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文章 视频 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演出预告 |《丝路回响》敦煌主题作品音乐会即将上演
华音总编室 华音网 2023-04-25

敦煌文化

作为世界艺术宝库

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历史源远流长

是人类文明长河中

璀璨明珠

作为国有职业院团

北京民族乐团具有社会担当

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

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

以民族管弦乐的形式

奏响时代乐章

2023年4月26日19:30分,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创作的《丝路回响》敦煌主题作品音乐会将在北京音乐厅亮相。本场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作曲系承办、指挥系和音乐学系协办,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担任艺术总监,北京民族乐团演奏,青年指挥家金野执棒,为观众呈现一场具有学术性的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

音乐会内容

作曲家(按作品出场先后排序)

贾 悦

作曲博士、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资助人才。作品曾入选“ISCM国际现代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多项活动。

主要获奖及出版作品有:《那拉提狂想曲》入围国家大剧院第二期“青年作曲家计划”,乐谱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追风》系列已完成三部,其中古筝独奏《追风II》获第一届“中国之声”作曲比赛一等奖,乐谱分别由德国思考斯基(Sikorski)国际音乐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追风III》受“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乐团”委约创作,并由人民音乐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脸谱》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铜奖;《戏》(大提琴与钢琴二重奏)收入“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管弦乐器系列教程”,由人民音乐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刘 青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复调教研室主任,华人女作曲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先后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师从王宁、张韵璇、金湘、于苏贤等教授。

作为多项国家级艺术项目的独立作曲,她的作品委约来自于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新加坡青年华乐团、北京民族乐团、湖南民族乐团、芬兰国际历史键盘音乐节、国际女音乐家音乐节等,获得文化部“文华音乐作品奖”、美国普林斯顿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青少年题材)作品比赛金奖等国内外奖项。

主要作品:交响曲《妈祖》、《家园》,古筝协奏曲《入漫》,琵琶协奏曲《雾鬓云鬟娇女将》,民族管弦乐《琴弦上的叶尔羌》,跨界融合多媒体民乐剧《九歌》(国家艺术基金作品),国乐剧《春江花月夜》(北京艺术基金作品),民乐室内乐《煞尾》,双钢琴《霓裳羽衣幻想曲》等。作品由中国唱片总公司,雨果唱片(HK),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为项目负责人,她带领复调教学团队获得2021年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商沛雷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复调教研室教师。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博士,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作曲博士。

曾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德国汉堡交响乐团、 E-MEX 室内乐团、Volans 室内乐团维也纳Wiener Collage室内乐团等中外乐团合作,在北京、上海、维也纳、萨尔茨堡、汉堡、慕尼黑、纽约、旧金山等地上演作品。曾十余次获得国内外重要作曲比赛奖项,包括第三期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第一名及“最受乐手喜爱”作品奖等。多部作品曾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德国 Schott(朔特)出版公司以及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朱 赫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教师,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3岁习琴,15岁学习作曲,先后师从施万春、高为杰、王非教授。

2003年作品《移动的终点》(为小提琴、钢琴而作)获金钟奖,作品《悲歌》获第九届民族交响乐作品新作品奖。同年受聘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教授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2006年赴法国留学,师从勒杰和德尼高恩教授,私下跟随林德伯格,布列兹学习过作曲。2009年获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高级作曲文凭,作品《天神》(为交响乐而作)获得法国当代音乐研究中心SACIM第一名大奖。2010年回国任教至今,参与陈晓勇先生组织的现代研究小组,三次参与了陈其钢先生组织的躬耕书院活动。2011年作品《乌布西奔之歌》(为男低音,钢琴,扬琴和大室内乐队及电子音乐而作)在北京音乐厅首演。该作品成为北京音乐厅上演的首部器乐与电子音乐相结合的作品。2014年为电影《天津闲人》创作音乐,该作品荣获百合奖,担任电影《危城之恋》作曲,该作品入围蒙特利尔电影节,被当地报纸评价为:电影的音乐是没有在场的特殊演员。2015年为电影《蚀》(茅盾小说改编的电影)创作的音乐,获巴黎中国电影节“最佳原创音乐”奖。受法国ALTERNACE室内乐团委约创作了作品《三叉戟》等。受广东民族交响乐团委约创作了《五羊拾穗》等。其他如歌剧领域创作过《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器乐写作部分。游戏音乐《傲世三国》影视音乐方面创作了如《新版西游记》、《潜伏三部曲》之《代号》等20多部影视作品。

