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晚,琴筝和鸣——孔俏俏伽倻琴&古筝博士毕业音乐会 在浙江音乐厅精彩上演。音乐会当晚,浙江音乐厅内人头攒动,鲜花锦簇,似乎整个杭城的筝乐爱好者们都来共赴了这一场春日的筝乐盛宴。
本场音乐会由浙江音乐家协会、韩国全北大学韩国音乐学系主办,著名指挥家王甫建指挥,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协奏。
周煜国、周展观看下午彩排现场
音乐会分为上下半场,包含伽倻琴和古筝两个部分:
前半场「伽倻琴」,由一首韩国传统民俗音乐的代表散调和两首25弦的创作作品组成。值得一提的是,后两首伽倻琴创作作品特别采用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协奏的创新形式。
后半场「古筝」,包含由青年古筝演奏家孔俏俏全新编配的江南丝竹首演、孔俏俏与青年作曲家王瑞老师的新委约作品首演、著名作曲家王建民老师创作的古筝协奏曲《阳光·大地》民族管弦乐版本的浙江地区首演。
整场音乐会由于主奏乐器的不同,呈现出了极强的民族差异性。从作品的形式来看,音乐会包含独奏、室内乐小合奏和大乐队协奏这三种多样的形式。孔俏俏在为我们展示伽倻琴作为韩国传统乐器对其民族文化继承的同时,也将其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进行结合;后半场的三首古筝作品几乎全是“首演”,更是体现了孔俏俏个人的音乐能力以及她作为浙江人对浙江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创新。
音乐会当晚不仅是青年演奏家孔俏俏的博士毕业汇报演出,更是一场中韩传统文化再现、中韩音乐文化交融的音乐之夜!
孔俏俏
青年古筝演奏家,文化部第六届“文华奖”得主,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古筝专业讲师,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韩国全北大学伽倻琴演奏博士研究生(在读)。
伽倻琴作为朝鲜民族的最具代表性的弹拨弦鸣乐器之一,流行于朝鲜半岛和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传是朝鲜半岛古三国时期伽倻国嘉悉王仿照中国筝制成。从形制上看与中国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在使用的伽倻琴音阶排列有七声和五声两种,乐器种类主要是按演奏的音乐类型来划分,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散调伽倻琴”和专门为现代创作作品改良制作的“25弦伽倻琴”。
音乐会中用到的散调伽倻琴
散调伽倻琴主要就只用于演奏散调,风流,民谣这些民俗音乐。而散调音乐又被称为朝鲜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虽然演奏传承过程中有很多的即兴性因素让他的演奏版本纷繁多样,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基本保留了19世纪形成的最初版本的散调音乐。演奏技巧方面除了不用义甲演奏,与古筝的演奏手法还是有些相似,比如右手会有托、抹、勾、剔、撮等,左手会有颤、揉、推等技法配合。
在这次音乐会上孔俏俏为我们带来的就是散调伽倻琴和25弦伽倻琴两种。
「伽倻琴」
崔玉山流 伽倻琴散调(浙江首演)
长鼓演奏:徐亨虎
崔玉山流伽倻琴散调是伽倻琴名人崔玉山(1905-1956年)师从于伽倻琴散调创始人金昌组(1865-1920年)后传承给咸东正月名人(1917-1994年)的伽倻琴散调。1980年咸东正月名人被指定为韩国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第23号。
该散调曲调结构严谨,其旋律以韩国民俗音乐盘索里和南道风格的曲调为母体。在延边歌舞团长鼓演奏家徐亨虎的伴奏下,音乐紧张和放松的对比明显。时不时加入的即兴吆喝,让整个音乐会现场具有了更为浓郁的韩国传统音乐氛围。
25弦伽倻琴协奏曲:赞耆婆郎歌(中国首演)
作 曲:郑东勋
指 挥:王甫建
长 鼓:徐亨虎
协 奏: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
