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曾描绘说:“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词中尽是苏轼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对箫声的陶醉。也让很多读者对箫声产生了兴趣。
与笛同源
箫笛同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距今有七千多年历史,历史上亦称为笛,唐代改为竖吹,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
从字面上看,作为形声字的“箫”指的是“一种模拟风声漫天尖锐呼啸的竹制吹奏乐器”。“横吹笛子竖吹箫”,即笛箫之间最基本的差别。
清虚之音
《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药师,琴棋书画、奇门遁甲无一不精,又隐居桃花岛避世,在一群武者中十分出挑,令人印象深刻。他出场时,手持一管玉箫,未见其人、先闻箫声,气质非凡、风度翩翩,正衬得起桃花岛上的那句诗:“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很多武侠小说中携箫者都非俗人,于是箫也因此具备了一份文人雅士气质。
君子之风
10月22日,我们熟悉的箫演奏家王建欣老师,又将携手古琴演奏家李凤云老师,以及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传习室成员,一同献上古韵佳作。
李凤云、王建欣老师这对琴箫伉俪用箫声琴韵的独特魅力,曾让不少琴箫爱好者们如痴如醉,为之倾倒。
《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据传为蔡文姬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此曲是古乐府琴曲歌辞,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却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不得不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屈原问渡》
《屈原问渡》取材自屈原行吟泽畔,问渡于渔夫的故事。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遂投南荒,问渡于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语慰之。
乐曲表现了屈原“宁赴湘流”,而不愿“蒙世俗之尘埃”的高洁品格。屈原被放逐后,为楚怀王不识其忠心而独自伤悲,故问渡焉,后即投汩罗而死。后人作此曲以悼念屈原。
《颐真》
宋代朱长文《琴史》曰:“颐真者,唐董庭兰之所作也,颐,养也。谓寡欲以养心,息静以养真,守一处和,默契至道,是以‘颐真’名之。”
音乐家介绍
古琴:李凤云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师从陈重、李祥霆、许健、李允中诸先生;1987年拜广陵琴派大师张子谦先生为师,深得广陵琴派精髓。
出版CD《广陵琴韵》《箫声琴韵》《梅梢月》《南风》《琴韵》(黑胶唱片)以及DCD《李凤云王建欣琴箫埙音乐会》《明韵》等个人专辑数张;出版专著《琴学法谱》打谱集,《东皋琴谱研究打谱》,教材《古琴三十课》。琴曲打谱《颐真》《梅梢月》《离骚》《玄默》《山中思友人》《普安咒》等十余首;琴歌打谱八十余首;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举办音乐会、讲座和古琴进校园活动百余场。
箫/主持人:王建欣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系主任、天津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本科、硕士(笛箫);中国古代音乐史(琴学)博士。曾多次应邀赴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波兰、葡萄牙、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举办音乐会和讲座。
出版《笛箫初级曲集》、主编《音乐欣赏》(“十二五”国家重点教材)、主持翻译高罗佩《琴道》(获2015年度全国图书普及读物奖)。亦有多篇学术论文如《中日尺八比较研究》《琴学述略》《幽兰研究》《胡笳类琴曲研究》等。
古琴:龚元嫦
中国民族管弦学会会员,中国琴会会员,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表演专业,师从广陵派传人、著名古琴演奏家李凤云教授。荣获第八届闪闪红星青少年艺术人才选拔全国优秀古琴指导教师。组织、参加多场古琴音乐会、雅集及古琴知识讲座。
古琴:郑思凡
青年古琴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会员、天津音协会员,自幼师从天津音乐学院李凤云教授。2002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多次获得院级奖学金。2004年获得全国古琴大赛青年职业组优秀演奏奖;2005年获得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团体组一等奖;2010年获得天津市第四届民族器乐大赛弹拨成人组三等奖;同年获得全国青少年音乐舞蹈电视展演天津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2017年赴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进修。
古琴:马晓光
青年古琴演奏家、古音品鉴坊古琴工作室主理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琴会会员。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专业,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广陵派传人李凤云教授主修古琴,并得到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成公亮大师指点。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播与教育,每年组织、策划古琴独奏、琴箫、古琴诗词、中西音乐跨界等多场音乐会和公益讲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演奏风格淳古淡泊、吟猱余韵、细腻悠长、韵味独特,在传统演奏中也融合了现代音乐的演奏技法与表现。
古琴:邱桐
天津音乐学院青年古琴教师、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2018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师从天津音乐学院著名古琴演奏家李凤云教授。多次荣获全国古琴比赛金奖。个人打谱作品:《鹤鸣九皋》《雪夜吟》《凤凰台上忆吹箫》等。
古琴:李想
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青年演奏家。2021年获得天津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琴響筝鸣工作室”创始人。2011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学院附属中学师从李凤云教授学习古琴,2014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在校期间,多次获得院级奖学金并评为优秀生参加汇报演出。多次参与并组织“古琴古诗汇今曲”“琴箫诗词音乐会”“把遗产交给未来——古琴进校园”等系列活动。随老师多次登上北京中山音乐堂、天津大剧院、天津音乐厅的舞台。2020年成功举办“雅音君想”硕士研究生古琴独奏音乐会。2021年成功举办个人毕业古琴独奏音乐会。曾获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专业基本功比赛第一名。山东省“天韵杯”青少年古筝、古琴大赛金奖。2021年获得音乐学科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2021年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古琴考官资质证书。
古琴:李尔康
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国琴会会员。
古琴启蒙于山西琴家彭建军老师,2013年师从天津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广陵派传人李凤云教授至今。2016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专业,202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2021年入选“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独奏弹拨组终选名单。
古琴:刘炳垲
就读于天津音乐学院附中高三年级古琴专业。7岁学习古琴,2016年开始跟随天津音乐学院李凤云教授学习。2020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2021年获天津市市级优秀学生。
曲目单
《捣衣》
据《梅庵琴谱》(1931) / 徐立孙传谱
《禅思》
李崇望曲
《沉思的旋律》
成公亮曲
《醉渔唱晚》
据《百瓶斋琴谱》(1856) / 卫仲乐演奏谱
《平沙落雁》
据《蕉庵琴谱》(1868) /张子谦演奏谱
许健记谱
《秋鸿》
据《五知斋琴谱》(1721)合参《自远堂琴谱》(1802) /张子谦打/传谱
《袍修罗兰·地》
成公亮曲
《暗香》
据《白石道人歌曲》/李凤云演奏谱
《广陵散》
据《神奇秘谱》(1425) /管平湖打谱
《梅花三弄》
据《琴谱谐声》(1821) /吴景略演奏谱
*曲目及顺序以演出当日为准
*内容来源于公众号箫园
太古遗音 今有传人——李凤云、王建欣师生琴箫音乐会
时间:10月22日 周六 19:30
地点:天津大剧院 音乐厅
古琴:李凤云、龚元嫦、郑思凡、马晓光、邱桐、李想、李尔康、刘炳垲
箫/主持人:王建欣
原价:100/120/180/240/360元
优惠票价:80/100/150/200/300元
*权益会员可享常规优惠
长按扫描二维码,购票
*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