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中央民族乐团“声诗润朱弦”古典诗词合唱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这场音乐会是国家大剧院“八月合唱节”的重要演出之一,以合唱、独唱、重唱等形式,用独具韵味的民族唱法,加以民族器乐的伴奏,让古典诗词与歌声、乐声在舞台碰撞、融合,为观众带去了美的享受。这场音乐会不仅是中央民族乐团民族合唱队在“八月合唱节”的首次集体亮相,也是此次合唱节唯一一台以民族合唱为主要形式的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由国家一级指挥、中央民族乐团常任指挥袁贝执棒,耿靓主持,演奏家全艳、闫寒担任钢琴伴奏。音乐会伊始,中央民族乐团附属少年合唱团的小朋友率先走上舞台,这是他们在国家大剧院的首秀,身着劳伦斯·许特别定制中式服装的他们,用稚嫩的音色演唱了《春晓》,为音乐会拉开序幕,这首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中央民族乐团青年驻团作曲家李尚谦及青年作曲家牛湘茗、李陆源编配的曲目在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演绎下,让音乐会在充满温情和童真的基调下拉开序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 一首混声合唱《青玉案·元夕》在舞台回荡,黄珊莉、冯楚光两位年轻作曲家创作的这首曲目在作曲技巧和编配手法上独具现代风格,将词本身的冲突感、对比性强调得更加明显,歌声中的《青玉案·元夕》也有了更强的画面感和戏剧性,一曲唱罢,台下便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作曲家晏晓东笔下的《浣溪沙》在演奏家孙帅的陶埙声中缓缓开场,这首传统与现代曲风相结合的歌曲在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陈思的演绎下带领着观众穿越古今。熟悉的古曲《春江花月夜》继续将唯美延续,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魏伽妮独具特色的民族唱法与花腔结合,给观众带去了独特的艺术享受。
《声诗润朱弦》组曲是特别为此次音乐会设计的节目,将汉乐府、唐诗、宋词串联成曲,让观众在歌声中再次亲近古典诗词,感受“声诗”的魅力。男低音歌唱家刘扬用浑厚的嗓音唱响苏轼笔下的《大江东去》、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裴长佳伴着古筝演绎姜夔写下的《杏花天影》、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赵净颐演唱古韵悠悠的汉乐府《长相知》,组曲在歌唱家周韡、王龙、尤龙、桑康共同演绎的一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结束,四首曲目,四种风格,用古诗词之美与古乐之悠扬沁润舞台,曲终之后,观众席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魏伽妮、唐文娟、梁文静、李婷和刘雪薇身着五色旗袍登场,一曲女声五重唱《红颜劫》后,上半场音乐会在混声合唱《从军行》中落下帷幕。
音乐会下半场在中国大鼓的铿锵之声中开场,一曲男声小合唱《秦王破阵乐》在鼓声中唱响。《秦王破阵乐》最初是唐初的军歌,历经近300年流行至晚唐,从军歌到宴乐,这首曲目成为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之一,也是大唐鼎盛时期的象征。此次合唱音乐会以男声小合唱的形式重新演绎这首作品,再加以中国大鼓的伴奏,将此曲的阳刚之气、雄浑之势、豪迈之力诠释得淋漓尽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秦王破阵乐》之后,用“声诗”的形式演绎这首宋词的正是前不久刚刚加入中央民族乐团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龚爽,近年来,龚爽活跃于各种舞台,获奖无数、好评如潮,被著名歌唱家阎维文评价为“这个时代民族唱法的佼佼者”。在她“中国式”唱法的演绎之下这首典型的中国艺术歌曲让如江水般让思念之意、相思之苦涌进观众的心中。
由《晴雯歌》《聪明累》《葬花吟》组成的《红楼梦组曲》是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倾尽所有”的经典之作,三首作品勾勒三位女性的命运,是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点睛之笔。其中,《葬花吟》的谱曲更是耗时最长,在他笔下,《葬花吟》少了凄惨悲啼,多了几分向命运的抗争和呼喊。此次,《葬花吟》由中央民族乐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婷演唱,她的音色优美、情感丰沛又充满力量,由她演绎的《葬花吟》给观众带去了别样的艺术感受。
音乐会进入尾声,混声合唱《城南送别》用歌声道出了离别的伤感。而本场合唱音乐会的压轴曲目是由中央民族乐团青年驻团作曲家赵泽明改编的《诗和远方》。这首为此次音乐会特别编创的曲目根据纯民歌改编,这个“民歌”正是为中国人所熟悉的《茉莉花》。事实上,在中国流传着三首不同的《茉莉花》曲调——江苏民歌、山东民歌、河北民歌,其中河北昌黎的《茉莉花》更有着“民歌活化石”的美名。此番,作曲家将三段不同《茉莉花》曲调改编在一起,赋予了《茉莉花》新的魅力和活力。在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唐文娟、陈思与男高音歌唱家张晖以及唢呐演奏家王荣非的共同演绎下,这首歌曲迸发出了新的火花和色彩,绽放出了灵动而俏皮的韵味,一曲唱罢,观众席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在观众们的热情之下,合唱队返场为大家演唱了一曲独具民族风情的《猜调》。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表示,中央民族乐团民族合唱队被大家誉为一支金牌团队,早在1957年,他们就走出了国门,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中拿回了金质奖章。作为我国唯一一支职业民族合唱团队,他们把《茉莉花》《瞧情郎》《八月桂花遍地开》等脍炙人口的民歌旋律立于大雅之堂,在世界舞台上唱出了我们的中国之声。时隔多年,守正创新、接力传承的民族合唱队已经迎来了第四代、第五代演员,此次音乐会,中央民族乐团民族合唱队与附属少年合唱团的小朋友共同让诗与乐在舞台相拥,为“八月合唱节”增添了一抹特别而绚丽的色彩,让观众再次感受到了“声诗”之美、民歌之媚和民乐之韵。我们会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之音”的独特风格与韵味,让中央民族乐团民族合唱队的这个金字招牌继续闪耀。
更多精彩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