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广东民族乐团】乐评 | 在传统中重构中国管弦乐声响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3-01-18

期待已久的《逐浪》音乐会,昨晚终于在星海音乐厅“逐”出热烈、圆满的“浪花”。

《逐浪》是广东民族乐团为2022新乐季开幕式量身定制的主题音乐会,更是一场蕴含并宣发乐团发展新理念、带有改革性、实验性的原创作品音乐会。

指挥:刘 顺

(广东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

老、中、青三代作曲家——高为杰、张晓峰、邹航、梁军、戚浩笛,捡拾起岭南人的生活点滴,聚焦岭南三大民间乐种,以当代意识与音乐表述织构出既富传统丝竹乐意韵、又样态别呈的中国管弦乐之音响,映射岭南人百年来伫立潮头、御风逐浪的奋进历程与时尚情怀。每部作品皆是一帧独具岭南意蕴的声音画卷:

《乡 情》 高为杰  曲

高为杰先生的《乡情》是一缕萦绕心头的淡淡乡愁。作品以潮州音乐中不常用的“重三轻六”调体谱就,材料简省,旋律线条极富张力,音乐揪心感人却极有节制。清雅含蓄的乐曲,典型中国文人内敛式的情感表达。

《风雨骑楼》  梁 军 曲

梁军的《风雨骑楼》将潮汕与广府音乐元素进行解构与重组,融添喉管、沙的等粤地特色乐器,描画一段被时代风雨洗涤的岭南记忆。如同一幅工笔画,乐曲多巧密而精细的线条,以室内乐式思维将大乐队与小组乐器群相交替,呼应着骑楼在建筑结构、社会功能、文化属性等方面所体现的某种二元对立与统一。

《穿林打叶声》  张晓峰 曲

张晓峰的《穿林打叶声》激荡着穿“秦”入“粤”、南北时空交错的文化回响,音乐苍凉而感慨。南方粤乐与北地秦腔相糅合,音色脆亮细柔的潮州二弦与高亢苍劲的秦地板胡你奏我和,形成南北“对话”与时空意境的“穿梭”。作品似一部十五分钟内的“极简音乐史”。

《点都得》  戚浩笛 曲

戚浩笛的《点都得》是一位“80后”对粤地、粤人的声感印象。粤地俚语口头禅“点都得”,意为“怎么都行”,可见广府人豁达、随和之性格。乐曲伊始模拟“点都得”的粤语声调来“应题”,随后音乐中有机融入广府多种音乐符号:爵士化的《平湖秋月》及流行曲、粤乐、粤剧等音调,传统、时尚、市井、洋份俱有之,正如广府文化的包容,一切杂糅得自然、亲切。

《逐 浪》  邹 航 曲

下半场邹航的《逐浪》浓缩了百年岭南的人文品格,三个乐章分别选用岭南三个乐种之素材,承应着三种性格。

第一乐章“筑梦”是以空灵的纯五度为基始的声音叠加,一支广府音乐《平湖秋月》的“孪生”旋律如从梦境中生发——轻柔而美好,温暖而抚慰人心,细碎震音铺展出梦幻的闪烁空间,又编织着岭南雨巷的空濛之色,乐声与愿景就此荡漾开去……

第二乐章“向海”音乐语言诙谐而富民俗画面感,“老广”随性、阳光的性格与心态一览无遗。乐章在庙堂祈福仪式的声响中奏启,一支源自潮乐、快意而自得的主题音调几乎环绕第二乐章,音响极具感染力,很是“洗脑”,六把潮州二弦及弦乐组的滑音群语调幽默且略带“风骚”,似以粤方言在表达着什么……

第三乐章“逐浪”截取广东汉乐音调为素材,以高速度“逐”奔腾之“浪”,为本场音乐会亮题。积极跃动的固定音型形成不断向前奔腾、无穷动式的音流脉动,吹管乐如声声号角。乐器自由华彩过后是人马欢腾的全奏,速度、力度、气氛皆达顶峰……作品既是对乐队演奏的挑战,又彰显了广东人敢于进取、奋勇前行、不断开拓的行动速率。

作曲家上台谢幕

(由左至右:戚浩笛、邹航、梁军、张晓峰)

《逐浪》中,有绵绵的清雅与生动的民俗,深沉的喟叹中伴有缱绻的温情,有历史的回味亦有时下的奋进,走心的音乐,走心的演奏,沉醉了观众内心。

整场音乐会从音乐语言、声响布局、审美趣味等方面,都呈现出些许不同往常,耐人寻味。

《逐浪》没有人们印象中那般“声高气满”与宏大叙事,它依循着室内乐化的创作思维。策划者的诉求与作曲家对中国管弦乐队的审美意识决定这场音乐会的品质,总监刘顺、团长曹玉荣与创作团队曾深入民间采风、反复探讨,皆认为应将中国民间的丝竹音响意韵与乐队文化有机融合。于丝竹乐而言,乐器的间离感是本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立体化的和谐所依靠的不是和声更是多层次的线条……或许,选择什么样的音乐语言,如何走近传统却又不为传统所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中国管弦乐队来说,声部的平衡与低音的缺失一直是难以解开的结,诸多音色个性独特之乐器难以融入。《逐浪》中,喉管、潮州二弦、秦琴、椰胡、大胡、小胡等非常态乐器在乐队与作品中自然融入,与音乐表达紧密相关,收效甚佳。它们皆活学活用于广东民间:潮州二弦与椰胡形影不离,源于潮汕弦诗乐;大胡源于汉乐,乐团将这件声音低沉、极具包容感的乐器与大提琴一起,厚实了低声部;将大胡等比例缩小的小胡替代了中胡;与阮形似的秦琴,声音硬度不如阮,相对松弛,但声音更远传,正是中音区乐器所需……

或许,中国管弦乐队无须固守大一统模式,它可以是多元的,可有更多的变化方式,甚至每一个地域可以形成自己的特点,以构建新型乐队的音色群,在实践中、音乐中,去找寻更多的艺术规律,咂摸音响的文化符号。《逐浪》或是一次重构中国管弦乐声响的大胆尝试。

FROM:广东民族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