王 非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从事音乐创作,以及现代作曲技法和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等研究;致力于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现代技法相结合,努力探索符合当今人们欣赏习惯的新音乐写作方式。

1988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本科毕业后免试保送作曲硕士研究生。1991年初赴欧洲自费留学。先在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访学,后于1992年9月考入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学院(跟随R. Hempel、 H. Lachenmann、E. Karkoschka等教授学习),1996年硕士毕业,之后考入德国罗斯托克音乐学院(跟随Adriana. Hölszky教授)攻读更高一级的作曲研究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99 年4月至 2002年9月,受聘于罗斯托克音乐学院, 教授现代音乐作品分析及作曲。2002年9月应聘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作品曾参加德国柏林、慕尼黑、斯图加特、弗莱堡、罗斯托克、基森、曼海姆、瑞典斯德哥尔摩及日本和美国等地的音乐节演出,并多次在国内外作曲比赛中获奖、出版。

芮 雪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理作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自幼学习二胡,1984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师从于著名二胡教育家马友德教授学习。1987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于著名二胡教育家安如励教授学习。一年后转入作曲系,师从于著名作曲家高为杰教授学习。1993年毕业后留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担任作曲及作曲理论教学工作。1996年赴日留学,先后师从于吉崎清富及金田潮儿教授,研究生期间获日本朝日啤酒艺术奖学金,2002年毕业于东京学艺大学并获硕士学位。

主要作品:为尺八、弦乐及打击乐而作《吟》、三弦与民族管弦乐《海神》、五重奏《午夜花庭》、扬琴套曲《心灵》、筝曲《东风》、打击乐与民族管弦乐《印象生旦净丑》、胡琴重奏《风之旅》、二胡与手风琴《回旋曲》、室内乐《无垠大地》、为中阮与民族管弦乐而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罗麦朔

作曲家、博士,毕业于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现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杭州爱乐乐团副团长。北京市教委“和谐之声”合唱团驻团作曲、国家艺术基金创作资助人才、美国亚裔基金会“iSING!”项目音乐制作人。

其作品常年在多个世界顶尖音乐场所奏响:纽约林肯中心、西雅图大教堂、香港大会堂、新加坡大会堂、澳门文化中心、高雄至德堂、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厅、上海音乐厅、上交音乐厅、苏州大剧院、广州星海音乐厅等。近期的音乐创作受到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新加坡文化艺术理事会、上海民族乐团、广东民族乐团、“iSING!festival”等国内外重要音乐机构委托。

曾获得第十四、十七届、十八届中国音乐创作文华奖、2021年紫金文化艺术奖、“中国之声”国际作曲比赛、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比赛、俄罗斯“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作曲比赛”、“国际现代艺术与教育比赛”作曲--钢琴比赛等多个国内外重量级音乐奖项。此外,电影音乐《六年六天》获得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作品《胤禛美人图》获得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演出,并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指 挥:金 野

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现任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学院华夏乐团首席指挥,浙江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始终与众多职业院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指挥领域的重要演出活动包括:2020年和2021年指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梵天净土”多媒体交响音乐会天桥艺术中心与天津音乐厅首演。2016年和2018年指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意象净土”与“意象丝路”原创作品音乐会国家大剧院和中国音乐学院首演。2017年指挥北京艺术基金项目“逐梦”原创作品音乐会国家大剧院首演。2016年指挥张千一作品陕北信天游歌舞剧《雪花窗花山丹花》音乐会版国家大剧院首演。2010年至2011年在国家大剧院指挥了多场经典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2009年至2013年在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地指挥了多场英文和中文版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2008年担任世界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及其它开幕式音乐的指挥录制工作。

