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深圳 | 琴在江南——张焘麟古琴音乐会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3-08-16

琴在江南——张焘麟古琴音乐会,即将奏响深圳!以琴会友、交流传承,是本次古琴音乐会的活动宗旨。深圳是一个开放的大都市,中外古今文化交流频繁兴盛,对久经音乐洗耳的深圳琴友来说,这绝对是一股不同凡响的别样琴风!


-  琴在江南——张焘麟古琴音乐会-

指导单位

深圳市宝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主办单位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承办单位

宝安区西乡街道公共服务办(文体)

宝安区西乡街道党建工作办(团工委)

宝安区西乡街道党政综合办(宣传)

宝安区西乡街道党建工作办(妇联)

宝安区西乡街道总工会

深圳市九嶷古琴学会

天津市七弦琴院

深圳市乐器行业协会

协办单位

天津市华夏正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宝安区古琴协会

深圳市宝安区文化馆西乡分馆

宝安区文化馆古琴艺术馆


音乐会介绍

时间:2023年8月27日(周日)19:00

地点:深圳市西乡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时代大讲堂(西乡会堂小音乐厅)


节目单(以现场演出为准)

1……《高山流水》侯作吾演奏谱

《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高山流水》本为一操,后人度伯牙曲意而作,后分为二。今之《高山流水》多以《天闻阁琴谱》《百瓶斋琴谱》合参而来。是曲音节古朴,其意巍巍洋洋,全在停顿得宜,气韵自然,意味无穷,伯牙与子期,古琴与知音,千百年来最为传颂。

2……《离骚》明《神奇秘谱》 管平湖打谱(鼓伴奏:李兴德)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

3……《阳春》明《神奇秘谱》吴景略打谱

《阳春》是由古代歌曲《阳春白雪》演变而来的古琴曲,表现的是万物回春,和风淡荡之意。冲和清丽,春光隐隐现于指下。

4……《白雪》明《西麓堂琴统》张子盛打谱

中国古琴名曲。传为春秋晋师旷所作。战国楚宋玉 《讽赋》:“中有鸣琴焉,臣援而鼓之,为《幽兰》、《白雪》之曲。”《淮南子·览冥训》:“昔者师旷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 三国魏嵇康 《琴赋》:“扬《白雪》,发清角,理正声,奏妙曲。” 唐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诗:“《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清曹寅 《冬兰》诗:“此即希声曲,应和《白雪》弹。”

5……《泛沧浪》明《神奇秘谱》吴文光打谱

乐曲为南宋郭沔所作,体现了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乐曲旋律别致,节奏跌宕,听来令人有驾舟于五湖,心和太虚之趣。堪为琴中之逸品。

6……《半山听雨》作曲:苏一 打谱:杨青

半山听雨,雨丝缠绵,空谷生烟,山林氤霭,雨打树叶淅淅沥沥,琴声悠悠婉约细腻,雨声琴声冲刷掉了俗世凡尘,让心灵宁静、恬淡,忘却烦恼。

7……《广陵散》明《神奇秘谱》管平湖打谱

此曲为琴曲中结构最庞大者,有“曲之师长”的美誉。描写战国时聂政为报父仇,刺死韩王,然后逃亡自尽的悲壮故事。是琴曲中少见的武曲。

曲谱初见于明《神奇秘谱》(1425),原谱注有:“昔人不传之秘”,“世有二谱,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隋亡而入唐,唐亡流落于民间者有年,……经九百三十七年矣,……。”此曲结构庞大,有四十五段之多,被誉为“曲之师长”,现在演奏多做删减。本谱是根据吴景略先生及管平湖先生的演奏谱合参整理。乐曲为叙事曲,源自聂政刺韩王的戏剧性题材,历来颇受琴家推崇,其曲调慷慨激昂,沉雄悲壮。演奏技法十分丰富,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8……《秋鸿》明《神奇秘谱》吴文光打谱

乐曲旋律苍雄浑朴,象声寓意,写景抒情,取意鸿雁展翅高翔,知时宾秋,远落平沙,衔芦游弋,排云出塞,一举万里的壮观景象,以寓志在云霄的旷达情怀。

9……《春风》许国华、龚一作曲(鼓伴奏:李兴德)

此曲作于1982年。乐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曲式结构、调性转换、演奏技巧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突破传统古琴音乐五音音律的局限,大胆模仿少数民族乐器与西方乐器的表现手法,又不失古琴的浑厚之韵,是当代琴曲中的典范。揭示了古琴这一古老乐器的发展潜力。作品以明快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春意盎然、奋发向上的欢快情绪。

10……《古琴与钢琴》刘健作曲

本作品为一张古琴与一架钢琴而作。作曲者通过組合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和西洋音乐的“乐器之王”,探索这两性能截然的中西乐器“相合”的多钟可能,从而寻找中国传统文人音乐的“新释”方式。


值得特别介绍的是,本场深圳音乐会的演奏用琴,为“琴在江南”蕉叶式古琴。

动人蕉叶,最美江南。由“琴在江南”制琴工坊斫制的蕉叶琴造型独树一帜,琴身修长,似一片温厚的芭蕉叶,正符合文人低调清雅的审美趣味。但蕉叶琴的斫制难度又非常大,所以一直珍稀不可多得。

雨洗芭蕉叶上诗~

此蕉叶琴斫法得度,材漆考究,琴体两侧如蕉叶起伏,修长流畅而自然,情态旖旎舒卷有致,一气呵成韵律生动,琴头有一凹槽,模拟叶柄叶根,弯曲向下,依托琴身。细细的琴弦又延伸宛如蕉叶脉络纵横,实在是状物之神笔。每一个部位都非常考究,工艺堪称一流。

雨打芭蕉已经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一个固定美学现象,其声或清脆或浑厚,雨点疏密而意向声音又各各不同,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于书房芸窗,弹奏蕉叶古琴,也令人顿生出一种“雨洗芭蕉叶上诗”的心情,萦绕着无限思绪。

此次音乐会上,深圳琴友可赏良琴、聆蕉声,见证深圳古琴艺术的繁荣兴盛,与天南地北而来的琴友们切磋交流!

FROM:古琴张子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