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上海,加油上音!
2022年初,一场疫情突袭申城。上海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上音“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现打系教师团队的帮扶对象——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盲人音乐学院,多年来受到现打系师生的帮助。怀着对上音的感谢之情,在这特殊的时刻,他们为上音、为上海鼓劲加油!
假如世界一瞬没有了光明,
什么会让你的生命再度发光,
是音乐!
上音“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与
盛华的结对帮扶
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双创”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自2015年至今,上音现打系主动对接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坚持用“音乐”帮扶贵州省贫困县摘帽脱贫,在开办盲人音乐学院、精准扶贫后,盲人学生们用乐器演奏作为生存工具逐步自立自强,实现真正“脱贫”。
现打系“音乐扶贫变弱为强,爱心点亮心灵之窗——爱心援建贵州惠水县盛华职业学院盲人音乐学院”案例被新华社“声在中国”收录为专题片并获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志愿者扶贫50佳”、上海市精神文明十大好人好事(提名)。上音现打系爱心援建贵州惠水盛华职业学院盲人音乐学院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 上音现打系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喜报 | 荣获2019年市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奖,上音现打系志愿者团队连续5年爱心援助贵州盲人青年
图为廖昌永院长实地慰问盲人孩子们
2019年,廖昌永院长专程来到了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盲人音乐学院,邀请这些盲人同学与现打系的各位老师们,一同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将动人的音乐送给全国的观众朋友们。而他们此行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帮助盲人同学们增强演奏的信心、克服上台的紧张心理,希望他们能够将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全国的观众。
现打系师生在盲人音乐学院开展爱心帮扶
“文化润边”上音一直在行动
上音历来民族情结深厚。早在上世纪50年代已开设少数民族班,院长廖昌永多次在重要会议和场合中提出,要关注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持续传承上音优良办学传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重要指示,进一步推进文化合作帮扶和红色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的发掘保护和研究,近年来上音从服务国家战略和提升区域或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高度,重新构建和全面布局“文化润边”,分别与湖南邵阳、江西赣州、青海果洛、贵州遵义、四川凉山、新疆等地开展教育帮扶项目,助力脱贫攻坚与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
上音与盛华的结缘也是学校“文化润边”的不懈实践。从2015至今,上音人的坚持,多年的援助,亲人一般的关怀,早已让盛华的老师和同学们把上音当作了第二个家。
目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于清零攻坚关键时刻,全市疫情已连续几天呈下降趋势。上海音乐学院全体师生也正积极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各项要求,发扬苦战实干、连续作战的精神,为清零攻坚做着不懈的努力。
上音的很多教职员工从疫情开始就加入到防疫志愿者的队伍中,舍弃小家为大家,日日夜夜忙碌在学校防疫第一线,为在校学生服务,他们是上音最美的逆行者!上音现打系爵士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们,自发地通过居家线上云录制的方式,即兴合奏了一首颇具当代爵士风格的中国民歌《信天游》,希望能通过音乐,给予学校封控管理中的师生与默默奉献在战“疫”一线的志愿者们精神上的力量。
终愿疫情早日过去,
终盼疫情过后重逢的我们!
加油上海!加油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