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文明的高度和广度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深刻阐释。
中国唱片特别策划
“乐赏华夏”系列专题
行走中国,乐赏华夏
本期走进“圣人之器”——古琴
聆听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
抚琴赏曲
听千年古琴
再奏千年绝唱
01
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
中法两国元首欣赏古琴名曲《流水》
4月7日下午,中法两国元首在广州市松园白云厅举行非正式会晤,共同聆听千年古琴演奏名曲《流水》,在中法交往史上留下了经典瞬间。
一曲作罢,马克龙问起这首乐曲的名字,并表示希望将曲子的名字记下来。
画面中,古琴演奏家李蓬蓬演奏的是一张已有1267年历史的唐代古琴——唐·至德丙申“九霄环佩”。
此琴制于唐代,伏羲氏,传为盛唐雷氏作品,另有“东坡苏轼珍赏”篆文印。琴音恬静而悠远,像天上经过的仙人腰间玉佩碰撞所发出的声音那样动听,这也是斫琴家为其取名“九霄环佩”的美好寓意。
图 | 源自网络
唐琴“九霄环佩”现存世五张,此次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听之琴,正是何作如先生所藏——唐·至德丙申“九霄环佩”琴。
图 源自网络 | 王振鹏《伯牙鼓琴图》
千年古琴奏响千年绝唱,款款琴声娓娓道来的正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美谈和中国人的广博情怀。
02
千年古琴寻觅旷世知音
古琴大师李祥霆抚响“九霄环佩”
2003年,何作如先生收藏“九霄环佩”琴后,并未藏之名山,而是历经数载,辗转千里,遍觅琴坛高手,最终寻到古琴大师李祥霆先生(李蓬蓬之父),经由他演奏,千年古琴得以再现天籁之音。
千年古琴寻觅旷世知音,成为一段琴坛佳话。
图 源自网络 | 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祥霆
2004年起,李祥霆先生多次携“九霄环佩”琴在国内外重要场合中演出,如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国事演出“守望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2008年“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高峰会”开幕式演出等,每每抚响,便惊艳四座。
“松透、恬静、圆润、雄伟、沉厚、悠远、神奇。”这是李祥霆对于这张唐琴音韵的评价。
2013年,在李祥霆教授从教五十年之际,由中国唱片出版发行了:盛世唐音——唐·至德丙申九霄环佩之声《李祥霆古琴经典古曲及即兴演奏作品集》(10CD)。
图 | 盛世唐音——唐·至德丙申九霄环佩之声《李祥霆古琴经典古曲及即兴演奏作品集》(10CD)
专辑收录了李祥霆演奏的《梅花三弄》《离骚》等《古贤经典》,以及即兴演奏的《心融古今童叟双琴》《儒思》《杏花天》《太极》《道心》《怀古》《佛性》《水殿荷风》《中华六景》等九辑,其中绝大多数乐曲为首次出版,可谓是载录千年宝琴与当代名家旷世音缘的心血之作。
由曾两度获得拉丁格莱美最佳古典音乐专辑大奖、最佳跨界专辑格莱美提名奖的著名录音师亨德尔·雅各布先生在北京与上海两地录制完成,该套唱片也于2013年荣获中国金唱片奖最佳器乐演奏奖。
专辑中李祥霆作奏之琴,正是制于公元七五六年唐肃宗登基庆典之琴——唐·至德丙申“九霄环佩”(何作如所藏)。
图 | 唐 至德丙申 九霄环佩 “ 盛世唐音——唐·至德丙申九霄环佩之声《李祥霆古琴演奏精选集》”黑胶唱片内页
在CD专辑发行不久后,“盛世唐音——唐·至德丙申九霄环佩之声《李祥霆古琴演奏精选集》”黑胶唱片也于2017年由中国唱片限量发行。
盛世唐音——唐·至德丙申九霄环佩之声《李祥霆古琴演奏精选集》黑胶唱片内页
2019年10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节目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国宝音乐会”,李祥霆再携“九霄环佩”琴,弹奏古琴曲《梅花三弄》与《流水》。
图 源自网络 | “国宝音乐会”
03
传世名琴与“让古琴醒来”活动
传世古琴的雅致琴名、“让古琴醒来”理念的提出
全国文博及收藏单位现藏古琴有五百余张,这些传世名琴每一张都有浪漫而雅致的琴名。
这些美妙动听的琴名 你知道哪些?
