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琴派兴于明末清初的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古琴宗师徐常遇编著《澄鉴堂琴谱》标志着广陵琴派的成熟。这个具有三百余年历史传统的古老琴派,经一代代琴人的不懈努力,薪火不断,传承至今。
然而,在经历近代两次巨大社会转型之后,广陵琴派乃至整个中国琴乐文化却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形势。广陵琴派的琴乐传统如何在当前社会中被继承、传播或衍变?新的音乐作品、音乐风格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下产生、传播和被接受?琴派中的琴人如何接受、适应或者抵抗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
本书将从“历史与现代”的时间维度和“个人与社会 (群体)”的空间维度展开对广陵琴派传统与变迁的讨论,并在讨论中勾画出在历史、社会、个人三者交错作用下整个中国琴乐文化的当代影像。
《广陵琴派研究》是系统研究广陵派琴学的力作,作者是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广陵琴派传人杨春薇老师。
杨春薇,古琴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音研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理事。2002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获得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学位。从小习琴,先后师从于梅庵派琴家刘景韶、刘善教先生;广陵派琴家梅曰强先生,1991年,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虞山吴派琴家吴文光先生继续习琴和研究琴学。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中国古代音乐史。
2004-2006年,台湾亚洲唱片有限公司、谛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合作出版三张古琴专辑《幽兰》、《煦风》、《飞英游弦》。发表多篇琴乐及传统音乐方面的论文:《<普安咒>研究》、《琴乐流派的结构研究法》、《琴乐流派源流之考证》、《从近代琴谱演变论琴乐发展》、《中国音乐学院雅乐团的实践与反思》、《朱载堉<六代小舞谱>学术复原与乐教》、《当代文心——记吴文光先生从艺六十五周年音乐会》、《明代朱载堉<六代小舞谱>音乐舞蹈复原》(DVD)等。承担北京市科技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古琴减字谱打谱软件开发”,担任该项目负责人;北京市哲社办“燕国宫廷音乐重建研究与实践”项目负责人。还先后承担和完成北京市教委人事部项目《琴派研究》、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唐代古谱辑览及译谱》的研究工作。2023年出版专著《广陵琴派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年起担任雅乐研究中心副主任及雅乐团副团长,参加主持了《燕国宫廷音乐》、《乡射礼音乐》、《明代朱载堉六小舞舞蹈与音乐》等雅乐的复原和重建项目。2021年,《明代朱载堉<六代小舞谱>音乐舞蹈复原》出版项目荣获国家“十四五重点规划”项目及“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2023年,《明代李之藻<判宫礼乐疏>音乐舞蹈复原》出版项目荣获国家“十四五重点规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