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齐聚一堂,以琴为伴时光在弦间悄然走过,每一次突破都见证着坚持的力量
习琴之路,是技艺的精进,更是心性的修炼。从最初懵懂的模仿,到渐渐懂得左手吟猱与右手疾徐的配合之道,如心灵生长中渐渐学会的收放自如。
那些共同度过的晨昏,反复打磨的乐句,都化作师生此刻弦上的默契与从容。琴路漫漫,邀请您静观我们与琴相知的历程
“且听清音”帅微&连家杰师生古琴音乐会
节目单
一、神人畅
据《神奇秘谱》
古琴:帅微
琴曲《神人畅》是唐代以前仅两首记载下来以"畅" 为题材的古琴曲之一,此曲表达了昔日部落领袖"尧"祭祀之时弹琴,奇妙琴声感动上天,使天神降临,与人们欢乐歌舞,共庆盛典。
二、关山月
据《梅庵琴谱》
古琴:牛易川
此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梅庵琴派小品,配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同名古诗,表现了古代驻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念家乡之情及为国效力之心。
三、流水
据《天闻阁琴谱》
古琴:杨崟炜
《流水》是中国第一名曲,春秋时期俞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子期能听出伯牙琴音中巍巍若高山,洋洋若流水的意境,成为他的知音,千古传为友谊的最高境界。后来钟子期逝世,伯牙将琴摔碎再不弹琴。此曲表现了流水由点点山泉到长江大海的种种形象和孔子所讲“智者乐水”的智者心灵与水相通的悠远宽广的意境。
四、长门怨
据《梅庵琴谱》
古琴:杨世东
演奏此曲出自清代民间,是根据司马相如的诗赋名篇《长门赋》的意思所作,描绘了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自幼为汉武帝所爱,后来失宠退居长门宫的故事,表现了她孤独忧伤的心情,是梅庵琴派代表曲目之一。
五、酒狂
据《西麓堂琴统》
古琴:韩颖
此曲出自明代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1425 年刊行)。《酒狂》相传为三国时期阮籍所作,是一千多年前的古曲,也是古琴中最重要的经典小品之一。
六、梅花三弄
据《琴箫合谱》
古琴:刘息全
作画:牛易川
根据明代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此曲表现了梅花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格,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七、醉渔唱晚
据《今虞琴刊》
古琴:李圣齐
《醉渔唱晚》其曲谱最早见于明朝嘉靖年间琴家汪芝所著的《西麓堂琴统》,琴曲表现了暮色中醉渔哼唱渔歌、步伐踉跄的情景。
八、广陵散
据《神奇秘谱》
领奏:连家杰
合奏:苏德凤、杨崟炜、牛易川
《广陵散》是现在世界上最古老的乐曲,来源于两千年前,它定谱于唐代,出版于1425年。表现了战国时期摄政替父报仇刺杀韩王的故事。乐曲旋激昂、慷慨,表现了正义精神,在古代曾被视为琴曲之王。
九、鸥鹭忘机
据《自远堂琴谱》
古琴:王丽萍
《鸥鹭忘机》的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战国时代著作《列子》中记有这样一则寓言:“古时有个人常在海边漫步常有海鸥与他相亲近。他的父亲得知后,要他捉一两只回来玩赏。待他再到海滩上想要捉海鸥时,海鸥都远远地飞走了。”“鸥鹭忘机”一词就是来源于这个寓言,比喻人无巧诈之心,异类才会与他亲近。此曲的音乐在优美之中含有一种淡淡的伤感,表现了真善美的精神。
十、忆故人
据《今虞琴刊》
古琴:刘璇
此曲创作于约300年前,曲谱载于《今虞琴刊》(1937年刊行)传自清末民初彭庆寿的《理琴轩琴谱》。它描绘了古人在月下的山居庭院中徘徊沉吟,忆念老友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十一、潇湘水云
据《五知斋琴谱》
古琴:夏弘珊
此曲是南宋琴家郭楚望的代表作,表达了先生在潇湘水畔北望九嶷山被云雾所蔽之象,使人有置身于水光云影,烟雾缭绕的境界。在那后面隐若道出作者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感慨,用音乐艺术升华到内心世界去。
十二、竹林中的布鲁斯
冯书雅作曲
古琴:连家杰
钢琴:于泊洋
古琴与钢琴二重奏《竹林中的布鲁斯》将中国的五声音阶与爵士乐的布鲁斯音阶进行结合。古琴声部既传承传统音乐语汇,又借鉴了爵士吉他等西洋乐器的音乐表达方式,与爵士风格的钢琴演奏融合在一起,探索古琴曲目的新风格,体现魏晋风骨在当代的延续,展现洒脱不羁、快然自足的神韵。
时间|Time
2025年11月1日16:00
地点|Location
北京市东城区前永康胡同11号紫霞琴院
详询
—讲师—
帅微青年古琴演奏家,紫霞琴院高级讲师,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古琴专业教师,丹麦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外派古琴教师,国际古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员。师从古琴演奏家赵晓霞教授、李祥霆教授。曾多次参与由中国驻丹麦大使馆、丹麦文化协会、丹麦皇家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演出,并开展多次公开课与古琴讲座,如“丹麦中国新年音乐会”等,应法国当地四所孔院联合邀请参与的法国巡演,曾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Niklas Sivelöv钢琴教授合作录制即兴合辑《续》,并在丹麦发行。曾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帅微古琴独奏音乐会”。
连家杰
