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信息
苏畅师生专场音乐会深圳站
演出时间
2024.10.19 20:00
演出地点
深圳市龙岗区文化中心大剧院
演出票价
80/180/280/380
购票通道
音乐会唯一指定民族乐器品牌
敦煌牌民族乐器
艺术家介绍
苏畅
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民乐系弹拨教研二室主任。六岁跟随尹长平老师学习,1996年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周望教授。
荣誉与实践:
被中央电视台誉为“光荣绽放——新十大古筝演奏家”
2019年首届“关爱青年—年度人物”
2020未来之声创变者年度人物
2021亚洲新生代上榜人物
2021“北京榜样”提名奖
畅·如是艺术文化总监
畅响筝团艺术指导
"龙音"杯国际大赛金奖
第一届文华杯民族器乐独奏比赛金奖
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弹拨组金奖
美国Youtube交响乐独奏家比赛桂冠,并与著名指挥家MTT(Michael Tilson Thomas)在悉尼歌剧院首演《航母》
。入选“瑞士优秀青年计划”,在苏黎世演出谭盾先生的“古筝协奏曲”。
由苏畅主演的微电影《忘不了的爱》获得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优秀公益作品奖;2023获得首都文明办北京榜样短片大赛一等奖。
由她先后首演的经典独奏、协奏作品有:《中山装》、《如是》、《巴松错》、《万壑松风》、《冬虫夏草》、《三字经》、《将进酒》等。她的专辑《中山装》2010年在美国发行。她编写的教材《从零起步学古筝》经多次再版,销售过万册,古筝与诗词教程《弹唱古诗词》、《畅谈畅弹》得到界内好评。苏畅还担任过重大音乐赛事的评委工作,如“纽约伊斯曼国际音乐节”、中德国际比赛、中英首届国际比赛、“香港国际古筝比赛”、“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等。所教授的学生在重大比赛中斩获大奖。
苏畅应邀在全国四十几个城市地区巡演,足迹遍布三十几个国家,她的演奏受到国内及海外音乐家,评论家一致赞誉。
“三好生“筝团
“三好生“筝团,由苏畅老师三个特别的学生,13岁的三胞胎兄妹杨子琪、杨子琛,杨子钰组成。目前,“三好生”是国内第一支由孪生兄妹组成的专业古筝演奏团体。三兄妹出生于山东威海,四岁由母亲启蒙,亲近民乐和传统文化,十一岁跟随苏畅老师进行专业古筝学习,同时也在著名演奏家、教育家周望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提升演奏技艺与艺术修养。“三好生”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国内外多场“苏畅大型古筝经典作品音乐会”巡演,演出取得了广泛好评。此外,他们受央视黄金档传统文化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音乐频道《风华国乐》栏目邀请,参与多档栏目录制。
演出节目单
1.《四段锦》
作曲:赵玉斋
演奏:苏畅、杨子琪、杨子琛
2.《西部主题畅想曲》
作曲:黄枕宇、周望
演奏:杨子琛、杨子琪
3.《定风波》
作曲:邓翊群
演奏:杨子钰
钢琴:孙崧博
4.《小暑-荷风香》
作曲:杨青
演奏:苏畅
钢琴:孙崧博
5.《雨莲花开》
作曲:王瑞
演奏:苏畅
钢琴:孙崧博
--中场休息--
6.《炫舞探戈》
作曲:陈佩欣
演奏:苏畅
钢琴:孙崧博
7.《行者》
作曲:魏军
演奏:杨子琛
钢琴:孙崧博
8.《如是》
作曲:王丹红
演奏:苏畅
钢琴:孙崧博
9.《战台风》
作曲:王昌元
领奏:苏畅
合奏:杨子琛、杨子琪、杨子钰、龙岗区文化馆古筝团
10.《琉璃误》
作曲:石头
一声部:苏畅、杨子琛
二声部:杨子琪
三声部:杨子钰
合奏:龙岗区文化馆古筝团
曲目介绍
1.《四段锦》作曲:赵玉斋《四段锦》是山东筝派著名演奏家赵玉斋先生在山东传统音乐老八板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加工,大胆吸取了一些西洋乐器如钢琴的演奏技法,经过改编革新后的《四段锦》打破了原有民间筝曲的程式,将山东筝派的发展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充分地挖掘了古筝的艺术表现力,成为古筝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四段锦》这首筝曲描绘了一幅山水飘逸,云雾缭绕的风景,抒发了人们对锦绣山河的热爱之情与美好的生活向往。
