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精彩回顾】李蓬蓬古琴音乐会
华音网 2024-10-21

10月19日,李蓬蓬古琴音乐会在海心沙球体音乐厅隆重举行,古琴演奏家李蓬蓬携名琴九霄环佩登台,与古琴家陈磊、古琴家黄德欣、青年笛箫演奏家张启航和Peter Waas教授一同为听众带来了一场跨越时间、地域与文化的饕餮盛宴。星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邓国安音乐会期间看望了李蓬蓬老师,并就高校开设古琴专业、古琴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等多方面事宜深入交流 。


本场音乐会分上下半场。上半场始于古琴名曲《流水》,随后是《柳青娘》《汉宫秋月》《怀古》《梧叶舞秋风》和《阳关三叠》,其中《柳青娘》改编自潮州民间乐曲,《怀古》是岭南琴派的经典作品,古曲《汉宫秋月》在筝曲、琴曲中均有传谱,二者在本场音乐会合而为一。下半场由古曲《广陵散》开场,《平沙落雁》《获麟操》《梅花三弄》《酒狂》相继其后。

上半场

《流水》

(演奏:李蓬蓬)

琴曲《流水》承载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据明代《神奇秘谱》所录《流水》题解,《高山》《流水》本为一曲,唐时分为独立的两曲。早在2023年4月7日,李蓬蓬就曾在广州用九霄环佩琴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演奏《流水》。今时今日,人、琴、曲、地再相逢,耳畔忽而淙淙铮铮、清清冷冷,忽而扬扬悠悠、行云流水,滚拂时“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收束时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柳青娘》

(演奏:黄德欣)

【柳青娘】是我国古老的词牌和曲牌,可追溯至唐代或更早,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十分广泛。潮州筝曲《柳青娘》主要有三个变体版本:轻三重六调、重六调和活五调,三者均为潮州音乐的特殊调式。2015年,黄德欣应邀参加第七届汕头音乐周之古琴潮韵赏析音乐会,以活五调《柳青娘》移植创作琴曲《柳青娘》。曲中,黄德欣老师的吟猱滑音似悲怜、似叹惋,诉说着对唐代青楼女子柳青娘不幸身世的同情,快板部分以慢板主旋律扩展,表达柳青娘的意欲逃离。

《汉宫秋月》

(演奏:李蓬蓬,黄德欣)

古曲《汉宫秋月》在二胡、琵琶、筝、琴、江南丝竹均有传谱,其间名实与渊源关系学界尚未有定论。相传《汉宫秋月》是一首以宫怨为题材的作品,描绘宫女们的哀怨悲愁与无能为力。琴筝重奏版《汉宫秋月》由周成龙编配,以筝版为主。演奏时,二位演奏家你繁我简,琴之走手音为虚,筝之提弹为实,虚实相应,意蕴悠长。其声戚戚,谓之“金风玉叶坠,乱乱乱、扰人寰。”古时素有琴瑟和鸣之说,而今已经甚少能看见瑟的身影,明代朱载堉有“小瑟即筝”一说,今之合奏,如何不叫人心生慨叹“清风低诉些些事,昨月始从今日圆”。

《怀古》

(演奏:陈磊)

琴曲《怀古》是岭南琴派的代表作品之一,见于南宋末年遗留的岭南派古琴重要传谱《古冈遗谱》,旨在表达仁人志士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本次登台择岭南琴派代表人物杨新伦先生之传谱。全曲主要分布在低音区,速度缓慢,乐句颇长,多用走手音,以缓慢均匀的吟揉技法奏出富有沉思意味的旋律。风格古朴幽静、深沉内敛,似嗟叹吟咏,欲与天地合。偶有顿足之感,转瞬即逝,缘何?盖哀而不伤之道,君子端方之举也。

《梧叶舞秋风》

(演奏:李蓬蓬)

《梧叶舞秋风》是一首清代琴曲,其谱本出自清初庄殝凤的《琴学心声谐谱》,是著名琴家庄臻凤的传世之作,曲意从标题,取自天地秋声。全曲开朗洒脱、秋高气爽,静听仿佛有秋叶静落阶前,清妙淳朴。作品由泛音开始,秋凉飒飒,木叶顺势而下,轻盈旋落;以泛音结束,悠然豁达,满堂秋风,意犹不止。