在其它领域的重要音乐活动包括:2021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致敬经典”金野爵士钢琴三重奏专场音乐会以及“午夜玫瑰—爵士之夜”音乐会。2018年创作中国首部爵士音乐剧《新的订单》并首演,后于2020年出版该剧目创作歌曲的精选曲集。2017年作为爵士钢琴家应邀参加文化部“中国-中东欧”17国文化部部长论坛文化季爵士专场音乐会。2015年作为音乐总监指挥原创音乐剧《或许明天属于我》解放军总政歌剧院首演。2015年起受邀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为“盘丝洞”、“奋斗”、“风雨之夜”等多部中外经典黑白默片修复首映式现场即兴配乐。2012年起受邀参加英国伦敦爵士音乐节、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国家大剧院“台湖”爵士音乐节,北京“九门”爵士音乐节,北京“乐谷”国际流行音乐节,珠海“北山”爵士音乐节等。


独奏演员(按作品出场先后排序)

箜 篌:吴 琳

中央民族乐团箜篌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央音乐学院箜篌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音乐学院箜篌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箜篌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 ”获得者。

吴琳出生于音乐世家,6岁学习古筝,先后师从左长安先生和杨娜妮教授。1991年起跟随著名竖琴、箜篌教育家乐平秋教授学习,直至2001年大学毕业,同年进入中央民族乐团工作至今。2018年起担任中央音乐学院箜篌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起担任四川音乐学院箜篌研究生导师。

吴琳是当代备受中外乐坛瞩目和赞誉的青年箜篌演奏家。她的艺术足迹遍布世界著名的卡耐基音乐厅、林肯中心、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国家大剧院等艺术殿堂。曾先后四次(西雅图、阿姆斯特丹、巴黎、布拉格)被邀请在国际竖琴大会上举办箜篌音乐会,向世界展现箜篌独特的东方艺术之魅力。

2014年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了【“空谷幽兰”吴琳箜篌专场音乐会】,这是现代箜篌发展的里程碑。曾与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新加坡华乐团、香港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澳门中乐团、北京交响乐团等合作上演协奏曲。合作指挥家包括 陈澄雄、陈燮阳、郑小瑛、叶聪、张国勇、洪俠、彭家鹏、刘沙、郭勇德等。世界首演的箜篌与乐队作品《伎乐天》王丹红、《空谷幽兰》刘长远、《清照情怀》何占豪 、《第一箜篌协奏曲》关乃忠、 《浴火凤凰》陈能济 、  《日月光华》  陈思昂曲、《春江花月夜》古曲  王丹红编配、《忆》   唐建平曲。出版箜篌专辑:《风华国韵-清明上河图》、《不雨亦潇潇》、《箫的叙说》、《袍修罗兰》

作为当代最为活跃的箜篌艺术家,多年来吴琳先后随团出访美国、日本、希腊、埃及、法国、德国、等数十个国家及地区进行箜篌演奏和讲座。使箜篌以全新的形象重现在21世纪的世界音乐舞台,开启现代箜篌的新纪元。

琵 琶:周 慧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琵琶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曾作为“中国艺术家小组”成员被文化部选派赴欧洲、美洲、亚洲等世界各地演出及进行文化交流合作。与韩国国立国乐院合作演奏刘文金先生琵琶协奏曲《东方之魂》,与钢琴家郎朗合作演奏中德电影《劳拉的星星》配乐。受邀参加在美国举办的“魅力北京·魅力冬奥2022”专场音乐会,并于香港举办“周慧专场独奏音乐会”及“师生音乐会”。多次担任由中国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主办的比赛评委。多名学生荣获“文化奖”“CCTV”“敦煌杯”“国韵杯”“辽源杯”等国内大赛金、银、铜奖。学生毕业后相继留任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国内知名音乐学府。

扬 琴:熊俊杰

中国音乐学院扬琴教师。十岁受父亲影响开始学习扬琴演奏,后师从纪宏亮、曹惠岚老师。一九九一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甘永康副教授,九五年获湖北省民族器乐大赛三等奖。九七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师从项祖华教授。二零零一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部攻读硕士研究生,研一获得中国国际民族器乐大赛二等奖。

