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外,惠风和畅琴声雅;
金鸡湖畔,月到中秋分外明。
9月11日晚,2022星耀今夕·刘乐古筝(苏州)音乐会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成功举办,一场团圆祥和与家国情怀并举、唯美浪漫与地方特色兼收的视听盛宴在金鸡湖畔上演。
刘乐,著名古筝演奏家、筝乐作曲人、制作人。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为当代最活跃的古筝演奏家之一,刘乐近年来积极致力于古筝新作品的创作与推广,曾创作有《袖梦》《今夕》《翠语》《侬》《秋月吟》《岁岁年年》等二十余首音乐作品,改编有各类独奏、重奏、及流行筝曲百余首。此外,刘乐老师长期与国内外作曲家广泛合作,曾进行《开启》《醉莲赋》《兰亭》等十余首大中型作品世界首演。同时,他还是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金奖获得者,两届央视“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蝉联入选者。
本次音乐会正值传统节日中秋假期,演奏曲目选择上突出江南特色、中秋主题,一批刘乐老师创作和改编的音乐作品悉数亮相,独奏、重奏、合奏、钢琴伴奏……整场音乐会在编排上不仅兼顾艺术性与技术性,同时也包含丰富的音乐层次和多元的音乐风格,演出现场座无虚席,1000多名观众近距离感受当代古筝创作的传承创新与时代魅力。
古筝协奏曲《侬》取材自典型的评弹音调,通过多样化的处理及变奏,呈现小桥流水、雨滴荷塘、春风拂柳等生动的江南景致。同时,该曲在传统声韵中融入了现代风格,让人感受到当代江南的繁华风尚;根据谭盾先生创作的同名电影音乐编配而成的《卧虎藏龙》,运用分段式的结构,呈现出民族器乐的独特色彩,音乐中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情绪,则向大家展现了如江湖儿女般的潇洒自在与侠骨柔情;《醉太平》此曲以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醉太平·春晚》一词为灵感,呈现出“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的唯美意境,歌颂了美好的生活,同时寓意岁岁年年太平安康……一曲曲经典让靓丽柔美的琴声响彻剧院,化做月圆之夜传神的动人诗篇。
如今的刘乐,集演奏、创作、教学、跨界等多元发展于一身,在他看来,古筝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青年教师,更要扛起传承、发扬的重任。在日常教学中,由他指导的学生先后在文化部第五届“文华奖”、教育部第六届“全国艺术职业技能大赛”、“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古筝比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获奖。对于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古筝,喜爱古筝文化?如何在古筝学习的进阶中实现教学相长?当晚,刘乐老师也邀请苏城优秀筝童、教师代表同台联袂演出,同时在现场进行了相应指导,并将多年来的学习、创作、教学心声进行分享。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自杭州的刘乐老师以古筝为媒,勾连起两个‘最江南’城市的唯美意象,让中秋赏‘乐’成为苏州人民的又一道‘文化大餐’。”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正是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举办期间,本场音乐会的举办,也展现了别样的江南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