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中国琴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著名古琴家黄梅武汉行活动
华音网 2025-03-05

2025年3月1-2日期间,由武汉琴台音乐厅及武汉古琴研究会古琴传承基地·琴台太和琴社联合主办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著名古琴家黄梅的武汉行系列活动圆满落幕,反响热烈!

本次系列活动包含“柒声・黄梅师生古琴专场音乐会” 及“心弦——古琴曲调中的心灵治愈密码”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图书馆两场学术讲座。本次活动不仅以高水准的古琴艺术演绎提升了武汉古琴观众对传统乐器的审美认知,更通过创新性的视听呈现为武汉古琴文化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成功搭建起艺术与大众深度对话的桥梁。

壹 · 琴台音乐厅

柒声——黄梅师生古琴专场音乐会

3 月 1 日晚 19:30,琴台音乐厅内琴音袅袅,著名古琴家黄梅的 “柒声・黄梅师生古琴专场音乐会” 在此盛大举行。

琴台音乐厅内座无虚席

黄梅老师身兼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等数职,其带领学生们用一场既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的精彩音乐会,让武汉的古琴爱好者们领略到古琴艺术的独特魅力!

《梅花三弄》  古琴:黄梅

音乐会以经典的《梅花三弄》开场,在灯光亮起之前,琴声似雅士低吟浅唱般缓缓飘入,奏响高洁之音,随着琴音全场嘈杂的氛围瞬间安静。

《梅花三弄》原是东晋大将桓伊的笛曲,后被改编为琴曲。在黄梅老师的演绎下,古琴泛音清脆,恰似梅花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尽显高洁之姿。全曲通过散音、泛音、按音的巧妙组合,将梅花的傲骨与静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引领观众踏入这场古韵之旅。

《古风操》《神人畅》  双琴合奏:李孟洁、叶子禾

随后的《古风操》《神人畅》双琴合奏,琴者配合默契,琴音相互呼应,精心编排创新的片段,古今韵味交织,别有意境。尤其是《神人畅》,相传为唐尧所作,其音调古朴、节奏铿锵,双琴演绎下让音乐的表达更加丰富,节奏奔放,铿锵有力,就古琴常见的悠扬深远的审美意向来说大有异趣,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天神降临、与民共舞的欢乐场景,尽显 “天人合一” 的传统观念。

《潇湘水云》  古琴:黄梅

上半场在黄梅老师独奏的《潇湘水云》中,将音乐会推向高潮。《潇湘水云》此曲为南宋郭沔所作,彼时元兵南侵,郭沔见山河之景,感慨万千而作。演奏中,黄梅老师运用独特技法,将曲中的悲愤与对山河的热爱表达得丝丝入扣。琴音或潺潺或汹涌,生动描绘出潇湘水云的变幻。

《流水》  双琴合奏:孙昊鹏、杨茜

下半场的双琴演奏《流水》同样出色,双琴配合此起彼伏,让流水的形态更加丰富多变,通过滚拂技法营造出水流湍急之景,尽显豁达深远的意境。

《猿鹤双清》  古琴:李孟洁

《猿鹤双清》展现出古琴的灵动表现力,琴音清脆,似能看到猿猴跳跃、仙鹤翱翔,营造空灵清幽氛围。

琴&阮合奏传统小曲《关山月》《酒狂》

古琴:黄梅    阮:胡涛

而古琴与中阮合奏的《关山月》《酒狂》,两种乐器音色融合,为经典曲目增添别样韵味,将《关山月》的激昂、《酒狂》的洒脱展现得淋漓尽致。

《忆故人》  古琴:黄梅

音乐会在黄梅老师演奏的《忆故人》的深情旋律中渐近尾声。黄梅老师的演奏细腻动人,琴音如泣如诉,满含对故人的思念。

返场曲目:《秋鸿》  古琴:孙昊鹏

返场曲目《秋鸿》则以悠扬曲调、高远意境,为这场音乐会画上完美句号,让观众再次领略古琴艺术的魅力。

音乐会合影及签售环节

这场音乐会不仅是音乐盛宴,更是对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弘扬。黄梅老师及其学生们以精湛技艺,让古老的古琴焕发生机,也让更多人领略到古琴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精彩演出,让古琴之音在岁月中持续流淌。

