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舞台美学系列
2022上海大剧院版昆曲
重逢《牡丹亭》
| 时间 |
2022/8/10-8/13(周三至周六)19:15
2022/8/14(周日)14:00
| 地点 |
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 票价 |
180/280/380/480/680/880元
大剧院小程序
官方购票
大剧院天猫店
官方购票
大麦 | 美团点评 | 猫眼 | 票星球
官方授权票务渠道
·/ 观众须知 /·
重逢《牡丹亭》摄影 / 尹雪峰
—
序 幕 /梦梅
第一折 /叫画
楔 子 /魂游
第二折 /幽媾
第三折 /冥誓
第四折 /回生
原著:汤显祖
编剧:罗周
导演:马俊丰
制作:林恺
作曲:孙建安
编曲:李哲艺
打击乐设计:童圣钦
舞美:刘科栋
灯光:邢辛
服装:赖宣吾
单雯 / 杜丽娘
张军 / 柳梦梅
李鸿良 / 石道姑
特邀 蓝天 / 陈最良
特邀 奚中路 / 大花神
特邀 高枫 / 小鬼
乐队指挥:葛维岳
司鼓:童圣钦
司笛:姚琦
- 艺术家阵容等节目信息以现场演出为准 -
对柳梦梅来说,杜丽娘或许只是一介绮梦;而对杜丽娘来说,柳梦梅是她破解生死的唯一钥匙。他若不肯信、或者信了而不肯冒杀头之险,杜丽娘都将永远被困在梅树之下、困在无边无际的生死梦中。怎样才能跨越生死鸿沟?那便是,“情”到极至,能置死生于不顾。敢“死”之人,才能迎回一个“生”,这很公平,不是吗?
罗周
重逢《牡丹亭》编剧
THE PEONY PAVILION
重逢《牡丹亭》摄影 / 尹雪峰
舞台上,杜丽娘和柳梦梅看似同处一个花园中。乐声轻启,管弦齐奏,堪称昆曲最为知名的唱段【皂罗袍】出其不意地来到耳畔,闺门旦和小生以不同曲调、不同唱词倾吐心绪,气质俊雅的张军唱的是“寒花绕遍、荒草迷烟”,清丽闺秀的单雯咏叹的却是园中鲜花繁盛、爱与生命、似水华年。
故事中二者只在梦中有一面之缘,在观众的眼中同时现身,却并不在一时,也并不在一世。这便是当“重逢《牡丹亭》”大幕拉开,600岁的昆曲和现场观众,共同走进的一场“奇妙实验”。
重逢《牡丹亭》摄影 / 尹雪峰
在接下来约三个小时的过程中,时空场景巧妙折叠,杜丽娘、柳梦梅穿越时空隧道频频相遇,而又人鬼相隔,“梦中梦”“园中园”重重叠叠,到底身在哪一层梦幻之中,直让人过瘾烧脑,陶醉在舞美、灯光、服装、表演、歌唱等昆曲之“美”。
叙事的重新建构,让这部作品变得更加紧凑,也被赋予了当代作者对于原作的独特见解;华美的舞台设计,既忠于原作中那座花园的精巧雅致,也以镜面、悬吊的景片等手法,使得一部分文本中的意象更加梦幻与抽象,另一部分场景则更加清楚可感;一套套新制的戏服千针万线,远观舞台上衬托的是才子佳人绝美身姿,近看则是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传统工艺的执着。
重逢《牡丹亭》摄影 / 尹雪峰
这是一出遵循“古法”的“新戏”。置景比传统戏曲舞台景致更实,意象却比传统戏曲舞台更虚。镜面、灯管、各种色调灯光的运用,使得原本大白光的戏曲舞台上,呈现出了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同时丝毫不抢人,不抢戏,妥帖地为角色营造出沉浸式的表演空间。
*以上文字综合新华社、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等报道编辑
【江儿水】
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
生生死死随人愿
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待打并香魂一片
阴雨梅天
守的个梅根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