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海报二维码购票)
演出时间
2025.11.16 晚上7点
演出地点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
票 价
120、150、200、280元
*本场演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演出票售出后概不退换
*请勿为1.2米以下儿童购票
主创团队
主唱/古琴:何怡
古琴:林晨 | 箜篌:吴琳
笛箫埙:王华 | 打击乐:郑瑀
主办:北京大学会议中心
出品:何怡琴歌工作室
科学团队: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音乐脑科学LAB
声音团队:中国传媒大学听觉传播研究团队
艺术总监:何怡
科学总监:黄娟
音乐总监:刘青
古曲打谱:吴文光、王迪、林晨、何怡
作曲:刘青、金蔚、吴叶、郭娜
音效设计:欧阳永亮
声音设计:李巍& 中国传媒大学听觉传播研究团队
舞美设计:鲁向成
音响师:刘昕泽
《心音》何怡琴歌x脑科学沉浸式音乐会由【何怡琴歌工作室】出品,汇聚了古代音乐的活化与当代多位国家级音乐家的编创。其主旨取自中国传世文献中最早的系统性音乐理论《乐记》的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在中国古代思想中,音乐,出自于人心,反映着人心,亦影响着人心,因此历来也有“乐如其人”的说法,故名《心音》。
“心”看似玄妙难测,但其活动却可借由身体,尤其是大脑各区域的反应,被科学地观测与诠释。何怡作为文人音乐“琴歌”的艺术实践者、中国音乐与哲学跨学科研究者,“音乐与人心/脑的相互性”一直是她最为关切的课题之一。《心音》音乐会便始于琴歌音乐家何怡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音乐脑科学LAB】研究团队的合作。双方以中国文人音乐为核心,展开文化艺术与脑科学的跨界探索。在本场音乐会中,科研团队将运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脑电(EEG)及多种生理传感技术,在生态化场景下同步记录演奏者与聆听者的神经与心理活动,力图解码中国文化特质的“身—心—脑”整合模型,揭示文人审美情志与现代身心调节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外,本场音乐会还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听觉传播研究团队】,对《心音》进行全景声的声场设计。我们意图为听众呈现出一种沉浸感。这种文人音乐的沉浸,指向了人心的不同宇宙与天地自然的客观世界,亦是对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体用不二思想的艺术探索。
壹 曲目单(以演出当天为准)
1.点绛唇
【宋】姜夔词、郭娜曲、何怡订指法
2.古怨
【宋】姜夔词曲、吴文光打谱
3.水龙吟
【宋】苏轼词、古曲-吴文光打谱
4.暗香·旧时月色
【宋】姜夔词曲、林晨译谱、刘青编曲、何怡订指法
5.酒狂·桃花庵歌
【明】唐寅词、金蔚王晴配《酒狂》曲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词、古曲-吴文光打谱
中场休息15分钟
7.定风波
【宋】苏轼词、金蔚曲
8.一剪梅
【宋】李清照词、吴叶曲、吴雪盟编配
9.如梦令
【宋】李清照词、刘青曲
10.声声慢
【宋】李清照词、刘青曲
11.诗经·维清
【先秦】《诗经》国风篇章、刘青曲
12.合唱:黄莺吟
【宋】《事林广记》古谱、何怡打谱
*欢迎参与演后谈
贰 音乐家介绍
【主唱/古琴】何 怡
现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在读。古琴琴歌音乐家/ 歌唱家/ 制作人。当代中国琴歌艺术代表人物之一。何怡琴歌工作室艺术总监、文旅部国家艺术基金南熏琴歌项目负责人、中国古琴弦歌大会专家、北京乐器学会琴歌与少儿美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美国名校Saint Joseph's University艺术大使、国家大剧院艺术讲堂主讲人。
何怡少年时期学习戏曲;本科及硕士研究生阶段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声乐表演、后兼习古琴;博士研究生阶段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探索中国哲学与音乐的相关问题。何怡的艺术探索于2014年、2017年、2018年获文旅部国家艺术基金优秀项目;2019年获纽约市文化艺术巨大贡献奖;2020年获非音未来-世界音乐扶持计划;2019-2021年获敦和基金支持项目。她作为独立音乐人旅居欧美,与西方艺术家进行大量合作与交流,在全球上演逾100场的何怡独唱音乐会(2015欧洲巡演、2019美国巡演、2021中国巡演)。她作为制作人及主演,出品《南熏》《如梦令》《嵇康遇见舒伯特》《月LIGHT》专场演出项目,在世界范围巡演。何怡被欧洲媒体称为“闪耀的中国歌唱家”。CCTV、新华社等官媒多次深度专访、跟踪报道,CGTN拍摄纪录片《中国歌唱家何怡:琴歌是心底的一片竹林》。
【古琴】林 晨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浙江音乐学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1985年起师从父亲林友仁学习古琴。1993年起先后受教于姚公白、吴文光二位先生。2000 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获学士学位。2006 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多年来撰写、主编《触摸琴史:近现代琴史叙事》《琴学六十年论文集》《琴荟》等专著及论文数百万字。研究之余,亦涉足音乐实践,出版琴歌专辑《弦歌清韵》《胡笳十八拍》、琴箫专辑《琴韵箫声忆故人》以及“王者荣耀”游戏单曲《流水知音》《滕王阁序》。参与策划“高山流水——古琴艺术展“把遗产交给未来”、“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古琴音乐会”、“旷古遗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等系列活动与展览。
【箜篌】吴 琳
一级演员、中央民族乐团箜篌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箜篌学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箜篌专业硕士生导师,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 ”获得者。作为当代最为活跃的箜篌演奏家,吴琳的艺术足迹遍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在卡耐基音乐厅、林肯中心、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国家大剧院等世界著名艺术殿堂演出,四次获邀在西雅图、阿姆斯特丹、巴黎、布拉格举行的国际竖琴大会上举办箜篌音乐会。出版专辑《风华国韵·清明上河图》《袍修罗兰》等。《“空谷幽兰”吴琳箜篌专场音乐会》(2014国家大剧院)是现代箜篌首次作为独奏乐器完成的专场音乐会。
【笛箫埙】王 华
字修渊、著名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教授、国乐学科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竹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紫禁城室内乐团成员,创始人之一,2012、2019“CCTV民族器乐大赛”笛子组评委,央视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多次与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国台湾NSO交响乐团、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中日韩亚洲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其中最具代表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世界首演潘德列斯基《第八交响曲》。2024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华光溢彩”-王华笛箫专场音乐会》;首演多部协奏曲;《影》获得2018最佳原创电影音乐-金马奖;出版《竹笛、竖笛、巴乌》教学DVD。发行个人专辑《流光浮影》并获2013年度“发烧天碟榜”最佳艺术奖。
