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南岭无山不有瑶”。千百年来,瑶族同胞居住在南岭各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当人们提起瑶族,就会不禁想到了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乐器——瑶族长鼓。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吧!
关于瑶族长鼓的起源,一般民族学者的论述都着眼于瑶人传说,相传远古时期盘王(龙犬)因咬杀吴将军,得到高辛氏的赏赐,与公主成婚,生下六男六女。后盘王上山狩猎被山羊撬落悬崖丧生,盘王子女为悼念盘王,用山羊皮、泡桐树制成长鼓以祭盘王。这种传说认为瑶人是为了祭祀盘王祖先才创制了长鼓,但这仅仅是一种族群认同的朦胧记忆,事实上与细腰长鼓起源的信史相去甚远。
瑶族长鼓历史悠久, 是中国鼓文化的一脉支系。从形制上看,它属于腰鼓一类。在瑶族传统文化生活中,流传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长鼓和长鼓乐舞。今日所称瑶族之“长鼓”,可视为瑶族多种同类细腰型双面鼓——包括长形(细)腰鼓、长大腰鼓、长腰木鼓——的统称。“长鼓”的简称在宋代就盛行于瑶区。
本期推文主要介绍了瑶族长鼓的流传,下期推文将与大家分享瑶族长鼓的音域及分类。感谢您的关注与阅读,我们下期再会!
参考资料:
[1]谢崇安,黄建福:《也谈细腰鼓与瑶族长鼓的源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17-22页。
[2]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FROM: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