青年古琴演奏家,紫霞琴院高级讲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在读,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古琴专业教师,国际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启蒙于赵琰,师承古琴艺术家赵晓霞。本科师从曾成伟教授、李妮莱老师;博士师从苗建华研究员,专业为中国音乐美学史方向。曾获第二届新加坡莱佛士文化艺术节华乐大赛金奖;Hummingbird国际音乐节团体金奖;“南风杯”国际古琴大赛职业A组银奖等;发表论文《琴曲〈广寒游〉打谱研究》,《当代音乐》;《古琴演奏中“上下”“进退“绰注”之辨》,《音乐文化研究》(浙江音乐学院学报);打谱研究作品《山居吟》出版于《天闻阁琴谱乐诠》中;参与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古琴卷(第三版);受聘为央音艺术展演古琴专业评委、诊席讲师。电影《封神三部曲》,为古琴配像;受邀出席丹尼奖(DennyAwards)颁奖典礼,与金奖获得者进行沉浸式体感互动和声音捕捉系统的演示;于清华大学开展古琴专题讲座;受邀为深圳文博会开幕式演奏古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天津大剧院、河南艺术中心、重庆大剧院、美国哈奇音乐厅、莱佛士音乐学院音乐厅等多地参与举办音乐会、艺术实践。
特邀嘉宾
于泊洋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钢琴家教育家杜泰航教授。12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赖元培教授。附中至大学本科研究生一路保送。曾获得第八届”学院杯“钢琴比赛第二名和最佳李斯特练习曲及最作品演奏奖。2012年赴维也纳参加“allegro vivo"音乐节,同时获得该比赛第一名。获得第九届“学院杯”纪念钢琴比赛获得第一名及最佳作品奖。近些年已在国内多所城市举行百余场独奏,重奏以及动漫音乐会。
演出学员(按出场顺序排列)

牛易川
11岁,6岁习琴,师从金润一老师、连家杰老师,受李祥霆教授、赵晓霞教授点拨。荣获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古琴专项赛省级一等奖、全国一等奖、薪火杯全国青少年艺术人才公开赛古琴专业北京市一等奖、全国金奖、中国音乐学院古琴9级证书、北京市丰台区艺术节个人项目展示民乐项目金奖、中央音乐学院艺术展演器乐独奏类古琴项目“璀璨之星”称号、全国金奖;出版绘画书籍《让孩子画画吧》,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发行。
杨世东
2018年接触古琴,2019年起有幸加入紫霞琴院大家庭,线上线下师从赵晓霞教授、帅微老师学习至今,并成为河北省古琴协会会员。几年来,由对音乐一窍不通到初识音律,进步虽慢,但感受颇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感恩紫霞琴院,感谢赵晓霞老师、帅微老师!学琴之路枯燥漫长,今后,唯愿努力求索,勤学不辍!
刘息全
息全琴院创办人,京门琴咖创始人,半古今创始人。2019年起学习古琴弹奏,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赵晓霞老师,帅微老师学习古琴至今。2022年7月参加中国新闻社、中阿卫视《文化中国—旷古遗音》纪录片的拍摄;2023年随赵晓霞老师团队赴法国巴黎参加中国文化交流中心古琴音乐会;2023年随赵晓霞老师参加中山音乐堂古琴音乐会;2024年参加海口国际古琴比赛荣获个人赛二等奖、团体赛二等奖;2024年获得中央音乐学院全国优秀古琴教师培养计划——高级教师资格证。
李圣齐
5岁习琴,师从紫霞琴院帅微、吴禹橦老师,己通过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三级考试,获2024年度紫霞琴院古琴水准年度考评优秀,并获得最佳人气奖。参加2025北京市西城区学生艺术节古琴演奏《风雷引》,参加2023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小使者活动,参加琴韵中轴达人小使者汇演并演奏《关山月》,参加过央视大型纪录片《弦歌中国》,中国新闻社、中阿卫视《文化中国——旷世遗音》录制。
苏德凤
自2017年起于紫霞琴院习琴,师从紫霞琴院连家杰等多位老师悉心指导,琴艺日益精进。获得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标准级与中级师资认证。并取得古琴九级考级证书,更于紫霞琴院年度展演中荣获优秀奖。亦是美妆行业三十载的资深从业者,如今在古琴的清音雅韵中,继续追寻美与艺术的深层交融。
杨崟炜
十四岁学琴,习琴四年有余,2025年于紫霞琴院师从吴禹橦、刘玺潼、帅微老师。2025年参加吴禹橦师生音乐会。获2025“凌云音乐奖”中国民族器乐比赛高中组铜奖。
刘璇
2021年跟随帅微、刘玺潼、连家杰等紫霞团队老师习琴,曾获“南风杯”国际古琴大赛初赛铜奖,2024年参与“中和韶乐”——天坛神乐署赵晓霞古琴音乐会。
韩颖
学习古琴2年,跟随连家杰等紫霞团队老师习琴。金融行业从业者,自幼学习音乐,喜爱对中西方音乐,取得中央音乐学院优秀音乐教师培养计划古琴初级级认证。始终对中国古典音乐怀有赤诚热爱,热衷研习古琴音乐艺术。
王丽萍
2023年起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赵晓霞老师,帅微等老师学习古琴至今。2023年8月随赵晓霞老师参加中山音乐堂古琴音乐会;2024年8月参加中德国际古琴艺术文化节比赛。
夏弘珊
启蒙于李孙瓯老师,后于紫霞琴院跟随赵晓霞、帅微、连家杰等老师学习。现就读于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邱桐老师。曾获2024海口国际古琴艺术节少年组一等奖;第五届“元白杯”全国古琴展演荣获闪耀非凡奖,2025“凌云杯”中国民族器乐比赛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