【打击乐】郑 瑀
著名青年打击乐演奏家、二级演奏员、文华奖获得者、PAS(中国)国际打击乐艺术协会理事、日本大坂国际音乐比赛最高奖获得者、2024 春节联欢晚会表演嘉宾。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外聘教师,ASteman代言人。北京大学民乐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民乐团特聘专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先后师从中国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方国庆,焦山林,王以东教授。曾参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元宵节晚会,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电影《芳华》游戏《王者荣耀》电视栏目《声生不息》《我是歌手》等节目录音录制。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我要从南走到北》《鼓乐达人》《敲开心》打击乐独奏音乐会。其代表作品有《星雨》《瑰丽丛林》《登龙门》《雄武》等。他是世界首位用手碟与交响乐团和民族管弦乐团合作协奏曲的演奏家。先后出访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20余个国家。
叁 主创介绍
【艺术总监】
何怡:独立音乐家、制作人、何怡琴歌工作室艺术总监。
【科学总监】
黄娟:心理学博士、听觉神经科学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现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副研究员、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
【音乐总监】
刘青: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系副主任,复调教研室主任。
【古曲打谱】
吴文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古琴艺术传承人、虞山吴派传创者、音乐学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迪:琴家、民族音乐学家,著有《琴歌》《弦歌雅韵》等书。
林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浙江音乐学院特聘研究员。
何怡:古琴琴歌音乐家、琴歌与哲学研究学者。
【作曲】
刘青: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系副主任,复调教研室主任。
金蔚:琴家,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常务理事。
吴叶:中央音乐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
郭娜:中央音乐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音效设计】
欧阳永亮:音乐制作人、视觉艺术家、导演,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系客座教授。
【声音设计】
李巍:一级录音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听觉传播研究团队
【视觉设计】
鲁向成:艺术学博士、多媒体艺术家,清华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水木学者博士后)。
【音响师】
刘昕泽:中央民族歌舞团高级音响师。
艺术团队介绍
何怡琴歌工作室
2012年创建于北京,旨在结合世界通用的音乐语言,创造性地挖掘与活化中国传统文人琴歌艺术。工作室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古今文明的有机融合、及中西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汇聚国内顶尖音乐家与音乐学者,立足于【古琴琴歌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在世界范围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大量讲座及教学活动(哈佛、北大、国家大剧院等),同时也创作琴歌作品并举办演出(纽约林肯中心、北京音乐厅等)。2014年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在全球范围举办琴歌讲座/音乐会等专场逾百场,演出逾千场,反响热烈,央视、新华社、人民网多次专题报道。何怡琴歌工作室于2019年始获敦和基金会资助。
何怡琴歌工作室出品系列音乐会:
《南熏琴歌》何怡琴歌专场音乐会(2014北京首演、欧洲巡演);
《嵇康遇见舒伯特》何怡中西雅歌音乐会(2017深圳大剧院首演、中国巡演);
《暗香•MOON LIGHT》琴歌与弦乐四重奏音乐会(2019纽约林肯中心首演、中美巡演);
《如梦令》中国诗词琴歌原创情景音乐会(2021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中国巡演)。
《如梦令》琴歌与民族管弦乐团音乐剧场(2023年星海音乐厅首演)。
科学团队介绍
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Tsinghua Laboratory of Brain and Intelligence, THBI 音乐脑科学LAB Music & Brain Lab
由国际知名听觉神经科学家王小勤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黄娟博士主导推进“实景音乐脑科学”前沿探索,拓展中国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脑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致力于构建以脑科学证据为基础的个性化音乐疗愈方案,并研发与应用音乐交互智能技术,推动音乐在心理健康与情绪疗愈中的科学化与智能化应用。
团队汇聚神经科学、音乐学、心理学、虚拟现实、声学工程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携手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与脑科学设备研发团队,共同开创“科学+艺术”融合的国际化科研新范式。
声音团队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听觉传播研究团队
依托学校在传媒领域的特色优势,致力于音乐与声音艺术,尤其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跨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团队汇聚传媒艺术学、广播声学、音乐学、传播学、戏剧影视学等多领域的校内外专家,并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声音艺术理论与创作、数字音乐与人文艺术、听觉艺术与听觉文化、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声音景观理论与实践、游戏声音与交互设计、三维声技术理论与实践、音乐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区域国别音乐传播,目标是推动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挖掘中国传统音乐资源,开拓音乐与声音艺术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维度,促进中国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
演出时间
2025.11.16 晚上7点
演出地点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