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汉唐越千年,归去来兮彩云间。但闻丝韵颂中华,齐奏国乐祝长安。”2023年7月20日至7月23日,以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命名的西安止园饭店内,宾朋云集热闹非凡,乐曲阵阵此起彼伏,陕西首届葫芦丝、巴乌艺术节在这里盛大举行。本次活动规格高、规模大、群众性强,影响面广,尽显古道秦风恢弘气派。
群英荟萃,共襄盛举
近年来,在民族音乐文化复兴和发展的时代潮流推动下,各地群众自发学习葫芦丝、巴乌演奏的热情高涨,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引导和专业性提升。那么,不靠政府拨款,全凭群众团体自筹资金,能否组织举办一次陕西省葫芦丝、巴乌艺术节呢?前所未有的挑战,前所未有的重重困难和压力,激发出了陕西民乐人前所未有的智慧火花和创造精神。
经过反复论证和商议,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陕西省葫芦丝、埙、陶专业委员会和西安市葫芦丝、巴乌学会承办,陕西首届葫芦丝、巴乌艺术节组委会工作机构强力启动。
消息不胫而走,一石激起千层浪,震撼了全国葫芦丝、巴乌行业界。陕西首届葫芦丝、巴乌艺术节,得到了省内外各方人士的热烈响应和鼎力支持。
中国著名民族管乐演奏家王铁锤、中国著名竹笛演奏家刘森、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长曾格格等,纷纷致电和题词勉励,预祝陕西首届葫芦丝、巴乌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原会长、现任名誉会长何维青,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李镇,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深圳市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范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葫芦丝巴乌协会常务副会长何源,云南省音乐家协会葫芦丝巴乌学会副会长林永忠等,欣然应邀赴西安参加艺术节活动。
参会领导、嘉宾和专家评委还有,著名音乐教育家、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翟志荣,国家一级演奏员、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绛英,著名民族管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相见,著名民族管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兼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会长相隋柱,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歌舞剧院指挥家严松波,民族吹奏乐演奏家、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俭,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答小年,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杨晔,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考级办公室主任任阳阳,民族管乐演奏家、作曲家、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姚笛,民族管乐演奏家、陕西省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马萧,青年笛箫演奏家、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纯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理事、西安市葫芦丝巴乌学会会长刘亮,延安市葫芦丝巴乌学会会长白庆红,青年笛埙演奏家、河南省洛阳市弘艺国乐创办人谢雪华,青年管乐演奏家、陕西省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惠敏,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威海市葫芦丝巴乌学会会长王振宇,贵州省音乐家协会葫芦丝巴乌学会副会长范群,青年竹笛演奏家、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薛磊荣,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理事、延安市安塞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占东,青年教师、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陶笛专业委员会理事王宏远,笛箫葫芦丝制作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职业学校竹笛教师刘超东等。