习琴至今转益多师,曾得到桂习礼、许学东、李玲玲、刘顺、罗媛等专家老师的指导,零四年留校任教至今。教学之余自学多种器乐演奏及其音视频制作技术,作品曾获文华奖创作三等奖。曾参演的重要音乐活动有2002香港庆回归音乐会、2002东京主办的中日韩“A Piece of ASIA”世界音乐会、2003北京和成都举办的国际现代音乐季、2004德国举办的音乐博览会“WOMEX”、2006应邀于韩国青州艺术大学讲授中国扬琴演奏、2007荷兰阿姆斯特丹muzicberg音乐厅举行中国新艺术音乐音乐会、2008法国马赛举办的世界音乐博览会、2011-2014期间参演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举办多场现代音乐会、广西举办的东盟音乐周、莫斯科和北京举办的中俄文化年音乐会、中国东欧建交周年庆巡演音乐会。

柳 琴:王 雪

中央民族歌舞团青年柳琴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阮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阮咸乐团小阮首席。3岁起学习柳琴,2002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08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2012年考取中国音乐学院阮专业公费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著名阮演奏家魏蔚教授。

曾荣获“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弹拨)比赛柳琴组第三名”、“敦煌国乐”比赛 柳琴独奏金奖 、新加坡国际阮咸艺术节比赛独奏金奖等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受邀出访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国进行艺术交流。多次参加国事级政治任务及大型文艺会演,如国家部委文艺晚会、“G20”峰会文艺晚会、第五、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开闭幕式。受邀录制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向经典致敬》《综艺环球秀》等栏目。

热瓦普:努尔依力江• 斯拉木

维吾尔族青年热瓦普演奏家,出生于新疆喀什市,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热瓦普专业。

主要代表作品:《丝路琴声》《欢乐的春天》《吉尔拉》《天山之春》。2017年在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系列展演全国大赛中,荣获民族器乐组银奖。2019年参加第三届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成年弹拨组并进入决赛(全国唯一进入决赛的热瓦普专业)。曾参与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闭幕式等重要演出任务。2022年在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展演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被评为职业组青年B组“未来之星”。2021年受邀录制央视《风华国乐》等栏目。2022年9月29受邀参加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新歌唱新疆” 2022优秀原创歌曲演唱会。近年来还多次代表国家和团里出访香港、英国、国内外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及巡演,并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音乐频道的节目及各种专题晚会的录制。2018年受邀参加中央民族乐团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并在英国伦敦(sadler's wells theatre) 剧院参加演出。2018年8月受激参加湖南卫视由韩红老师和汪涵老师主持的互动音乐综艺节目《我想和你唱》。2018年6月受邀参加CCTV-音乐 ·《一起音乐吧——音乐明信片》特别节目。2018年4月被特聘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老师。现为中央民族歌舞团民乐团热瓦普演奏员。


节目单

《敦空·煌鸣》

作曲:贾悦

《乐舞·翩跹》

(箜篌协奏曲)

作曲:刘青

箜篌:吴琳

《弥新》

作曲:商沛雷

《敦煌遗书之归义军秘史》

(琵琶协奏曲)

作曲:朱赫

琵琶:周慧

————【中场休息】————

《丘·沙·月》

作曲:王非

《时光、潺湲往昔》

(为扬琴与民族管弦乐队而作)

作曲:芮雪

扬琴:熊俊杰

《天山晟》

(柳琴与热瓦普双协奏曲)

作曲:罗麦朔

柳琴:王雪

热瓦普:努尔依力江• 斯拉木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建立于196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院校、“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秘书处学校。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为办学理念,以倡导和建设“中国乐派”为办学定位,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类型,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办学目标,独具中国音乐教育和研究特色,积极传承并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多年来被誉为“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

中国音乐学院具有完备的学科体系,学科建设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学校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及学士学位授权点和“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教育教学覆盖研究生、本科、附中(预科)三个层次,构成集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为一体的全方位学科布局。学校设有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音乐学系)、作曲系、指挥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声乐歌剧系)、国乐系、管弦系、钢琴系、艺术管理系、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基础教学部、附属中学等教学单位,形成以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及音乐教育多维一体的教学体系。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凝聚众多在行业内外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名家名师。师资教学与科研团队是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各专业协会会长、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拔尖人才等构成的一流师资队伍,为建设国家级“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团队”、国家级“中国民族器乐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市重点学科、承担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等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智库资源支撑。

