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思南赏艺会|盛世大唐的音乐人文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3-02-12

昨晚,思南赏艺会特别邀请到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邵琦,携手乐团笙声部首席赵臻,乐团打击乐声部首席、国家一级演奏员王音睿,乐团笙演奏家王阳、李春旭,乐团二胡演奏家潘俊宇、乐团琵琶演奏家刘雪娴、乐团打击乐演奏家胡嘉倩共同为大家带来《盛世大唐的音乐人文》。

唐代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中的关键时期,既是礼乐发展的转折时期,也是外来音乐的融合时期。在唐代,音乐频繁出现在诗歌、绘画、雕塑中。本场导赏结合听觉、视觉,将音乐与图像跨界导赏,让我们对盛世大唐的文化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感受。

首先,乐团笙声部首席赵臻,携手乐团笙演奏家王阳、李春旭以笙重奏《和鸣》开场。笙竽和鸣、其声天籁、其韵悠扬。作为中国最早的和声乐器,小小的竹管传承了千年文明,依然以自然而又质朴的和音,吹奏着隽永的意境和思想,传唱着不朽的大道自然。

导赏嘉宾邵琦通过生动详实的文物图片、壁画、史料,多维度为观众展示唐代古乐器,结合乐器中的文化内涵,深入浅出的讲解唐代礼乐文化,还原大唐礼乐盛况。

琵琶独奏《新翻羽调绿腰》是作曲者杨洁明先生根据唐诗中关于《绿腰》舞的描述创作的。作品分为五个段落,模拟唐代大曲的结构,追求唐代的风韵在琵琶上加以发挥。

笙与大鼓《秦王破阵乐》描述了沙场浴血、平叛破阵后,用笙管、琴舞去庆贺和颂扬的场景,硝烟与铠甲,刀光与炮声,组合成另一种英雄交响。

二胡独奏《空山鸟语》表达“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这种自由、空灵的意境。乐曲以拟声手法模仿百鸟啁啾声,似是而非是、非是而神似的音乐语言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琵琶独奏《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是吴厚元先生以唐代世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为蓝本而创作的琵琶独奏曲。乐曲的主标题为“诉”这个字,而这个字最为恰当地刻画了原诗当中主人翁的内心世界。

打击乐《月轮舞》是由乐团打击乐演奏家王音睿、胡嘉倩原创的一首打击乐二重奏作品,乐曲以唐代文化为创作背景,通过编钟、竭鼓等古乐器及手碟、颤音琴等现代乐器交相辉印,表达了作曲家对唐朝盛世人文历史的想象与感怀。


《弦里弦外  金木水火土》

2月17日  周五 19:00

复兴中路505号思南公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中的古代哲学有诸多阐述人与宇宙及世间万象彼此互相关系、发展变化的古老经典,其中五行学说便是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的辩证精髓,在传统绘画、音乐中也有深远的体现。本场导赏会将邀请上海民族乐团阮声部首席刘波携手原上海理工大学美术学院钱为群教授从五行学说切入,与观众分享中华智慧的悠远与奥妙。


现场演奏

《风摇竹》

《剑器》

《橄榄树》

《终南古韵》

《山韵·涧》

《山歌》

*曲目以现场演出为准


导赏嘉宾

钱为群

(画家、原上海理工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刘波

(上海民族乐团阮声部首席、

国家一级演奏员)

演奏嘉宾

沙漠

韩雪

李霖

李晨晓

王楚卿

(上海民族乐团“时尚品弦”阮重奏组)

2/13  周一 18:00 开放免费预约

长按扫描二维码报名本场活动

FROM:上海民族乐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