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初夏的金陵,由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无锡民族乐团主办的"舞弦——孟思彤古筝独奏音乐会"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奏响。此时的南京,空气中浮动的热烈因子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来自沈阳音乐学院的孟思彤携手无锡民族乐团,在青年指挥家孙鹏的执棒下,与同门师姐杨美璇、朱馨仪共同为线上线下观众呈现了一场充满青春活力、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筝乐盛宴。
演出实况回顾识
别二维码或进入华音直播间
孟思彤
2004年出生于河北唐山,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羽之韵筝团成员,五弦室内乐团成员,现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师从古筝演奏家贾晓莉教授。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学院奖学金,参加多场优秀学生古筝专场系列音乐会,与恩师贾晓莉教授赴国内外参演古筝系列音乐会与讲座交流活动,在各类专业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对多声筝与伽 琴有探索性实践,并跟随各地名家进行多次拜访学习,得到了业内专家广泛认可与好评。
艺术简介
2015年 随中国东方乐团出访欧洲五国交流访问。
2016年 被中国艺术家协会评选为中国文艺展示活动河北省形象大使,并获“文艺新人”称号并刊登于第二十六期《河北艺术家》杂志。
2016年在泰国曼谷空三洼县曼昌区曼昌(普鲁姆维塔亚那松)学校参加泰中文化交流活动。
2017年参加“一带一路”共筑世界和平,马来西亚活动展演并登当地日报。
2018年 受文化部邀请出访法国尼斯歌剧院交流演出,同年受中国艺术家协会邀请在北京星光影视园录制新年晚会。
2021年被中国艺术家协会评为“文艺新星”称号,同年获国际青少年艺术展演总决赛金奖。
2022年获“这就是我们的旋律”职业青年组金奖。
2023年 获第七届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全国总决赛专业独奏组银奖。
2023年首届朱雀杯东三省赛区决赛一等奖,全国总赛区第二名。
2023年 在辽宁大剧院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2024年3月赴辽阳大剧院参加东方韵山水情—贾晓莉师生古筝专场音乐会
2024年参加沈阳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调研交流并演奏《仓庚鸣》
2024年5月赴大连参加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全体大会交流演出
2024年 入围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前身文华奖)
2024年9月赴西安参加“丝绸之路国际展览会”交流活动“雅颂辽宁”展演
2024年 获得辽宁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2024年12月参加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辽宁省内展示交流活动
2024年 参与录制《何占豪古筝重奏作品集》
2025年 入围第九届辽宁音乐金钟奖暨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选拔赛
现场精彩
指挥:孙鹏
孟思彤在本场音乐会中连续演奏了六首筝乐作品,包括一首筝乐三重奏《十里红妆》(王云飞曲)、一首双筝传统作品《双筝碰八板》(赵玉斋编曲),以及四首古筝与民族管弦乐队的协奏作品:《兰亭》(王云飞曲)、《万里无云》(郝维亚曲)、《阳光·大地》(王建民曲)和委约首演作品《舞·弦》(李玥锦曲)。
《十里红妆》
作曲:王云飞
筝一声部:孟思彤
筝二声部:杨美璇
筝三声部:朱馨仪
室内乐团:无锡民族乐团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孟思彤以一袭红裙演绎的《十里红妆》拉开了音乐会序幕。三筝与民族室内乐队的默契配合,既还原了古时的送嫁盛景,又展现了同门师姐妹的音乐默契。紧接着,《兰亭》这首通过筝乐展现书法神韵的经典作品,带领观众梦回兰亭雅集。孟思彤在引子与华彩段落的独奏中,展现出了自己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个性表达。
《兰亭》
作曲:王云飞
演奏:孟思彤
指挥:孙鹏
协奏:无锡民族乐团
大型古筝协奏曲《万里无云》对演奏者的技巧、节奏感以及与指挥的配合都提出了极高要求。在指挥孙鹏和无锡民族乐团的协奏下,孟思彤以积极的状态完成了演奏,音乐行进间流露出与乐曲主题相契合的悠然心境。在这场以大乐队为主的音乐会中,《双筝碰八板》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听觉体验,孟思彤与杨美璇让鲁筝之韵回荡在金陵城。
《万里无云》
作曲:郝维亚
演奏:孟思彤
指挥:孙鹏
协奏:无锡民族乐团
《双筝碰八板》
赵玉斋编曲
演奏:孟思彤 杨美璇
"旭日东升、姹紫嫣红、大地春潮、砥砺前行、灿烂辉煌"《阳光·大地》在孟思彤的指尖流淌而出,展现了成长在华夏盛世下的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压轴首演的《舞·弦》奏响时,生命律动与天地节律在弦上共舞,古筝与乐队的对话引人遐思。孟思彤以站立姿态精彩诠释了古筝从"五弦"古制到现代发展的历程,她对传统的热爱与坚持,在乐曲强音终止处迸发出昂扬的生命力。
《阳光·大地》
作曲:王建民
演奏:孟思彤
指挥:孙鹏协奏:无锡民族乐团
《舞·弦》
作曲:李玥锦
演奏:孟思彤
指挥:孙鹏
协奏:无锡民族乐团
演出结束后,孟思彤与她的导师,沈阳音乐学院贾晓莉教授动人相拥,师徒二人向指挥、乐团和观众一一致谢。孟思彤在演出中台风舒展自如,与乐队的默契配合、作品结构的完整呈现以及细节处的技术处理,都体现了她平日的勤奋练习,展现了沈音学子的朝气,令人印象深刻。学生需要引领,作品需要舞台,舞台需要新生力量,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才能生生不息。正如贾晓莉教授所言:"舞台是最好的课堂,观众是最好的老师。"这场音乐会无论从演奏形式、作品规模还是演出效果来看,都是演奏专业学生一次成功的舞台实践,一次精彩的成长汇报,更是传统民乐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生动例证。
孟思彤与导师贾晓莉教授
全体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