参会宾客阵容强大,代表了陕西乃至全国葫芦丝巴乌界的顶级水平。
7月20日,盛夏天气热情似火,特邀嘉宾和参会者不畏高温酷暑从四面八方赶来报到。参加展演竞技的团队和个人,不顾旅途劳顿,就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彩排准备中。
当天晚上,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专程看望参会嘉宾和参会代表。他对远道而来的省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勉励大家通力协作,使陕西首届葫芦丝、巴乌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7月21日上午,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翟志荣到达会场,首先对何维青、李镇、范睿、何源、林永忠等特邀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他们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然后,与嘉宾们共同参加了艺术节开幕式。
在开幕仪式上,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绛英代表翟志荣会长致辞。她说,为了更好地继承和传播陕西音乐艺术,落实完成“十四五”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普及中国民族乐器,搭建民族音乐表演的舞台,我们以坚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音乐为宗旨,特此举办“丝韵颂中华”陕西葫芦丝巴乌艺术节。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著名演奏家和参会代表,一起领略周礼秦风汉唐雅韵。
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绛英致辞
李绛英表示,期望大家开诚布公互相交流,努力使本次艺术节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共同促进民族管乐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
名誉会长何维青致辞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原会长、现任名誉会长何维青代表特邀嘉宾致辞,他说,在西安的盛夏,我们感受到了古城热烈的气氛。“丝韵颂中华”陕西首届葫芦丝巴乌艺术节的举办,将会对葫芦丝、巴乌的继承、传承与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次葫芦丝、巴乌艺术节,弘扬了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了民族团结,把葫芦丝、巴乌事业推向了新的辉煌阶段,必将使我们的民族音乐艺术更加繁荣昌盛。
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
会长相隋柱宣布艺术节开幕
接着,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专业委员会会长相隋柱代表活动组委会宣布,“丝韵颂中华”陕西首届葫芦丝巴乌艺术节开幕。
随后,中国当代葫芦丝巴乌名家名曲音乐会、展演竞技和高端论坛等系列活动,分场地陆续进行。
名家名曲,引爆激情
7月21日上午,中国当代葫芦丝、巴乌名家名曲音乐会在止园饭店大礼堂举行。十六首名家名曲依次展演,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台精美的艺术盛宴。
开场曲目为《秦韵》,曲作者相隋柱,相隋柱、秦俭、杨晔领奏。
此曲运用秦腔戏曲元素彰显陕西关中音乐风格,使听众仿佛看到了一幅八百里秦川的黄土风情画面。秦人秦声,秦风秦韵,表现了世世代代三秦儿女对黄土地的无限热爱、眷恋和不断开拓、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
第二首曲目为《山乡行》,曲作者范睿,演奏者范睿。
此曲表现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后,看到离别多年的家乡已经旧貌换新颜,心中充满喜悦和由衷感叹。
第三首曲目为《滇南情》,曲作者王相见。惠敏、马萧、黄建军、李亮等参加演奏。
此曲展现了四季如春的滇南风光和人民欢欣鼓舞、壮志满怀的精神风貌。
