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仰先生的艺术成就
缅怀先生的伟大人格
杨立青《节日序曲》(慢板部分)
4月30日,上海音乐学院隆重召开“杨柳拂我,立于青山:杨立青教授八十诞辰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上音党委书记徐旭、院长廖昌永出席纪念会并致辞。高为杰、徐孟东、彭志敏、贾达群、张千一、韩锺恩、尹明五等做主题发言;郝维亚、郭鸣、朱立平、杨青、尤继怡、朱琳、洛秦等做交流发言。
杨立青院长留德时的同窗、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校长艾尔玛·兰普森先生发来致辞视频。杨立青先生夫人祁瑶致辞表示感谢。上午的纪念会由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教授主持。
廖昌永在致辞中深情缅怀杨立青教授。
他说,杨先生是一位承继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包容、谦逊大家风范的学者,《乌江恨》《悲歌》《荒漠暮色》《木卡姆印象》《引子、吟腔与快板》《节日序曲》都是他献给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杨先生又是一位勤于思考、贯通中西的实证、思辨的智者。对民族文化如何世界表达有着深邃而前瞻的认识,在他的创作与研究中,体用融通、东西化用,游刃有余。
廖昌永用先行者、播种者和开路者来概括杨立青教授作为作曲家、理论家和教育家在创作、研究、办学方面的成就。1980年,他被公派去联邦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深造后回国任教直至去世,创作思想与技法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他是作曲领域的先行者。回国任教后,从担任作曲系副主任直至担任院长,他始终为中国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重新对接世界前沿殚精竭虑、厥功至伟。在他的教学、创作、研究中蕴含了丰厚的中国元素、中国传统和中国思维,他是当之无愧的播种者。杨先生不仅学养深厚,还是一位卓越的办学者,2002年开始,他着力推动学科发展,建新系开专业,他胸襟宽广,爱才、惜才、育才,在他的关心与支持下,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英才、俊才、大才汇聚上音,打造了上音的人才高地。
他指出,处在即将迎来建校百年,实现“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宏大愿景关键时期的上音,致敬前人辛勤耕耘,举办这样的学术活动就是为了表达我们的崇敬与感谢。同时,也希望传承先辈,更加努力前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引的“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前进。
徐旭代表学校高度评价了杨立青教授的成就。
他说,杨立青院长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上音的发展和建设之中,为学校的建设耗尽心血,对学校的发展寄予无限希望,使这所中国历史最长的高等音乐学府人才辈出、成果纷涌,为学校九十五年来一直引领着学术前沿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既是作曲家、钢琴家,又在演奏创作之余从事大量研究、翻译工作,花数十年编写配器教材;又是音乐活动家,担任各种音乐会总监、扶持中国新音乐、向欧洲乐坛举荐中国作曲家、向国内介绍欧洲先锋派音乐等,为音乐作品、音乐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上海的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强调,杨立青先生以创新的管理理念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带领学校发展,继往开来,以传承中华文化艺术和振兴中华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高瞻远瞩,为学校当下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指出,杨立青先生孜孜不倦地将一生奉献给中国音乐教育事业,上海音乐学院为拥有杨先生这样一位杰出的作曲家、理论家、教育家和领路人感到无尚光荣和无比自豪。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杨先生的学术思想、治学理念和艺术成就,学校举办杨立青教授诞辰八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以研究和总结、实践和发展杨立青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学术思想为主旨,使之融入上海音乐学院新时代办学治校实践之中,成为凝聚一代又一代“上音人”的精神力量。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代表中国音协致辞。
他说,杨立青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是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引路人和推动者,是中国作曲理论,尤其是管弦乐配器学科发展、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的集大成者。他曾长期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为中国作曲与作曲理论事业、音乐教育事业以及文化事业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杨先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赴欧洲系统学习西方现当代作曲技术的学者和专家,学成归国后通过他的课堂教学、音乐活动和组织领导,为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与世界重新接轨、开辟未来建立了不朽功勋。杨先生在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期间,殚精竭虑,开拓创新,把握国际音乐教育发展脉动,谋划上海音乐学院学科专业发展蓝图。在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创立了音乐工程系、电子声学音乐中心、音乐戏剧系、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艺术管理系、数字媒体等新兴复合型学科专业,使上海音乐学院成为全国专业设置最齐全的高等专业音乐院校。杨先生爱惜人才,求贤若渴,以无私的胸怀广纳贤才,将国内外一大批音乐英才汇聚在上海音乐学院,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科专业布局和规划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与学校整体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学校未来科学、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指出,抚今悼昔,追深思远。今天在这里举办杨立青先生诞辰八十周年纪念会,不仅是要敬仰杨先生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缅怀杨先生的伟大人格。要让杨先生的光辉业绩得到颂扬,更要将杨先生的人格魅力发扬光大,从而不仅推动上音的音乐事业向前发展,也是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当下发展注入精神。
学术研讨会于下午举行,由上音研究生部主任钱仁平教授主持。沈叶、姜蕾、姜之国、龚华华、王中余、罗琳卡、刘欢、孙杉、王旭青、唐荣等中青年学者从杨立青教授的创作、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展开热烈研讨。
杨立青教授是中国音乐界享有盛誉的作曲家、理论家、教育家。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对于当代中国音乐的创作、研究和教学,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的发展,乃至全国音乐艺术学科的建设功勋卓著,影响深远。
为传承与弘扬他的学术思想、治学理念和艺术成就,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纪念会与学术研讨会,并启动相关系列学术活动。本次活动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音作曲指挥系、研究生部承办。据悉,11月上音95周年校庆期间,将举办杨立青教授生平文献图片展、室内乐与声乐作品音乐会、交响作品音乐会以及纪念论文集出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