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占豪执棒古筝、小提琴与交响乐团版《梁山伯与祝英台》
6月21日,“《梁山伯与祝英台》诞生65周年纪念暨何占豪作品贾晓莉独奏音乐会”在长春举行,上演了作曲家何占豪的多部协奏曲和管弦乐作品以及古筝、小提琴与交响乐团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晚,古筝演奏家贾晓莉还首演了何占豪创作的古筝协奏曲《山水情》。
长春上演一票难求盛景
该场音乐会门票早早售罄,演出当晚,很多没有买到票的观众特意来到长影音乐厅门口,期盼能买到“黄牛票”。在长春,一场专业音乐会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实属难得。最终,现场临时加座四排,尽量满足带着期待而来的观众。
音乐会由指挥家范焘执棒长影乐团献演。开场,古筝演奏家贾晓莉率领羽之韵筝乐团带来何占豪古筝与乐队作品《临安遗恨》。作品以江苏六合民歌《茉莉花》为素材改编创作而成,熟悉的旋律委婉优美,也让观众逐渐在音乐中平静下来,细细品味乐曲中清新、淡雅的气质。贾晓莉是羽之韵筝乐团的艺术总监,此次带领筝乐团学生与交响乐团同台,旨在丰富学生的演出实践经历。“不同于独奏或者筝乐团的演奏,与交响乐团合作,学生们要学会看指挥、听乐团各个声部的声音,这是需要通过排练、演出才能学会的宝贵经验。”贾晓莉表示。
二胡协奏曲《乱世情》内容取材于南宋岳飞的故事。担任二胡演奏的是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主任魏国。魏国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乱世情》,“不同于以往其他二胡作品,这部作品引子之后直接进入快板,省去了慢板,主题鲜明、节奏紧凑,很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为了突出作品中的真情实感,魏国选择用内弦演奏,让二胡的声音更加呜咽、悲壮。
管弦乐《胡腾舞曲》把观众的情绪从前一曲的悲壮中带入繁荣的隋唐盛世。这部作品是何占豪根据波斯音调和东方音调而作的仿古乐曲。观众根据节奏、音律,脑海中便能想象出胡腾舞的步伐和舞者曼妙的舞姿。整首作品欢乐、热烈,很有现场感染力。管弦乐《伊犁河畔》取材于新疆民歌,以回旋欢腾的快板为特点,展现了热烈欢腾的歌舞场面。同时,乐队中加入了新疆手鼓,体现了新疆维吾尔族歌舞“赛乃姆”的音乐风格,增强了作品的民族音乐特色。
《山水情》交响乐版首演
音乐会下半场,在主持人的介绍下,91岁的何占豪走上舞台。他身材挺拔、步伐健硕,台下观众不禁感叹:“老爷子精神呀!”“看起来可不像91岁。”何占豪亲自为观众介绍了这部作品:“1954年,歌剧《刘胡兰》首演。其中,我对‘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这一句印象特别深刻。”创作新作品时,他了解到刘胡兰幼年时最爱听奶奶唱家乡的民歌《交城的山交城的水》。因此,何占豪将这部作品取名为《山水情》。古筝协奏曲《山水情》选用民歌《交城的山交城的水》和歌剧《刘胡兰》中的音乐为材料,发展成一曲抒发当代青年怀情的器乐作品。演奏完毕,现场观众给予了热烈反馈。
去年,古筝与钢琴版《山水情》由贾晓莉首演。“首演后,何老很满意,也将交响乐版的首演交由我来完成。”贾晓莉认为,演奏《山水情》,脑海中要有画,心中要有情。“慢板部分,我会想着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设身处地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通过演奏传递出来。快板部分犹如时代的号角,奋发向上。通过刘胡兰的事迹,激励当代青年继承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音乐会上,贾晓莉演奏了四部古筝作品,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不同作品所蕴含的内在力量,也感受到了古筝的魅力。
何占豪执棒新版“梁祝”
音乐会最后,大轴上演了古筝、小提琴与交响乐团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晚,何占豪走上舞台,拿起指挥棒,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难得的画面。
1959年5月27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在这部作品首演65周年之际,曲作者之一的何占豪回忆,首演当天他就坐在乐队小提琴声部中。整部作品演奏完成,现场异常安静。正当他心里纳闷之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那时候我想的是终于完成任务了。”作品问世后,不仅在中国音乐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成为了最受中国人喜爱的作品。此次上演的是古筝、小提琴与交响乐团的版本,展现了中西方乐器对于中国传统故事的独特演绎。担任小提琴演奏的是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何枢聪,他表示,自己从小就学习、演奏“梁祝”,但这是他首次见到作曲家本人,能够在作曲家亲自执棒下演绎这部作品,对于自己来说是格外珍贵的经历。
不只何枢聪有如此感慨,当这一特殊版本的“梁祝”奏毕,长影乐团的乐手们都激动得相互握手表示祝贺,能够与作曲家本人同台演绎“梁祝”,大家都感到意义非凡。作为长影乐团音乐总监,范焘表示:“此次乐团下了很多功夫,提前把作品‘吃’透,最后呈现效果很好。我多次指挥何老的作品,仅《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录制过两次唱片。这次我们还首演了何老的新作品。何老91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在他新近创作的《山水情》中,还有新的音响,与他以往的古筝作品有所不同。长影乐团能够首演何占豪老师的古筝协奏曲《山水情》,不仅是乐团之幸,也是长春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