第四首曲目为《东干姑娘》,曲作者秦俭,演奏者秦俭。
今天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中亚地区的东干族,是源自陕西关中一支西迁流民形成的族群。这首葫芦丝独奏曲《东干姑娘》,创作取自中亚地区流传了数百年的关中民歌《嫁姑娘》,歌颂了东干姑娘的勤劳、勇敢、美丽和善良。
第五首曲目为《潮起东方》,曲作者王振宇,演奏者王振宇。
此曲表现了中华儿女奋勇争先的精神,包含着对祖国繁荣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的深深祝福。
第六首曲目为《秦风鼓韵》,曲作者姚笛。姚笛、薛磊荣、李占东等参加演奏。
此曲巧妙运用葫芦丝演奏出打击乐的效果,以“花舌”音模仿渲染锣鼓声,充分表现了三秦大地劳动人民载歌载舞、敲锣打鼓喜庆丰收的欢乐景象。
第七首曲目《迎春》,曲作者何维青。葫芦丝演奏曲何楷文,象脚鼓伴奏何维青。
此曲展现出来春天万物复苏的画卷,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使人置身于优美的画面中,在远处广阔的田野里,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辛勤劳作。四周绿草如茵,树枝上嫩叶舒展,鲜花摇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八首曲目为《黄土谣》,曲作者林永忠。林永忠、范群、祁帅、颜余洁等参加演奏。
此曲以陕北民歌元素展现黄土高原风情,运用葫芦丝“碎吐”演奏技法模仿板胡音乐效果,突出了秦腔的苦音曲调,表现出了西北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表达了劳动人民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第九首曲目为《月夜思》,曲作者邵华、相隋柱。杨晔、邹佩瑶、董芳、旷婉娟、刘家乐、穆卓雅、赵艺瑾等参加演奏。
此曲意境幽远,如诗如画。深夜寂静,皓月当空,孤影伴行人。望故乡,忆旧友,思绪万千。花开花落,寒来暑往,阴晴圆缺,宇宙星河万里遥,心怀明月笑浮云。
第十首曲目为《山之子》,曲作者李春华,演奏者刘亮。
此曲将中华民族数千年农耕文明幻化为回荡在天地间的心乐,通过对中华民族的礼赞表达个人真情的自然流露。
第十一首曲目为《雷火祭》,曲作者何源,演奏者王宏远。
此曲展现了人们在灾难来临时的各种情绪表达和团结互助的战斗精神。
第十二首曲目为《梦幻罗布泊》,曲作者何源,演奏者王宏远。
此曲以罗布泊从生机盎然到衰败荒芜的演变意境,揭示了楼兰古国神秘的兴亡变迁轨迹。
第十三首曲目为《节日》,曲作者相隋柱,演奏者相隋柱。
此曲表现了云南少数民族欢度节日时,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的喜庆场景。
第十四首曲目为《牧歌》,曲作者李镇,演奏者刘超东。
此曲展现了内蒙古大草原风情,描绘出了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优美生活画面。
第十五首曲目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编曲李春华,西安市葫芦丝、巴乌学会青年教师参加演奏。
此曲以信天游风格,表现了陕北劳动人民对黄土地的炽热情怀,展示了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水乳交融的恢弘景象。
音乐会压轴曲目为《远方飞来的金孔雀》,曲作者何维青,全体演员参加演奏。
此曲充分显示了葫芦丝柔美的音乐特性,抒发了傣族劳动人民对孔雀的喜爱之情,表现了傣家人迎接远方来客的热烈场面。
从关中平原到黄土高原,从山乡到大草原,从春天迎朝阳到静夜望月,从战胜灾难到欢庆节日,从大漠里探访楼兰古国到“丝绸之路”远追东干姑娘,最后又仿佛看到了云南傣家山寨。
一场葫芦丝、巴乌名家名曲音乐会,就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旅行。昼夜阴阳,起落沉浮。十二时辰十二律吕,十二月令变换二十四节气,中国音乐自有四季山水画。青赤黄白黑望五色,木火土金水观五气。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角徵宫商羽五调转换有序。怒喜思悲恐五情变化,五运六气循环舒畅,五官七窍音声相和。天人同频,魂体共鸣,乐由心生妙门开。一道道美景,一幅幅画卷。一首首曲目演奏,激起一阵阵掌声。
《远方飞来的金孔雀》乐曲响起时,台下观众的热情彻底被激发了,会场内一片沸腾景象。准备参加展演比赛的观众,纷纷拿起乐器与台上演员一起演奏。有些观众,还随着乐曲节奏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整个会场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能够观赏名家演奏自己创作的名曲,这是民族音乐爱好者难得的艺术享受。音乐会结束了,观众们依然不愿离去。他们抓住与名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争先恐后地上前合影留念。
