乐演奏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器乐指挥、打击乐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青年民族乐团音乐指导、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音乐指导。河北民族乐团客座指挥、湖南民族乐团客座指挥、中国戏曲学院民族乐团指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师民族乐团常任指挥。“航天国乐”民族室内乐音乐指导、指挥、特邀演奏家。“晓月华音”民族乐团演奏家。
金文彬 钢琴演奏
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最年轻的钢琴表演硕士研究生、钢琴表演博士。师从著名俄裔美籍钢琴家鲍里斯贝尔曼教授。2015年以最好成绩毕业并获得由耶鲁大学颁发的最优秀毕业生奖学金。他是中国第一位在中国三大国际钢琴比赛全部名列前茅的钢琴家。
孙灜 古琴演奏
古琴演奏家,中国琴会常务理事, 天津音乐学院古琴教师,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师承于赵家珍教授,并得到吴文光先生的悉心指导。荣获第二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金奖,第四届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大赛金奖、首届“敦煌杯”中国古琴艺术展演优秀辅导教师等。发行古琴专辑《视念.曼咏》、《远音》。
刘青 编曲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调教研室主任。华人女作曲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会副秘书长。多项国家级艺术项目的独立作曲,其委约作品在全球范围上演。创作有《如梦令》《击鼓》等琴歌作品。
郭娜 作曲
中央音乐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及创作领域包括音乐学、古琴琴歌音乐等。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留校工作至今。在琴学研究方面曾随吴文光先生学习,将古琴文化与中国传统古代诗词相融合创作了《青玉案•元夕》《声声慢·寻寻觅觅》《鹧鸪天•桂花》《峨眉山月歌》等二十余首琴歌作品。
吴叶 作曲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出生于古琴世家,自幼随祖父吴景略、父亲吴文光学习古琴音乐文化。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古琴音乐继承与发展的工作。现创作有古琴曲《竹林烟雨》《金缕曲》,琴歌《念奴娇》等四十余首作品。其著作入选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2021年“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
姚晨 作曲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拥有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在多样化的创作与思考维度中,姚晨一直在寻找超然性。他的音乐根植于东方和西方的音乐传统,其音乐语言充分运用了当代作曲技法的开放性融合了二者, 跨文化审美深深渗透在他的创作之中。创作有《牧云图》《劝君更尽一杯酒》等古琴重奏作品及《西江月》《云·山·风·松》《秋夕·相思》等琴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