《阳关三叠》

(演奏:李蓬蓬)

《阳关三叠》同样是一首古曲,根据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曲而成,因诗中既有“阳关”也有“渭城”,故也可称为《阳关曲》《渭城曲》,“三叠”则指演唱时需重复三次。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表达了与朋友离别的哀怨之情,彼时徭役繁重,元二与王维、服役者与送行人,都是人民饱受征戍与战争压迫的缩影,正是因此,虽诗中无一句征兵,但字字是战争。全曲以商调式为中心,穿插羽调式,不作深语,声情沁骨,情味俱深,意境两尽。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天地悠悠,上半场在渺渺之声中结束。

下半场

《广陵散》(节本)

(演奏:李蓬蓬)

《广陵散》是我国著名古曲之一,在古琴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最早收录于明朝刊刻的《神奇秘谱》。宋代陈旸称之为“曲之师长”,认为此曲可以与《诗经》相比拟。作品曲体结构庞大,据每段标题可知,描写的是战国时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傀的典故。不同于其他琴曲,《广陵散》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气息的乐曲。1953年起,历时四年,经过管平湖先生的重新打谱,这首演奏失传的古曲重现天日。李蓬蓬老师演奏的节本保留了相当一部分为刺杀(即全曲高潮)作铺垫的内容,其怨恨凄感如幽冥鬼神之声,邕邕容容,言语清冷;其怫郁慨慷又隐隐轰轰,风雨亭亭,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平沙落雁》

(演奏:李蓬蓬,张启航)

琴曲《平沙落雁》亦是古曲,关于其最早出处主要有两种观点,初见于明末《古音正宗》或是现于明末《徽言秘旨》。平沙落雁本是潇湘八景之一,曲意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志写逸士之心胸。琴箫合奏版以琴曲旋律为主,实际演奏中,琴与箫的旋律线条几乎完全重合,展现出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合奏思维。旋律风格悠扬豁达,琴音清丽而静,箫声和润而远,有清、远、古、澹之象,展现出君子寄身天地间的逍遥。

《获麟操》

(演奏:张启航)

《获麟操》相传为孔子所作,最早见于明《神奇秘谱》,是一首以叙事为题材的古曲,叙述了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的典故。全曲主要分布在低音区和中音区,速度和缓,多用泛音与按音的交替进行,以营造出虚实明暗相结合的音响效果。旋律起伏少,有中正之意,儒家常道“乐与政通”,其斯之谓与。

《梅花三弄》《酒狂》

(演奏:李蓬蓬,Peter Waas)

琴曲《梅花三弄》最早见于明《神奇秘谱》,夫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梅花三弄》乃是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曲中刻画着梅花迎霜傲雪、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艺术形象,以此借物咏怀,象征梅花的经典旋律可谓家喻户晓。琴曲《酒狂》相传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所作,旋律层次极其丰富,节奏奇特,是带有切分感的三拍子,使用大量的迭句,声多韵少,旨在描绘阮籍“道之不行,与时不合,忘世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酒,终日酣醉,于世沉浮”之态。此两曲在合奏中处理基本一致,均以古琴为中心,以钢琴为外沿,利用钢琴宽广的音区为古琴镀上一层晖光,增强了音乐的张力;思维上,继续沿袭中国传统民间合奏思维,在音色上做加法,而不是擅自添加纵向和声;《梅花三弄》中,钢琴两次演绎梅花意象,第一次用单音,第二次在核心音周围加上“tr”,不失为一种个性化处理;钢琴有点状效果,反之,古琴则是有延伸感的线条,点线相合,塑造了奇特的音响效果,令人难以忘怀。

结语音乐会上半场既有汉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相辉映,又有同一古曲在不同乐器中的分化与汇流,意趣盎然。下半场琴箫合奏、古琴钢琴合奏的演奏方式为经典作品添上当代笔墨。几位演奏家站在不同的文化立场,使用不同的音乐语言,共同诠释同一个作品,在声音与美学上形成一组中西对答。曲终,音乐会在众人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FROM: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家音乐季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