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一场演出感受不同流派,跟着这件古老乐器去“旅行”!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2-11-22

弦依高张断,

声随妙指续。

早在战国时期,古筝这一乐器

就在秦国一带广泛流传

至今已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

到了唐宋有“分瑟为筝” 一说

汉代亦有如“蒙恬造筝”的说法

关于“筝”的起源与发展记录繁多

但毫无争议的是,古筝作为一件

极为古老的弹拨乐器

在我国传统乐器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如今,古筝仍然葆有它的独特魅力,演奏技术也在不断创新。而随着历史沿革,古筝弹奏受到不同地区影响,更是形成了多个风格各异的流派。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古筝这件乐器开启一场「音乐旅行」,携手探访祖国山河大地,感受不同地域筝曲的特色之美吧!

中州古调

河 南 筝

随着东汉和北宋时期都城迁入河南地区,秦筝也随着迁都进入河南,与当地原有的民间音乐“郑卫之音”相融合,发展成为“中州古调”。

河南筝集叙事、状物、抒情于一体,内在深沉、慷慨激昂。其代表曲目,比如《苏武思乡》《哭周瑜》《叹颜回》等等,大多源自河南的民间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

齐鲁大板

山 东 筝

山东古筝主要流传于山东鲁西南地区,又称“聊城古筝”“菏泽古筝”。早在汉魏时期,时任鄄城王的曹植已在诗中写道:“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如神”。据传,曾任清朝宫廷乐师的一位道人是山东筝的最早传人,他将筝艺传给了当地文人黎邦荣老先生。后来,黎老先生创作编排了很多具有乡土风格的筝曲,将琴艺广泛传承,逐渐形成山东筝派。

山东筝作品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筝曲,结构严谨,被称为“老八板”;一类是由山东琴书曲牌发展而成的筝曲,代表曲目有《风翔歌》《大八板》等。

武林逸韵

浙 江 筝

浙江筝,又称“武林筝”,流行于杭州一带,属流派中的“后起之秀”,起源于“江南丝竹”“杭州滩簧”以及古谱《索弦十三套曲》中的曲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老师王巽之先生及一代人的努力之下,这一“后起之秀”已经成了筝艺流派的“中流砥柱”之一。

这一流派的代表作《林冲夜奔》正是取材于昆曲传统武生戏《林冲夜奔》,将昆曲元素融入古筝作品,以《新水令》曲牌为基础旋律加以改编,用复杂的古筝技法生动地再现了这一经典场面。

韩江丝竹

潮 州 筝

潮州筝,又称“南筝”,源自中原古筝,流行于广东潮州语系地区,是潮州音乐中潮州弦诗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弦诗是潮汕民间最古老的音乐种类之一,以民间丝弦、弹拨乐器演奏古诗谱而得名。潮州筝演奏的曲目均来自于潮州弦诗,这些乐曲情绪饱满,富有内涵,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潮乐十大套”,其中就包括了《平沙落雁》《凤求凰》等乐曲。

汉皋古韵

客 家 筝

客家筝,又称“广东汉乐筝曲”,流行于粤、赣、闽客家地区,由曾经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先民南迁时带来的中原古乐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而成。这一流派的筝曲在中原音乐的韵调中,又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特色,让“中州古调”与“汉皋旧谱”交相辉映,创造出了包括《昭君怨》《出水莲》《西厢词》等特色鲜明的代表作品。2019年1月,客家筝还被列入了梅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足见筝文化在当地的广泛影响。

除了以上流派之外,我国还有流行于朝鲜半岛和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伽倻琴”朝鲜筝和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以及辽宁省、吉林省蒙古族聚居区的“雅托噶”蒙古筝等等……

不同流派的古筝及作品百花齐放,为这件中国传统乐器的传承增添了许多丰富的元素,更为古筝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12月10日,“深圳音乐厅·国乐当潮”系列中的《筝途——王中山古筝音乐会》里,拥 “筝坛圣手”“天下第一快手”美誉的、当代中国极具影响力古筝艺术家王中山,就将联袂多位演奏家,带领观众朋友们共同展开一场穿越不同流派的「筝之旅」。

本场演出中,不仅可以欣赏到潮州弦诗《福德词》、客家音乐《昭君怨》、浙派筝曲《林冲夜奔》、山东大板《美女思乡》、河南音乐《大起板》等来自大江南北不同流派的古筝作品,还将欣赏到改编自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作品《打虎上山》与古筝版蒙古民歌《祝酒歌》,更有王中山的原创作品《云起时》《春风吟》,全方位展现出各个流派筝曲的独特魅力。天南地北来相会,一场演出感受各个流派,热爱古筝的您绝对不容错过!

FROM:深圳音乐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