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琴筝和鸣润新疆!扬州非遗名师田泉、郭悦以艺为桥,绘就扬新文化交融新篇
华音网 2025-09-01

当广陵琴派的清越琴音邂逅西域草原的辽阔风情,当扬州古筝的婉转旋律碰撞天山脚下的热情歌舞,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盛宴,正在新疆大地上演。近日,2025 “新疆是个好地方” 江苏省扬州市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在和田与新源县盛大启幕,广陵派古琴传人田泉老师与扬州市古筝非遗传承人郭悦老师,受邀参加该活动,以琴筝为媒,将江苏非遗的魅力深植新疆,让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种子在两地民众心间生根发芽。

和田.第壹站

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援疆主题展示活动

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援疆主题展示活动于8月中旬在新疆和田市举办,本次展示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以“水韵江苏 精彩非遗”为主题,活动以“非遗展示”“非遗舞韵”“非遗体验”“非遗演艺”等形式,设置“烟火非遗”“昆仑非遗”“乐舞非遗”“匠心非遗”等版块。江苏非遗援疆主题展区展示、展演项目共12项,其中古琴(古筝)艺术为人类非遗项目、省级非遗项目。由田泉、郭悦两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展示。


新源.第貳站

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援疆主题展示活动

8月19日,“扬新一家亲 春雨润新源”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江苏省扬州市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在新源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大咖云集护非遗,名师登场引期待

此次活动不仅是扬州对口援疆工作的文化缩影,更是两地非遗资源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周志钧,新源县委副书记、扬州市对口支援新源县前方工作组组长唐朝文,新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国强,新源县副县长欧阳国华等领导出席,为这场文化交流活动注入强大支持。

活动现场,扬州市文化馆与新源县文化馆签署合作共建协议,16 台古筝捐赠到位,“扬州古琴艺术(广陵琴派)传习所” 与 “古筝艺术传习所” 正式落户新源县 —— 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两地非遗传承合作迈入新阶段,进一步推动扬州与新源两地文化深度交流,促进了民心相通,民族团结,也标志着扬州琴筝文化在新源的传承步入 “常态化、系统化” 新阶段。

琴筝和鸣献盛宴,非遗魅力动人心

非遗交流展演环节,田泉与郭悦两位老师的登场,瞬间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作为广陵派古琴的代表性传人,田泉老师的琴技早已享誉业界,此次他与郭悦老师联袂带来的古琴与古筝合奏《烟雨唱扬州》,成为整场演出的 “点睛之笔”。琴弦拨动间,广陵琴派的古朴典雅与扬州古筝的灵动婉转完美融合,既有江南水乡的柔情诗意,又暗含西域大地的开阔意境,一曲终了,台下掌声雷动,新源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一精彩瞬间,不少人更是屏息凝神,久久沉浸在琴筝和鸣的美妙意境中。

随后,郭悦老师带来的古筝独奏《行者》同样惊艳全场。指尖在琴弦上跳跃,时而激昂如大漠风沙,时而悠扬如草原牧歌,将扬州古筝的丰富表现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台下观众张爱芬看完演出后难掩激动:“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今天在家门口就亲眼看到,我心里非常开心,感觉扬州文化博大深厚,太震撼了。”

课堂传艺播火种,文化自信植心间

如果说舞台演出是 “文化展示”,那郭悦老师的线下授课,则是 “文化扎根” 的关键一步。活动期间,郭悦老师专门为学生开设古筝课程,她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梳理出古筝文化的千年脉络。“大家看,食指点奏时要注意力度,既要清脆又不能生硬。” 课堂上,郭悦老师手把手指导学生弹奏,从指法技巧到情感表达,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细节。


学生周佳祺上完课后兴奋地说:“今天很荣幸听到扬州郭悦老师为我们讲授的古筝知识,从而了解到了从南北朝到近代、再到现代的古筝文化,让我充满了文化自信。通过郭老师的教授,以及《战台风》这种经典曲目的学习,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古筝文化真的博大精深。将来我也会把这种文化更加的发扬光大。”

文化春雨润乡野,琴筝余韵永流传

活动并未止步于新源县,为让更多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田泉、郭悦两位老师参与的文艺演出与非遗展示,还延伸到新源县别斯托别乡,他们再次奏响琴筝合鸣,让广陵琴音与扬州筝韵飘向更广阔的空间;让非遗种子在基层民众心中生根。

从和田到新源,从舞台到课堂,田泉与郭悦两位老师以琴为媒、以筝传情,不仅让扬州非遗在新疆落地生根,更在两地民众之间搭建起一座 “心与心” 的桥梁。“愿两地人民在文化交流中,让心与心的距离愈发贴近。” 而这场由田泉、郭悦两位非遗名师参与的文化之旅,正是对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 —— 琴筝和鸣间,扬新一家亲;非遗传承中,共筑民族情。

FROM:龙凤乐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