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传统节日与音乐|二月二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3-02-22

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庆祝。据传说,这一天是龙的节日,龙王会抬头巡视,所以人们称之为“龙抬头”。

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中国许多地区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包括舞龙、放烟火、祭祀龙神等。人们相信,舞龙可以驱邪避灾,保佑平安健康。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龙经常被用作音乐中的主题和象征,代表着权力、神秘和吉祥等含义。因此,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节日中,龙在音乐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用传统乐器如锣鼓、大钹和木鱼等打击乐器,以及管乐器如笛子和唢呐等来演奏龙舞音乐。这些音乐通常具有欢快、热闹的节奏,以配合舞龙表演。

除了舞龙音乐之外,在我国沿淮花鼓文化区,民间还有一种叫做“龙灯会”的仪式表演。当地的人们善于使用手工扎制的龙作为表演的道具,在表演中,玩灯人负责表演“请龙”,也就是把龙请下凡间与老百姓一起联欢,以此表征民众祈福纳祥的愿望。(详细了解请见:《回顾|「安徽民间传统音乐介绍」第一集 花鼓(上)》)

“龙”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二月二龙抬头这样的传统节日正是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们在音乐中更好地表现和展示龙的特殊意义和象征。我们特此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挑选出几首应景的音乐与您分享。所有音乐资源来自中国音网。

01

资源来自 CDTM中国音网

《求雨吟唱(五)》为乔建中、萧梅、田耀农、任大援四位学者于2000年7月17日在陕西省榆林市余兴庄乡铁沟洼村的龙眼沟龙王庙录制的“祈雨仪式”片段。

这一段吟唱为叙事性、律动性较强的缺角音五声商调式,吟唱时由一人领唱、众人再重复唱一次领唱所唱的词。这一吟唱片段的曲调基本是一个乐句的重复或变化重复,主要的变化在于唱词。锣鼓伴奏则不规律地穿插在开头每个乐句之间,非常独特。据村长吴培明介绍,这一地区几乎每年都干旱,因此每年的四月、五月、七月的二十号之前,都会请来陕西的剧团、山西的梆子剧团等来本地为南海龙王“张喇嘛”唱一次戏并进行相应的祈雨仪式,以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求 雨 吟 唱(五)

所属专辑|榆林龙眼沟求雨(一)

录制|乔建中、萧梅 等

介质|DAT

02

资源来自 CDTM中国音网

抚弦动操间

龙翔去无迹

仿佛有余音

萦回绕天际—— 1984年张子谦

“听弹《龙翔操》”

古琴曲《龙翔操》是广陵派的代表曲目,古琴演奏家李凤云弹奏的这版本由20世纪广陵派琴家张子谦据《蕉庵琴谱》打谱。乐曲整体为散板,节拍组合自由灵活。李凤云演奏的版本前段、后段平缓静,中段自由飘逸。吟、揉、绰、注间极富艺术张力与感染力,不由让人想象到神龙腾云驾雾、逍遥太极的生动景象。

龙 翔 操

所属专辑|千年古琴,万世留声

演奏|李凤云

03

资源来自 CDTM中国音网

这一版本的《龙舞》是由有着“歌仙”之称的陈歌辛编曲,由上海乐团交响乐队演奏。全曲为色彩明亮的加变宫(si)六声宫调式,极富积极向上的解放初期时代气息。

全曲围绕着“la-do-mi-sol”“sol-la-do-si-la-sol”等核心骨架音列进行,四个十六、小附点及切分节奏贯穿始终,小提琴的高声部旋律与低音大提琴以及圆号相互映衬,描绘了一幅龙飞凤舞的欢腾画卷。

龙 舞

所属专辑|童心向党 · 传唱历代红色童谣

指挥|陈歌辛

演奏|上海乐团交响乐队

04

资源来自 CDTM中国音网

《龙飞凤舞》是一首广东音乐,由上海民族乐团演奏的这一版为加变宫(si)的六声羽调式,乐曲极具轻柔细浓、清新流畅、悠扬动听的风格特点。

乐曲前奏以尾音均落在角音(mi)的“呼应式”第一、二乐句,以极具推动力的“la-si-do-re”级进音列第三乐句,以及尾音落在主音羽音第四乐句组成,一下将人拉入热闹欢腾的氛围之中。全曲围绕着“mi-la-do-la”“la-do-re-la”等核心骨架音列进行,切分节奏贯穿始终,富有极强的推动性。小锣的清爽音色,唢呐的声声鸣唱,弹拨乐器的整齐节奏,让人不由跟着翩翩起舞,联想到“龙飞凤舞”的欢乐场景。

龙 飞 凤 舞

所属专辑|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81)

演奏|上海民族乐团

05

资源来自 CDTM中国音网

《二月里来》由赛克作词、冼星海作曲,于1939年在延安创作。1938年12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青年集会上提出延安解放区开展大生产运动,会后解放区立即掀起了垦荒种田、植树造林等劳动热潮,受到劳动热情影响的冼星海因此邀请赛克作词,自己再谱曲,共同完成了这首赞扬鼓励大生产运动的劳动歌曲。

这首劳动歌为五声宫调式,由三个“起-承-转-合”四句体乐句组成。每段第一二乐句尾音均落在徵音(sol)上,构成“起-承”呼应关系;第三句以两个连续模进的切分节奏、上行的旋律以及尾音落在不稳定音级角音(mi)上,起着鲜明的转折作用;最后一句以再现的商音和转句的切分节奏进行,最后回到主音宫音(do)。

由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演唱的《二月里来》既有陕北的热情豪迈又有江南的婉转动听,优美嘹亮、轻巧欢快的唱腔及充满干劲、丰收期盼的歌词,洋溢着解放时期劳动人民质朴的情感和高涨的劳动热情。

二 月 里 来

所属专辑|蝶恋花

演唱|郭淑珍

FROM:CDTM音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