贰 · 学术讲座

心弦——古琴曲调中的心灵治愈密码

武汉图书馆讲座

讲座得到极目新闻报道:

以下为报道内容:

3月2日,武汉“名家论坛”举办“心弦——古琴曲调中的心灵治愈密码”讲演活动。来自柒•生古琴艺术团的成员赵子宁的一曲《广陵散》,用纤纤十指弹奏出杀伐之气,深深感染听众。

她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广陵散》讲述的是“聂政刺韩王”的故事,“我每次演奏这首曲子,就会把自己代入到这个故事里,想象自己是聂政”。

这次武汉“名家论坛”活动,邀请了刚刚在武汉琴台音乐厅为江城市民带来“柒声——黄梅师生古琴专场音乐会”的古琴演奏家黄梅,以及阮演奏家胡涛,柒•生古琴艺术团的成员赵子宁、郑橏穅,通过演讲加演奏的形式,为市民呈献古韵悠长的文化盛宴。

古琴演奏家黄梅介绍,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距今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古琴有“龙池”“凤沼”两个出音孔。“为什么古琴的音量较小,而小提琴的音量较大?这是很多音乐爱好者喜欢问的问题。”黄梅解释说,这是因为古琴的演奏方法为左手按、右手拨,而小提琴演奏用的是弓,因而持续力强,声音更大、更持久。古琴的演奏和发声方式,让古琴成为了“两米距离听也不吵闹”的乐器,因而也是最贴近“心”的乐器。

阮演奏家胡涛告诉大家,琵琶、中阮和古琴,就像是三个不同性格的人。琵琶声音高亢,可以参与人数较多的音乐活动,就像是一个外向的人。中阮可以加入到群体的音乐活动中和歌舞一起,可以独自演奏,如果把它比喻为一个人,那是既有内向、也有外向的性格。而古琴更像是一个内敛的人,不需要应和他人,喜欢独处,也可以三两好友一起交流。

同时作为音乐治疗师的胡涛说,音乐是多元的沟通工具,是最佳的宣泄途径。音乐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可以让自我得到满足。音乐疗愈在临床领域一直被应用,还有待于更多系统性的研究和开发。

现场,古琴演奏家黄梅的学生,柒•生古琴艺术团的成员赵子宁、郑橏穅,分别为大家带来了《广陵散》《渔樵问答》等多首古琴曲,听众纷纷表示从《广陵散》中“听出了濒死的感觉”“听出了交战的紧张感”,从《渔樵问答》中听出了愉悦感。

活动现场,有听众提问黄梅,怎样看待古曲与现代音乐的关系。黄梅回答说:“现代作品在表现人的情感上更为直接。学习古琴也需要了解现代音乐,因为人是活在当下的。”

武汉理工大学讲座

3月2日10:00,古琴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黄梅在武汉理工大学鉴湖校区第二教学楼302教室做客由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院、素质教育中心主办的第20期“艺术名家讲堂”《心弦——从心理学视角解读古琴音乐》专题讲座。

黄梅老师围绕古琴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古琴音乐的韵律特征和情感表达进行了全面生动的介绍。随后,黄梅老师与胡涛老师联袂登台,从音乐心理学角度解析古琴艺术如何通过音律的虚实相生、节奏的疏密变化,实现情感表达与心理调适的双重功能。两位老师以琴曲为媒,通过现场演奏与心理实验的穿插演绎,引领听众经历了一场“以琴观心”的沉浸式体验。

在实践演绎环节,柒·生古琴艺术团成员赵子宁、郑橏穅两位同学演奏了《广陵散》、《离骚》等经典作品。琴声时而如惊雷裂空,时而似幽涧沉吟,令在场师生沉浸于古琴艺术的情感张力与意境之美。

交流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提问,就古琴演奏技巧、教学实践等话题与黄梅老师展开探讨。活动尾声,武汉理工大学幽兰琴筝社的同学们献上精心编排的在《鹿鸣操》、《酒狂》这两首古曲的基础上融合书法、琴箫、吟诵、大鼓等元素的创意作品。

黄梅老师从情感表达、技法运用、守正创新等方面进行专业点评,充分肯定同学们对古琴艺术的传承热情, 并鼓励大家继续在艺术实践中涵养人文情怀。在场同学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对古琴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更在琴韵流转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的浸润力量。

END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FROM:武汉琴台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