群众竞技,参赛踊跃
7月21日至7月22日,葫芦丝巴乌演奏竞技比赛分场地安排举行。
团体和个人展演竞技比赛,分为幼儿组、少儿组、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团体报名参赛节目有30多个,个人报名参赛节目有130多个,参赛选手总数达500多人。
除陕西省外,还有来自北京市、重庆市、广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云南省、甘肃省、河南省等地的选手参加展演竞技比赛。
专家评委认真负责,会务组现场公布评分结果,评选过程公开公正透明。
来自甘肃省的青年教师闫维雄,带领自己的三名学生前来参加展演比赛。他说,听到陕西举办首届葫芦丝巴乌艺术节的消息,心里很激动,也深受鼓舞。通过这次学习和交流,会给自己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工作产生强大推动力。
来自重庆市的颜余洁小朋友,在母亲余芳带领下参加少儿组竞技比赛。
余芳说,陕西举办首届葫芦丝巴乌艺术节,是民族音乐学习和交流的好机会。2020年,女儿颜余洁曾获云南葫芦丝巴乌全国邀请赛第六名。这次参加少儿组竞技比赛,演奏的曲目是《打歌》。来古都西安能够增长见识,参加艺术节活动能够提高演奏水平,就已经不虚此行了。当然,能够获奖而归就更好了。
艺术人生,高端论坛
7月22日上午,高端论坛开场。在秦俭老师主持下,特邀嘉宾和专家轮番登台,给参会者们传经送宝,分享葫芦丝、巴乌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
何维青老师主题发言
李镇老师主讲《牧歌》
论坛会上,何维青老师满怀深情地讲述了《葫芦丝大师哏德全的艺术人生》;李镇老师主讲,刘超东示范演奏了巴乌曲《牧歌》;相隋柱老师讲解了《陕西风格“秦派葫芦丝”特性音和指揉音的演奏方法与技巧》;何源老师讲解了《葫芦丝、巴乌现代创作与演奏理念》;林永忠老师讲解了《黄土谣》曲目的音乐处理及演奏技法;王相见老师讲解了《民族器乐曲的创作》;王振宇老师讲解了《潮起东方》曲目的音乐处理及演奏技法;秦俭老师主讲,刘雨杨、赵紫馨两位小朋友示范演奏了《从葫芦丝名曲谈葫芦丝的演奏与教学》;李同生老师讲解了《黄土谣》乐曲的欣赏体会。
相隋柱会长讲解“秦派葫芦丝”
何源老师讲创作与演奏理念
林永忠老师讲解《黄土谣》
王相见老师讲创作
王振宇老师讲解乐曲《潮起东方》
秦俭老师谈葫芦丝教学
最后,秦俭老师对各位专家发言进行了精彩串讲和简要总结,进一步提升了艺术节活动的专业水准和学术理论高度。
此次论坛会,每位专家发言只有20分钟。时间虽然短暂,专家结合自身艺术实践和心得,讲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听众们都感觉收获满满。
高端论坛会结束后,参会者和民族音乐爱好者们,同样不愿意放过机会,纷纷抓紧时间与久闻大名的专家老师合影留念,将难忘瞬间定格为永恒记忆。
参会感言,赞誉有加
参会的特邀嘉宾和专家们,对本次艺术节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原会长、现任名誉会长何维青说,“丝韵中华”陝西首届葫芦丝巴乌艺术节在赞美声圆满闭幕了。高端论坛、中国当代葫芦丝巴乌名家名曲音乐会、葫芦丝巴乌艺术展演、回顾葫芦丝大师哏德全艺术人生、文化采风之旅等五个重点系列活动,充实了艺术节的内容和宗旨。
何维青表示,组委会人员经过辛勤筹备、合理有序的安排、热忱的接待,圆满完成了艺术节的各项任务。本次艺术节的举办,弘扬了民族文化艺术,展现了陕西省葫芦丝巴乌领域的专业实力,创造出了独特风格的秦韵秦艺,为葫芦丝巴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这是有深远意义的艺术节,是规范的艺术节,是可喜可贺的艺术节,是大展宏图的艺术节。希望我们继续紧密携手,共创葫芦丝巴乌事业的新辉煌!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深圳市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范睿说,中伏夏日天,丝韵心相连。乐友聚长安,携手谱新篇。2023年7月20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陕西首届葫芦丝巴乌艺术节在千年古都举行,这次艺术节活动,不但有本地葫芦丝巴乌爱好者参与,还吸引了很多的省外乐友参加。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既向世人展示了陕西省葫芦丝、巴乌乐器的教学成果,同时也反映了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的艰辛努力和无私奉献精神。
范睿表示,我有幸应邀参加这次活动,深受感动和鼓励。非常感谢台前幕后付出时间和汗水的同仁们,为你们的无私奉献加油点赞!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葫芦丝巴乌协会常务副会长何源说,参加“丝韵颂中华”陕西葫芦丝、巴乌艺术节,感触颇深。首先,陕西葫芦丝、巴乌艺术界同仁们展现出了高度的敬业精神,使第一届活动安排非常细致和专业。从经典作品音乐会到展演比赛,直到专家论坛讲座的安排布置,事无巨细,井井有条。由此可以确信,陕西葫芦丝、巴乌艺术发展必将蒸蒸日上。
