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艺术体现为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国家级传承人桂世民带领学生演奏
其中源自明末清初的“金陵琴派 ”,是我国古琴界一个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流派,也是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正春(已故)、桂世民,省级代
表性传承人谢坤芳、刘甦、葛勇,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桂震
宇、李学翠等。
明万历三十七年,杨抡在南京编写了《太古遗音·伯牙心法》;一改前代乐人推崇的琴歌第一的形式; 清初,庄臻风主张琴人在演技上继往开来,突出个性特点,至此金陵琴派风格特点形成。民国期间创办的金陵琴社,吸收了清和雅正的艺术特质,在艺术与哲学理念上, 追求主体与客体、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在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上突出琴歌与琴曲并存 ;在演奏特点和技艺表现上,强调指法灵活细腻, 演奏飘逸洒脱、 跌宕起伏 ,尤以“顿挫” 取胜。
FROM:秦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