传世名琴
琴名
唐琴“九霄环佩”
唐琴“太古遗音”
唐琴“大圣遗音”
唐琴“独幽”
唐琴“老龙吟”
唐琴“飞泉”
唐琴“玉玲珑”
唐琴“春雷”
宋琴“龙升雨降”
宋琴“鸣凤”
明琴“真趣”
明琴“小递钟”
宋琴“辨梦”
明琴“万壑松风”
宋琴“辨梦”
中国广播艺术团藏
北宋琴“松石间意”
唐琴“春雷”
台北故宫馆藏
唐琴“九霄环佩”
故宫博物院藏
唐琴“枯木龙吟”
中国艺术研究院藏
2019年2月24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了一场“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藏古琴音乐会”,邀请国家级传承人与著名琴家演奏唐琴“枯木龙吟”、宋琴“鸣凤”、元末明初琴“真趣”、明代“小递钟”、蕉叶琴等传世名琴。由田青先生倡议的“让古琴醒来”活动,是对古琴艺术创新性保护的重要举措。
2021年,中国唱片出版发行了一张名为《丝韵逸秀》(共二辑)黑胶唱片,为琴家吴文光的丝弦古琴独奏专辑,收录《关山月》《潇湘水云》等10首琴曲。专辑中吴文光弹奏宋代丝弦琴“龙升雨降”,与如今广泛使用的钢弦琴脆硬刚亮的发音不同,呈现出古朴清丽、柔和宽润的传统音色之美。
图 | 《丝韵逸秀》第一辑封面
图 | 宋代丝弦琴“龙升雨降”
04
人类文明瑰宝:古琴艺术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界“老八张”
飞向宇宙的《流水》之音
古琴作为古老的弹拨乐器,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世琴曲有三千余首之多,文献遗存十分丰富。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当之无愧的人类文明瑰宝。
195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成立后,对古琴音乐进行大量搜集和整理工作。195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组织三人小组(查阜西、许健、王迪)赴全国各地21个省市开展古琴音乐的采访和调查,访问了86位琴家,搜集270多首琴曲,在中国唱片及各地电台的支持下,共录制琴曲约1500分钟。
图 | 源自网络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8CD)便是根据当时大量极其珍贵、不可复得的琴曲钢丝录音资料,在1960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所与中国唱片编创,并于二十余年后出版。
这套专辑含8张CD,古琴界称之为“老八张”。
图 |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8CD)
专辑涵盖了广陵、虞山、泛川、九嶷、新浙、诸城、梅庵、淮阳、岭南等9大琴派,管平湖、吴景略、査阜西、张子谦、詹澄秋、姚丙炎、溥雪斋等22位琴家,《广陵散》《离骚》《洞庭秋思》《流水》《酒狂》《良宵引》《潇湘水云》等53首琴曲,是中国古琴音乐的稀世珍宝。
古琴名曲《流水》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著名古琴曲之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音乐的重要代表。乐曲表达了“智者乐水”,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精神意趣,也蕴含着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智慧与理念。
该曲音视频收录于《高山流水——古琴名家音乐会》专辑(CD/DVD),于2020年由中国唱片出版。专辑收录曲均采用传统古琴独奏形式,演奏家有李祥霆、吴钊、龚一、丁承运、戴晓莲、赵晓霞等。
图 | 《高山流水——古琴名家音乐会》专辑封面
1977年,古琴曲《流水》作为唯一代表中国的音乐,被刻录在美国“旅行者号”搭载的12英寸镀金铜质唱片上。
同时,《流水》也是这张唱片中刻录演奏时间最长的乐曲,由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
图 源自网络 | 美国“旅行者号”搭载的镀金铜质唱片
图 源自网络 | 古琴演奏家 管平湖
点击网站聆听 “旅行者号”唱片
https://goldenrecord.org/#discus-aureus
第28首为古琴曲《流水》
带着中国人“高水流水觅知音”的美好愿望,悠扬动听的《流水》之声,已回响在茫茫宇宙中。
行走在历史和文化间,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品读兼收并蓄的中国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源远流长,每一处文化遗产、每一件文物、每一首民族歌谣,都在讲述着“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以及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