何源表示,经过当地众多作曲家、演奏家的长期努力,“秦派”葫芦丝乐曲创作和演奏已经形成独特的风格,为葫芦丝艺术大家庭增添了新的光彩,真是可喜可贺。此次陕西葫芦丝、巴乌艺术节,也为推动葫芦丝、巴乌艺术的正规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云南省音乐家协会葫芦丝巴乌学会副会长林永忠说,“丝韵颂中华”陕西首届葫芦丝、巴乌艺术节圆满结束了。组委会领导集体团结协作、分工明确、组织有序,确保了这次活动举办的圆满成功。作为艺术节的特邀嘉宾,我对此感受颇深。国内著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陕西省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的超强实力。“秦韵”风格作品层出不穷、内容丰富,一定能把独具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秦派”音乐发扬光大。
林永忠表示,参加本次活动,我有幸结识了一批优秀的葫芦丝、竹笛、陶埙表演艺术家,也被各位演奏家精湛的技艺所震撼。真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参加艺术节展演比赛的选手们,个个准备充分、精神饱满,充分表现出对葫芦丝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举办这次艺术节,是以相隋柱会长为主心骨,凝聚了专委会众多老师的辛苦劳动和无私奉献。这是一次暖心的盛会,也给我提供了难忘的学习机会。预祝参赛选手们取得好成绩,祝愿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与时俱进、稳步迈上新台阶!
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俭说,本次艺术节的圆满举办,离不开组委会工作人员的统筹安排和统一协调。名家名曲音乐会能够有条不紊地衔接,各场次展演能够顺利开展,高端论坛能够听到专家精彩发言,这都与陕西各地基层组织的广泛参与密不可分。
秦俭表示,参会的各位嘉宾和专家,对整个艺术节活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肯定。我们陕西的民乐同行们会齐心合力,紧跟时代潮流,用中国音乐讲述中国故事,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带一路,踏歌前行
日月如梭,四季如歌。人以载道,文以载道,艺以载道,术以载道。中华民族音乐,承载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光明大道。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从长安通向世界,谱写了华夏正声汉唐音乐的辉煌篇章。今天,“一带一路”交汇西安,中国音乐文化又进入了复兴发展的新时代。
在三秦大地,在关中平原,在古都西安,有一群人踏着祖辈的足迹,继续进行穿越时空的文化远征。他们或以民族音乐为职业,或以民族音乐为业余爱好。他们携手制作和改进民族乐器,他们自发创作民族音乐曲目,他们传承民族音乐经典曲目,他们排练演奏民族音乐新曲目。他们演奏的乐曲,被称为“秦派”音乐。这群民族音乐人,有一个上通音乐专业学府下接村巷市井底气的纽带,此便是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及其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
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埙、陶笛专业委员会会长相隋柱说,我们圆满完成了陕西首届葫芦丝巴乌艺术节各项任务。在此,我代表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方,衷心感谢来自全国葫芦丝巴乌领域的专家和嘉宾们,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葫芦丝巴乌爱好者大力支持和配合,感谢承办方的辛勤付出。
相隋柱表示,本次艺术节活动,弘扬了民族文化艺术,展现了陕西省葫芦丝巴乌艺术的雄厚实力,也为“秦派葫芦丝巴乌”艺术风格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届有着深远意义的艺术节,必将推动陕西葫芦丝巴乌艺术大发展大繁荣,也将会再次掀起陕西群众性葫芦丝巴乌艺术活动的新高潮。希望省内外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同开创葫芦丝巴乌艺术的新时代!
本文作者:夏 商
(资深传媒人、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