2.《西部主题畅想曲》作曲:黄枕宇、周望这是一部融合了我国新疆地区音乐文化、在创作中将古筝的音色、表现力,以及演奏技术充分发挥的优秀作品。《西部主题畅想曲》将现代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西域风情、深厚文化韵味结合,将丝绸之路上如同宝珠一般的音乐文化在琴弦上跃动起来。在文化中国的视野里,这里是连接东西方的通道和枢纽,那里是东西方文明的集散地,是文化传播的出入口。千百年来,不同的音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梦想,在这条通道上交汇。作品的创作者将大漠之中、绿洲之上、群山之间,盛开的一朵杂生生不息的妙音之花采摘在一起,汇成了这首《西部主题畅想曲》。
3.《定风波》作曲:邓翊君《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狠,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本词为苏轼被贬黄州失意时期所作,乐曲创作者受本词情感所动,切己感同身受,故借意抒写现代人类社会中淡然面对命数迭起、苦难境遇的人生观。
4.《小暑-荷风香》作曲:杨青这首《小暑》是杨青老师为古筝创作的作品,充分发挥了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对二十四节气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以纯熟的创作手法表现出来,创造了让观众“沉浸式”的音乐视听体验。营造了小暑时节荷风滴露、幽远清香的意境,让大家在和谐流畅中体会时间之美。
5.《雨莲花开》作曲:王瑞意为风雨中的莲花逐渐开放。曲作者力求以莲花的视角表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该作品以传统筝曲“出水莲”的核心音调为素材,并将此音乐主题以不同的形态贯穿于全曲中,展现莲花玉洁冰清、皎洁无暇、含苞欲放的出水芙蓉形象。
6.《炫舞探戈》作曲:陈佩欣此曲创作于2023年,以阿根廷探戈舞蹈为灵感,展现了作者对筝与探戈音乐的独特想象。曲中运用了大量探戈舞步的节奏和音乐元素,使音乐充满了动感。中段采用抒情的旋律,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对异域风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音乐线条流畅、富有想象力。接着是富有韵律感的快板段落,最后在激烈的探戈节奏中结束,使全曲充满了张力。
7.《行者》作曲:魏军古筝曲《行者》的创作素材来源于西安鼓乐《婆罗门引》,以其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充分展现了龟兹音乐文化与西安鼓乐底蕴相融合的形式与内涵,也是当代古筝作品中,能够将现代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西域风情、深厚文化韵味结合的较为优秀的一首作品。
8.《如是》作曲:王丹红作品创作于2012年,主题来自于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中的【皂罗袍】唱段。古筝协奏曲《如是》像一朵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的艺术之花,美丽的外在形态之下饱含着丰富的传统思想、文化意味和东方哲学文化神韵。正如《金刚经》结尾处这样写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在不断回归內心的过程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人生的修行与生命的参悟。相信《如是》的音乐定能以纯净的能量引导我们回归真正的宁静。
9.《战台风》作曲:王昌元这是一首创作于1956年,中作曲家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的一首古筝独奏曲。这时新型古筝的改革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古筝的弦数增多,从原来的16根增至21根;将琴弦质地改变,将丝弦或钢弦改为钢丝、铜丝、尼龙丝相结合。改革之后的古筝音域拓宽,音量加大,为《战台风》在筝上进行极大张力的音乐表现提供了可能。
10.《琉璃误》作曲:石头“我从来处来,要往去处去,来时自带琉璃心,随我繁华历。我从来处来,终向去处去,红尘纷扰众生相,悟误一念间。”妙音飞花语,于喧嚣中感悟宁静,于红尘中寻求本心,感悟生命。人生在世,应本着一颗琉璃般洁净无瑕的心。“音乐中传递至善至美,可以增长智慧福德。很多美好的叙述感化和激励着我们,成就着我们向善寻美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