赞耆婆郎歌是一首歌唱新罗时代花郎(歌舞艺人团体)耆婆郎高尚人格的乡歌。从三国统一时期1000多年后,花郎团体和统一时期活跃的情况产生了变化。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下降,精神上也陷入软弱。在这种时候,歌颂耆婆郎,可以看作是为了在对花郎全盛期的怀旧中再次下定决心振兴花郎的精神和面貌。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曲家希望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通过这样的故事也能拥有不屈服于考验和逆境的魄力和心情。
25弦伽倻琴协奏曲:绝影的传说(中国首演)
作 曲:姜奉天
指 挥:王甫建
长 鼓:徐亨虎
协 奏: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
上半场的最后一首25弦伽倻琴协奏曲——“绝影的传说”,以“绝影”这匹宝马的故事来形容现在人们的生活状态。每个人都应该一往无前的奔跑在生活的道路上,没时间回头,更不能停下。绝影的呼吸就是旋律,绝影的跑声就是节奏。
「古 筝」
小霓裳 江南丝竹
编 配:孔俏俏
演 奏:朱炜(箫)裴文钰(二胡)
黄琳(琵琶)晏旸弘(大阮)张皓博(打击乐)
《小霓裳》原名《霓裳曲》,是江南丝竹合奏乐中非常著名的一首作品。全曲为多段体,每一次旋律变奏反复时,段落的首尾总是保持原样,而在中间将旋律融化衍变,或添进新的素材加以充实。原版的小霓裳是由箫、笙、琵琶、扬琴、大阮、二胡、打击乐组成的江南丝竹乐队来演奏。
音乐会中,孔俏俏在原版旋律基础上根据江南丝竹的旋法特征加入了古筝声部,另外选用了箫、琵琶、大阮、二胡、打击乐进行了重新编配。为了尽可能表现江南丝竹的原汁原味,作品基本保留了原曲结构,并在中间充实了一些新的衍生素材,对乐器之间的纵向和声进行了新的编配。
蝶舞·翩跹(世界首演)
作 曲:王 瑞
指 挥:王甫建
协 奏: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
古筝协奏曲《蝶舞·翩跹》由青年作曲家王瑞受孔俏俏委约而作。该作品以蝴蝶的形成过程为视角,通过主题动机的变化与变形处理、自然调式与半音关系的对比、协奏曲的配器手法等展现“化蝶”过程背后蕴含的强大生命力。
在旋律进行的过程中,大量越剧与浙江筝派的传统音调让在座的观众感受到了传统音乐语汇与现代作曲技法的呼应碰撞。
阳光·大地 (民族管弦乐版浙江首演)
作 曲:王建民
指 挥:王甫建
协 奏: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阳光·大地》是著名作曲家王建民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音乐献礼作品,为第13届金钟奖古筝比赛委约而作。
乐曲分“旭日东升、姹紫嫣红、大地春潮、砥砺前行、灿烂辉煌”等段落,热情地讴歌和描绘了阳光普照大地,神州一片欢腾的盛世华景。本场音乐会的演出是民族管弦乐版的浙江首演。
伴随着古筝最后一次扫弦的余音落下,琴筝和鸣——孔俏俏伽倻琴&古筝博士毕业音乐会圆满落幕。
孔俏俏说:“中韩两国在文化、音乐、经济等各方面都有很深的渊源,在我的博士毕业音乐会上可以让中韩两国的传统乐器有一次融合创新的展现机会,也是我在韩期间和我的博导郑会天教授经过反复的探讨商量做出的新尝试,目前在国内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场音乐会的确让浙江筝乐与韩国琴乐有了一次完美的同台展示。
孔俏俏与两位恩师合影
作为浙江音乐学院的古筝大师姐,现场来了不少的浙音学子。孔俏俏在浙江音乐学院就读时的两位老师——周展教授和盛秧教授也来到了音乐会现场。两位老师在音乐会结束后,上台表达了对孔俏俏以及整场音乐会的赞许,让观众们恍惚间也看到了这位优秀浙音学子从杭州到韩国的成长之路。
主持人梦格称孔俏俏为“一路奔跑的女孩”,希望如今已成为当代优秀青年古筝演奏家的孔俏俏能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继续带给她的学生,继续在广阔的音乐天地奔跑,表达热爱,绽放光彩。
华音网近期会播出本场音乐会的实况,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