建校五十余年来,学校的人才培养成果丰硕,涌现了大批著名的国际化人才,向海内外输送一万多名各专业优秀毕业生。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方针,先后与 85 所世界一流大学及国际知名院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渠道,为中国音乐的继承、发展和弘扬做出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发展思路,探索并建立特色鲜明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学校全面推动“中国乐派”的建设与发展,成立中国乐派交响乐团、中国乐派国乐团、中国乐派少年弹拨乐团,创建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乐派研究院等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和影响力的高端科研平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研究型音乐学府。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是学校成立最早、师资力量最雄厚的二级系部之一,现有作曲、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电子音乐四个本科专业方向,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作曲系有着光荣的历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教授,不仅见证了作曲系和学校的发展壮大,同时也用他们的艺术人生记载了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历程。首任系主任由马可院长兼任,历任系主任有张肖虎、施万春、高为杰、樊祖荫、杨通八、王宁、高佳佳、金平。现任系主任高缨教授。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作曲系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业教师4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0人。目前一线教师中拥有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主席,中国乐派倡导者,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音乐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作曲家王黎光;在职和返聘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获文化部“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3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属高校“高层次人才”1人,“青年拔尖创新人才”4人,拥有北京市级科研团队 2个,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个,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作曲系还拥有国内领先的电子音乐工作室,为师生提供了科研教学及创作的资源保障。

如今作曲系培养的学生已遍及海内外,他们中有活跃在国内外乐坛的作曲家,各大音乐院校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向的骨干教师,专业院团驻团作曲、出版社的责编、媒体行业的音乐主持人、记者,流行音乐界的自由音乐人,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等等,在各行各业为建设和繁荣祖国音乐事业贡献着力量。

作曲系坚持党的领导,秉承中国音乐学院“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理念,准确把握学校“中国乐派8+1、思政+X” 课程体系建设内涵,认真落实相关建设任务,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为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作曲系积极建设一流学科,努力打造国内音乐专业院校品牌“金课”,探索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之作曲教学体系的构建和“中国乐派”之作曲创作体系建设层面的传承与发展之路。在音乐创作、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培养具有扎实作曲理论基础、深厚人文素养与广阔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音乐创作人才奠定基础。



北京民族乐团

北京民族乐团于2015年9月正式组建,隶属于北京演艺集团,其前身为北京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是北京市属文艺表演团体之一。

乐团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北京回响》《国乐耀中华》《国乐大典》等大型民族音乐会,创作推出了民族音画《燕京八景》、民族管弦乐《新国门畅想》、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丰子恺漫画主题协奏组曲《漫弹》、民族交响诗《大运河》等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同时乐团在演出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先后创作上演了多媒体情景音乐会《五行》、打击乐儿童剧《寻找最后一滴水》、国乐剧《春江花月夜》、流行国乐《国潮》、《国风》、《国漫》以及融合音乐会《国乐的摇摆》等一系列时尚现代的精品演出项目。

“新年音乐会”、“周年音乐会”、“中华四季”、“新锐系列”、“城市之间”等已成为乐团的品牌演出项目连续举办多届。乐团打造的品牌活动项目“北京鼓乐节”、“北京国乐节”、“自古英雄出少年”也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每年举办。乐团精心打造的两支演出团队“玖乐室内乐组合”、“玖木打击乐组合”已成为品牌演出团队,多次参加重大演出活动。由乐团文化活动部组建的北京民族乐团附属青年爱乐国乐团、附属少儿打击乐团、附属少儿弹拨乐团三支非职业团队为民族音乐的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乐团积极探索国乐与互联网的融合,在微信视频号推出了三场不同主题的“国乐最现场”竖屏直播音乐会,为国有院团线上演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乐团打造的虚拟音乐厅【国乐府】上线以来推出众多音乐活动及演出项目,为演艺新空间的开拓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保障,近年来乐团人才辈出,宋艺博、杜朋朋、郑杨、李雨涵等一批年轻音乐家在各类大型演出中展露才华。北京民族乐团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创排具有中国气派、北京风格、符合当代审美的音乐作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贡献。

国乐为本  青春同行  京腔华韵  民族心声

用民族音乐展现敦煌魅力

将带给您无限遐想和空间

4月26日19:30分

北京音乐厅

带您走进“敦煌”故事

敬请期待

FROM:箜篌女吴琳的艺术空间
阅读